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11296900000009

第9章 饱含英雄情怀的传奇故事

卫拉特蒙古族是居住在阿尔泰山周围的蒙古族。卫拉特是森林部落的意思,也可译作“林木中的百姓”。

在17世纪初,新疆的卫拉特蒙古族部落之一,准噶尔部日渐强大,并想兼并卫拉特蒙古族之一的土尔扈特部。因此,土尔扈特部20多万人,在1630年左右,从后来的新疆塔城一带向西迁至欧洲的伏尔加河一带,并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土尔扈特人面临着亡族灭种的危险,于是,在1771年1月5日,渥巴锡率领17万多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回归祖国的万里行程。

经过8个月的残酷战斗和艰难跋涉,在1771年7月15日,渥巴锡率领的土尔扈特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在路途中,因战斗、饥寒、瘟疫而死的达10万人,幸存的仅7万多人。

土尔扈特人能战胜千难万险,终于抵达目的地的力量有两个,一个是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另一个就是英雄史诗《江格尔》的鼓舞。

《江格尔》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内容逐渐丰富。其中增添了很多歌颂蒙古族人民重情重义的篇章。例如关于江格尔和诸多勇士结义的部分。

在阿拉谭策吉归顺江格尔之部中,讲了这样的故事。当时5岁的小英雄江格尔,被大力士西克锡力克俘获后,西克锡力克发现江格尔是个命运非凡的帅才,怕他日后统治天下,就企图害死他。可是,西克锡力克的儿子5岁的洪古尔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他。

接着,西克锡力克派江格尔去抢夺老英雄阿拉谭策吉的马群。在赶回马群时,江格尔中箭不省人事。阿兰扎尔骏马把他带回西克锡力克的门前,西克锡力克此时正要出猎,就叫妻子处死江格尔。

洪古尔恳求母亲不杀江格尔,并用法术治好了江格尔的箭伤。于是,洪古尔和江格尔便结为最亲密的弟兄。西克锡力克多日不归,他俩出外寻找,发现西克锡力克被扣于阿拉谭策吉的牧场。

老英雄阿拉谭策吉看出洪古尔和江格尔结为一体将无敌于天下,决心归顺他们。阿拉谭策吉便对西克锡力克说:“江格尔7岁时将征服世上的妖魔鬼怪,统辖40个可汗的领地,名扬四海,威震八方。到那时,你要给他娶诺木·特古斯汗之女阿盖·莎布达拉为妻,把自己的权力交给他。我将当他的右翼首席大将,洪古尔将当他的左翼首席大将。他会治理好家乡,让宝木巴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后来,江格尔果然征服了世上四方的妖怪,而西克锡力克果然让江格尔掌握了宝木巴的一切权力。在洪古尔和萨布尔的战斗之部的故事中,也有关于结义的内容。

史诗中铁臂力士萨布尔的父母,临终时叮嘱他立即去投奔江格尔可汗,但他听错了双亲的遗言,以为让他去寻找沙尔·蟒古斯,萨布尔骑着栗色骏马投奔沙尔·蟒古斯的路上,在荒凉的旷野中迷失了方向。

此时江格尔正在宫中举行酒宴,阿拉谭策吉提醒他应当尽速降伏萨布尔。于是,江格尔便率部出发,他一声令下,6000多勇士立刻冲上前去。萨布尔抡起很长的月牙斧,把勇士们打得人仰马翻。

正在这个紧急关头,洪古尔从沉醉中醒来。他跨上铁青宝驹赶到疆场,挥舞着阴阳宝剑向萨布尔杀去。两位英雄你砍我杀,互不相让。最后,洪古尔从马背上提走萨布尔,将他扔到江格尔身旁的黄花旗下。

江格尔亲自敷药,治好了萨布尔的伤口。萨布尔苏醒过来后,一连三次宣誓:“我把生命交给你高尚的洪古尔,我把力量奉献给荣耀的江格尔!”洪古尔也庄严宣誓,跟萨布尔结为兄弟。回到宫中,江格尔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向他们表示祝贺。

