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11296900000008

第8章 融入战斗精神的英雄史诗

到了14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想象的江格尔故事,首先在卫拉特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流传了起来,演唱江格尔故事的民间艺人,蒙古族语称作“江格尔奇”。

江格尔奇也同样产生在卫拉特蒙古族人中,江格尔的故事在江格尔奇中间以口授心传的方式,世代传承,并且将这部史诗取名为《江格尔》。

据传说,在17世纪初,新疆土尔扈特部,有一位江格尔奇叫做“土尔巴雅尔”。

他从小练习演唱《江格尔》,每学会一部长诗,就往怀里放进一块石头,久而久之,他演唱《江格尔》的本领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成为一位著名的江格尔奇,此时他怀里的石头也达到了70块。

有一位王爷听了他的演唱后很高兴,赐予他“达兰·脱卜赤”称号,意思是会演唱《江格尔》70部长诗的史诗囊。

据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得知他的事迹,在1771年正式追封土尔巴雅尔为“达兰·脱卜赤”。

江格尔奇有业余的、职业的、世家的和御前的几类。演唱《江格尔》时,一部分江格尔奇会弹奏叫做陶布舒尔的一种三弦弹奏乐器来伴奏,而另一些江格尔奇则不会弹唱。

江格尔奇都是一些民间表演艺术家,不管他们是弹唱还是清唱,他们都能以极度夸张的面部表情、富于变化的身体姿势、意想不到的手势、高低交替的声音、快慢不同的语速、优美的诗歌、幽默的语言,还有那令人陶醉的故事来紧紧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江格尔奇们热爱《江格尔》,到处演唱《江格尔》:在路途上,借以解除疲劳;在蒙古包里,给人们以娱乐;在仪式上,用以驱除邪恶。他们甚至在战场上、囚室里演唱《江格尔》,以激励自己和周围的人们积极地投入到正义的斗争中去。由于,卫拉特蒙古族经历了蒙古族统一的辉煌时期,所以卫拉特蒙古族的人们将自己所经历的诸多战争融入到了史诗《江格尔》中。

关于征战的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以江格尔为首的英雄们降妖伏魔,痛歼掠夺者,保卫家乡宝木巴的辉煌业绩。如征服残暴的西拉·古尔古汗之部,还有战胜残暴的芒乃汗之部。

征服残暴的西拉·古尔古汗之部讲述的是,主人公江格尔正远走他乡,曾经在他麾下的35勇士也纷纷出走后,暴戾成性、险恶凶残的西拉·古尔古汗便大举进犯宝木巴。雄狮洪古尔只身迎敌最后不幸被擒。西拉·古尔古汗派人将洪古尔拖进幽深的地洞,投入血海,让他受尽折磨。宝木巴遭到空前浩劫,百姓统统被驱赶到草木不生的沙原。

此时的江格尔正漫游天下,在青山南面的一座宫殿里,遇到一位天仙似的姑娘。他俩结成亲密的伴侣,生下一个男孩,起名少布西古尔。

过了3天,这个孩子便骑着江格尔的阿兰扎尔骏马上山打猎去了。

有一次打猎时,他遇上阿拉谭策吉,老英雄让他把一支箭带去交给江格尔。江格尔看到这支箭,想起昔日的荣誉,非常思念家乡,立即返回宝木巴。

可是,故乡白骨成堆,满目荒凉。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老人,探听到洪古尔的下落,却得知洪古尔已经被投入了地洞的血海之中。于是江格尔毅然走进地洞,到7层地狱的血海里去寻找洪古尔。

那时,江格尔的儿子少布西古尔随后也来到了宝木巴。他召集众勇士共同对敌,除掉了万恶的西拉·古尔古汗,解救了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江格尔冲进魔窟,把恶魔斩尽杀绝,取回洪古尔的遗骨,用神树的叶子救活了洪古尔。江格尔和洪古尔回去跟众人一道重建家园,宝木巴地方又像从前一样繁荣富强。

在这个故事中,也表现出蒙古族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和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战胜残暴的芒乃汗之部的故事中则表达了蒙古族人誓死不屈的顽强精神。

在这个故事中,芒乃汗派使者向江格尔提出五项屈辱性的条件,扬言如不应允便率领大军进攻江格尔所在的宝木巴。

江格尔的左贤王洪古尔挺身而出,发誓宁可在清泉边洒热血,在荒野里抛白骨,也不去做奴隶。

洪古尔单人匹马冲入敌阵,夺了敌方的战旗,杀死无数敌人,但因寡不敌众,洪古尔身负重伤,这时江格尔带领众将赶来助阵。萨纳拉、萨布尔受伤后,江格尔出马同芒乃汗激战。

江格尔一枪将芒乃汗挑起来,刚举到空中时枪突然断了,洪古尔连忙跳上去同芒乃汗肉搏,其他英雄也赶上前来,大家一起斩除了这个顽敌。

正是因为蒙古民族的战斗精神,使战争故事在《江格尔》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史诗中,江格尔和他的勇士们靠战争战胜敌人保卫宝木巴国的同时,也通过战争将声誉宣扬四海。

没有战争的时候,勇士们说:

哪里才是我们大家,松开缰绳赛跑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碰上,比试刀枪好坏的机会?什么时候才能遇见,解闷的年轻对手?

在战斗中,他们不顾个人性命与敌人奋战,争取最后的胜利。宝木巴国的英雄们饮酒狂欢的时候,也向往着战斗,诗中这样描写:

那六千又十二名英雄,开怀畅饮阿尔扎美酒。

不一会酒性发作,两颊变得通红,心突突地跳了起来,胆量也蓦地壮了起来。

人人瞪着鹰隼般的大眼,个个翻着顽雕般的凶睛,一边厮闹一边嚷道:

何时再去合围打猎?

何时再和敌人相遇?

还有这样写道:

饮酒过量的勇士们,相互撕拽纷纷议论,说你在那场战争中当过好汉,说我在那场恶斗中成了英雄。

勇士一生下来就跟战争结下不解之缘,如“凶恶的玛拉哈布哈”一章里,江格尔派洪古尔等4个英雄去下界讨伐玛拉哈布哈,四英雄被俘。阿拉坦策吉预言,只有洪古尔夫人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才能救出4个英雄。这个孩子出世后第七天对江格尔说:

一个男子汉闲待三个月,就会变成家里的累赘。

一个儿马闲待三年,就会变成马群的累赘。一个可汗使用的兵刃,闲放在家里三年不用,就会生锈变成废铜烂铁,求求你快把我放走吧!

这个孩子来到玛拉哈布哈的国土,救出包括他父亲在内的4个英雄,与他们并肩作战,战胜玛拉哈布哈。

勇士们在战场上一点都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对他们来说荣誉比什么都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为了证实对江格尔与宝木巴国的忠诚,勇士们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对他们来说死亡算不了什么,为宝木巴国和江格尔的安全而死,是无比光荣的事。

勇士们把荣誉放在生与死的境界上去加以体验,不论胜负,只要战死在沙场上就是英雄好汉。这种价值观和生命观生动地反映在《江格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