“关于做好家长工作,我谈两点意见。一是班主任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本班教师团队的特点,让家长认可自己班级的教师队伍是一流的,精干的,高效的,能够打硬仗的。二是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介绍自己的管理风格,施教方略,让家长支持你、认可你,使自己的教学环境处于最佳化、最优化,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教育教学这场战斗的胜利。”校长说。
校长在例会上这样强调,缘起于前天的一次电话。
那天是周六,妻去县城,儿子去学校补课,校长手捧王统照的散文选行走于文字之间。突然,电话如雷声震起。
“喂,是校长吗,有点事,我想说说。”
“好吧,你说吧。”
“你看,我是峰的家长,我想将儿子调到一班。你看看,他们的赵老师,我有意见。每天上课只讲一点点知识,人家二班呢,老师一边上新课,一边还复习旧课。别的老师我没意见,就是赵老师,这样下去,我的孩子课程就会落下的。我恳请你了。”
这位家长,校长是见识过的。校长才来这个学校时,就赶着去做家长讲座。那次家长学校开班讲座上,校长情绪激昂,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谈教育的现状,谈卢勤,谈家教。家长们眼睛潮潮的,润润的,听到了耳朵外、大山外、传媒外不曾见识的信息。他们意识到,教育孩子不只是批评和指责,还需要多多鼓励、多多赞赏。他们还意识到,教育孩子除了学校,家长自己还可以做好多事儿。这次开班讲课,给家长们带来的思想解放之大,超过了校长心中的期望。讲课结束后,校长提着讲义前面行走,有两位女家长紧跟其后,来到校长室。她们吗,一边聆听着欣赏着校长的发言,还没有忘记留下校长的电话号码,录下校长的邮箱地址。校长极有耐心地给她们开小会,将她们心中的疑虑一点点解冻、融化。
算起来,那是一年以前的事吧。没想到,这次,又是那位来访过,眼里闪着期望的家长来电。
“好,我听出来了。您是峰的家长,我们谈过的。其实,峰这个班的老师配备学校是精心考虑过的,并不次于平行班埃”
校长一五一十将自己的宏伟设想和盘托出。张王李赵,语数外化,一一分析,讲清学校的施班方略。当然,校长还讲了赵老师的教学成绩,管理风格,上课特点,请家长放心,请家长理解,请家长配合。最后,校长还没有忘记提醒,让家长对峰的偏科请个家教,进行补课。如此多多,这个下午,家长占去了校长的三十分钟时间。好在,最终家长总算听明白、听透彻校长的讲话意图和要点,由起初的愤怒转为平静。校长当然还答应找峰及峰的同学了解情况,以便采取对策。
关于家长反映老师的事情,其实校长已遇到很多次。有些是误会,有些源于孩子的传言诽语,有些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归纳家长意见,大致有反映教师要求不严、管理不善者,有反映教师年轻、教学水平难以保证者,也有反映教师作业批阅应付、敷衍了事者。关于这些,校长当然很在乎,每次听到家长反映,一定要去走访学生,掌握其中家长反映的水分有多少,老师的问题有多少。想必,无风不起浪吧。学校的管理肯定是有瑕疵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提高的,教师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改进的。是自己的问题,当然要自己关起门来解决。没有这个态度,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当然,家长反映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太少,导致误会多多、隔阂多多。前面的赵老师,就是宣传不力缺少沟通所致。
做家长工作,校长经常会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已故北京模范班主任孙维刚老师。他开家长会有一个绝招:别人请家长,一个家长到,就算数。孙老师呢,要求必须四个家长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理由吗,孙老师说,这样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不至于爸爸的教育观点被妈妈、爷爷、奶奶的观点所抵消;都来了,观点就一致了,教育的合力就形成了。有人问,一个家长都请不来,四人能全来吗?不来怎么办?孙老师说,我会去上门一个一个做家访的。孙老师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执著和勤思。孙老师是成功的,成功之处在于六年施教下来,他教育的三流普通高中的孩子55%以上考入了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孙老师的管理经验令人敬仰,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借鉴埃
会议还在按议程进行。毫无疑问,校长有关家长工作的见解必然会引起全校教师的重视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