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11297300000021

第21章 有个青年教师,叫毛

学校的工作,规律性很强。

比如说,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总会有一个月让全校师生忙得焦头烂额。前半年吧,数五月最忙,大伙儿都为了过好“六一儿童节”做准备,又赶上迎接中考初考高考之类,自然是“忙不思蜀”了。而到了后半学期,则是国庆节前后了,各个学校为召开运动会纷纷准备,自然,也是不会清闲的。这是从宏观上来看。而对于每一周来讲,星期一又是一个重点。升旗仪式、晨会、教师例会等等。一周的新起点嘛,总结上周,开启下周。忙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校长经营的这个学校也是按这个规律行走。比如说,今天早上七点钟,太阳还在洗脸美容,这个校园里已经开始升国旗,唱国歌。校长做升旗致辞,上周值周校长伏颁发流动红旗。N次铃声响过后,大家又去听青年教师玮的讲课。下午的例会上,老大姐惠作主讲发言,校长又针对家长问题,谈几点切合实际的意见。诸如此类,对于这个普通的九年制学校而言,都是很平常的大事。

到了会后,便是第七节课了。这里即将上演的仍然是一节青年教师的汇报展示课,主讲的教师就是青年教师毛了。

正如毛的姓一样,他看起来有点毛里毛躁。远远瞅去,身子壮壮的,很结实。因是篮球运动员出身,学的又是体育专业,身体结实自然在情理之中。毛来自于另一座城市,毕业于一所体育院校,一个偶然的因素,毛像一片落叶,稳稳当当停靠在校长经营的这个校园里。

毛先于校长一年来这个学校。那时,学校校舍紧张,毛既当教师,又当学校的值班员,中午晚上睡在大门口的值班室里,一来解决住宿问题,二来为学校值班,护校,惊吓一下那些成天游走于校门外的小混混之流。给人的印象是,同其他年轻人比较,毛似乎显得更成熟更老练些。

同博一样,因体育教师多的缘故,毛也进了文化课的课堂。校长第一次进毛的课堂,印象并不是很完美。比如说,那时毛教初一政治课。毛讲解不到二十分钟,便让学生自己阅读,并不去做指导。那后二十分钟,少了人的指导,自然,是水流随意,效果不佳了。再后来,复听毛的汇报课,稍有变化,但进步甚微。不过,毛亦有自己分明的特点。比如说,他学体育出身,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讲课时,又能结合时代背景,讲出的三言两语,逻辑性强,思维缜密,看不出曾出伍于体育世家,倒像个非体育专业毕业似的。毛就这样优点与缺点分明地在校长经营的校园里工作着、生活着。

翻年的春天,毛又在校外租得一间平房,成了专职的教员。这一学期,根据教学需要和毛之所长,毛又成了生物教师中的一员。

铃毕,校长落座。也许是最后一节课吧,听课的教师并不是很多,除了几个评委,再就是其他文科组的三五名教师。毛,精神抖擞,走上讲台。毛讲的主题是初一生物《探究生命》这一节。通观整节课,毛设计的课件主题鲜明,一个个知识点及相关图片在大屏幕间交替出现。毛的讲解偶出几分幽默,令听课者欣然。显然,毛对教材是熟识的,重点、难点是烂熟于心的。这同一年以前那个毛相比,显然是判若两人埃毛的进步,毛的成熟,让校长感慨。

“毛是好样的!进步是很大的。”校长想。

青年人,只要有了自身成长的动力,学校又给予其发展的环境和土壤,总会有进步的。从毛身上,校长又看到了青年人成长的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