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11297300000018

第18章 进步很快的玮

9月17日

新的一周是从班子碰头会开始的。

校长未坐稳,怀里还揣着暖胃的热水瓶,政教主任祥,教导主任良,总务主任霞,教研主任华,书记及伏校长已相继到达。第三周值周校长是伏,主任是华,碰头会第一项议题是由华来总结上一周的值周工作。华围绕早读、两操及教师出勤进行汇报。

最后,校长强调本周工作,重点提示伏校长牵头做好与W学校的校际交流听课工作。暂且无话。

第一节课后,校长同其他教师一道走进了多媒体教室。这里即将上演一场全校青年教师的汇报展示课。校长到达时,多媒体里黑压压一片,同往常座位分布一样,左面是学生阵地,右面是教师板块。学生是八年级的孩子,因前几年学校管理松散,教学质量滑坡,一半的尖子学生流失到其他学校。

原来小学升初中四五十人的班级,现在留下的不到三十人。左面的空位自然要多出一些,听课的老师坐在后排,混同于学生中间,分不清哪些是学生,哪些是老师。多媒体里的音乐回荡在教室的上空,使略显严肃紧张的教室有了一点轻松与和谐的气氛。青年教师玮在讲台前悠来悠去,看出来似乎有一点紧张。

估计上课的时间到了,玮开始讲课。玮从复习无理数,有理数的话题开始,通过大量的填空题,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并巧妙归纳,引出实数概念。水到渠成,自然流畅。新授环节,也是讲练结合,注重练中感悟,让学生掌握难点重点。整个习题的设计呈阶梯式坡度上升。选择题、填空题的选材都是学生容易混淆出错的题目,玮在备课时精心选材,巧妙融于讲课的各环节中,显然是对教材熟透把握的结果。没有对教材的深钻细研,没有对学生学情的掌握,是不会这样细腻老道的。

想想,玮进校大致才四年光景吧。校长来这个学校时,玮教初二年级数学。校长去听课时,玮落落大方,讲解流畅顺然,能感受到,这位年轻人天生有对课堂的那种感觉和亲近的天分。后来,校长走访过学生,学生对玮也是一片喝彩称道,言谈间流露出对玮的肯定和赞赏。到了那届初二学生升初三时,玮的出色赢得班子的信任,她成了毕业班教师团队中的一员。

在任毕业班数学课的教学中,玮虚心好学,课前课后向芳等元老请教。虽然是新手教毕业班,但努力和勤奋让她有了较好的回报。毕业考试成绩公布时,玮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高出平行班,让玮初战告捷,找到了自信和勇气。

转眼间新的一学年开始,根据需要,学校调整玮又担任初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玮一马当先,丝毫没有怨言,显示出一分分勤劳和自信。

当然,玮同其他年轻人一样,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说,课堂内,当孩子们正在为一个常见的问题而发愁迷惘时,玮的急躁也开始升温,耐心明显不足。这些失误,在课后玮来请教时,校长都一一指正出来。玮笑着说,是啊,就是,有时候我就犯急,以后一定要改正。校长也笑笑,年轻人吗,谁还没个毛病,多学着点,老教师都有一手的,有时候得偷着留心才能学到手埃

话虽这么说,玮可是悟性极强的人。校长的眼皮底下,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玮都认真对待,一天一个样,一月一个变化呢。她正在用自己的实力和善思创造着自己的另一份奇迹。

校长等待着,玮,你是好样的。加油!

经过双休日的休整,老师、孩子们个个精神振奋,神态面貌清爽了许多。

今天的精彩由玮而起,她的讲课给听课的教师如沐春雨。年轻人嘛,只要上进,就会如春天地里的田苗苗,直往上蹿。玮呢,就是教育这块肥沃土壤里的小苗苗,不停地在拔高长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