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11297300000019

第19章 惠霞的“教育观”

9月17日

经过双休日的休整,老师、孩子们个个精神振奋,神态面貌清爽了许多。

今天的精彩由玮而起,她的讲课让听课的教师如沐春雨。年轻人嘛,只要上进,就会如春天地里的田苗苗,直往上蹿。玮呢,就是教育这块肥沃土壤里的小苗苗,不停地在拔高长大呢。

给校长留下第二个印象的是下午例会上的“大家说教育”栏目。这个栏目缘起于一次偶然的遐想,之后便有了付诸实施。每次例会,学校的老少爷们儿,大姐大弟们便走上宣讲的舞台,或指点江山,或激扬文字。他们没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谈的是只在教育圈子里感动过自己的事儿、理儿、例儿。今天出场的是年龄已近五十的惠霞老师。惠霞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将近三十年,面对的都是娃仔们。可这一次,她将面对七十七号教育的行家,有的还是专家呢。惠霞不免有几分紧张,语言的调子明显底气不足。然而,这里的老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是有素养的,大家极有耐心,将惠霞大姐的话语一字一句从耳朵里引进去,放在自己脑海里,品着,尝着……校长有心,将惠霞言语整理如下:

如何做好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准备工作

上学读书,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孩子上了学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这必然会引起孩子生活环境、内容、节奏和习惯的一系列变化,孩子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只有做好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和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进入学校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并健康向上的发展。

首先要唤起幼儿对小学生的向往。开学初,我没有忙于上课,更没有用严厉的规章制度把孩子吓跑,而是先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看看大哥哥、大姐姐们是怎样上课学习,怎样做操游戏,从而让他们喜欢校园,喜欢上学,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更加向往快乐的小学生活。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一个班级有了健全的制度,才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开学初,我首先带领孩子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孩子们明确,作为一个学前班的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好娃娃,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前班的孩子刚入学,各方面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责任心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来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学前班的学习时间比幼儿要长的多,每节课要40分钟,而儿童的注意力一般只能坚持15~20分钟。如果孩子坐不住,注意力就集中不起来,学习任务就完不成。我时常课前让孩子们背一些儿歌、常规教育三字歌等,让他们安定下来后再用教育内容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时在上课中间加上一个小游戏或故事,再结合一些量化鼓励。如一节课上谁听讲最认真,坐姿、写字姿势最正确的,都给一朵小红花。这样时时关注,日积月累下来,孩子们的注意力就集中了。

(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我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捡拾垃圾整理教室,教给他们整理常规用品的方法,如怎样将书包里的书装整齐,怎样清洁自己的桌箱等等。我在放学前都要根据每天的检查情况进行评比,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

(三)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会自理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首先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管理文具,用完的物品一定要放回原处,保持学习用品的整齐,但许多孩子还是存在乱丢丢扔的现象。我采取活动比赛的形式,纠正他们的一些坏习惯。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上学前班了,孩子们开始系统学习、读书、写字计算。这是与幼儿的最大区别。教他们刚开始时就要扎实地学习,一笔一画都不能马虎,先写正确,逐步要写好,再写的漂亮,出现问题随时纠正。我还让他们自编儿歌,背儿歌,讲故事,背古诗比赛等,效果良好。

总之,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学前班开始抓起。因此,作为学前班的任课教师,我们要靠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细心、诚心去教育他们、感染他们,让刚入学的娃娃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发言结束时,惠霞老师如一片云,淡淡退常近十分钟的发言,会场里一片静然,时间嘀嗒嘀嗒紧跟惠霞老师流走。这一段,舞台是惠霞的,讲台是惠霞的。她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流淌的是我如何如何怎么做的,朴实、亲切、自然。校长听了,极为舒服,不免要美言赞赏:“惠霞老师,多年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经验多多,成绩多多,事例多多。她字里行间流出的都是自己从事教育的真经埃谢谢您,惠霞大姐1难怪新生到一年级时,各种习惯日渐良好,这与你学前教育的功绩不可分埃

发言是短暂的。有人问一位专家,您讲这节优质课用了多长时间,专家说,简单点说,我用了两个小时;往长里说,我是用了一生都在准备这节课埃惠霞大姐的发言,何止不是用一生学前教育的经历在说话呢。

惠霞大姐,校长期盼您一路顺畅,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