忠诚感可以说是英雄史诗的一种道德尺度,表现在人物形象上就是英雄的美德。在人类的“英雄时代”,忠诚感是每个人遵循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对部落首领要忠诚、对神和自然要忠诚是那时代人的普遍心理。

这种朴素的忠诚感反映在《江格尔》里,增加了新的含义,那就是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所以在《江格尔》中所塑造的勇士们都具有忠诚、坚毅、勇往直前的英雄品质。

在勇士群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洪古尔。他是摔跤王西克锡力克的儿子,与江格尔同龄。他有非凡的膂力,作战勇猛,被称作“雄狮洪古尔”、“宝木巴的擎天柱”。人们这样描写他:

洪古尔在战斗中,从不知后退,如虎似狼!

洪古尔豁出宝贵的生命,单人独马征服了七十个魔王。

洪古尔肩披着乌黑光亮的头发,宽大的脸膛泛着红光,明亮的眼睛聪明睿智,鹰钩的鼻子显示着他的坚定倔强。洪古尔的双肩宽阔“有七十二只凤凰的力量”;他的腰围粗壮“有五十二个魔鬼的力量”。人称他是“西克锡力克的太阳”。

洪古尔从不知畏惧,哪里最艰苦,最危险,他便把哪里的重任承担。当江格尔答应暴君芒乃提出来的屈辱条件时,他挺身出来反对,表示他要和芒乃决一死战。他认为死不过是洒一腔鲜血,抛几根白骨,这有何可惧?可是向敌人屈服洪古尔却做不到。

洪古尔和魔王的勇士厚和查干从山上战到山下,从马上打到马下,整整酣战了49天,打得烟尘弥漫,天昏地暗。当江格尔的长枪被芒乃折断时,他顾不得自己身负重伤,从山上奔下,死死抱住了敌人,以便勇士们上来把魔王砍杀。

洪古尔的勇敢和忠诚,博得江格尔的称赞。江格尔说:

洪古尔,寒冷的时候,你是我御寒的皮外套呵!洪古尔,紧急的时候,你是我嘹亮的海螺!洪古尔,战斗的时候,你是我坚固的盔甲!洪古尔,奔驰的时候,你是我飞快的骏马!我要活捉的敌人,你给我手到擒来呵!我要降服的魔鬼,你给我马到征服呵!

江格尔十分信赖洪古尔,每当他外出时,便把捍卫宝木巴的重任委托给洪古尔。洪古尔的忠诚和勇敢来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洪古尔说:

我和千万个凡人一样,热爱家乡,憎恨魔王。

一旦,恶魔捣毁了金宫,那时,有什么话可讲?

一旦,美丽的宝木已成了屠场,那时,有什么话可讲?

一旦,我们的兄弟姐妹,都成为魔鬼的奴隶;

一旦,四种牲畜,都成为魔鬼的财富;

那时,有什么话可讲?

有什么话可讲?

此外,人们还描写了千里眼阿拉谭策吉。阿拉谭策吉能未卜先知,能洞察人间的阴谋诡计,决胜于千里之外;勇士萨纳拉,他潇洒英俊,文武双全,品德高尚;铁臂骑士萨布尔,骁勇强悍,惯使一柄月牙斧,能一手把敌人拎过马背。还有美男子明彦,他聪明睿智,能见机行事,以巧取胜。他们都是江格尔的忠实的部下,宝木巴的英雄。

《江格尔》作为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史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丰富神奇的想象、惊心动魄的夸张、优美贴切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江格尔、洪古尔和萨布尔等英雄形象。

除此之外,蒙古族人民的爱情观也在《江格尔》当中体现了出来。在蒙古族女子心中,能够嫁给一个勇猛的英雄是一件非常荣耀且幸福的事情。

在《江格尔》中有江格尔及众英雄娶亲的各种经历,这些故事也展示出他们非凡的本领和高尚的品德。如洪古尔的婚事之部、萨里亨·塔布嘎的婚事之部等。

在洪古尔的婚事之部中讲了这样的故事:在一次宴会上,洪古尔请求江格尔赐给他一个妻子。江格尔亲自去扎木巴拉可汗那里求婚,要为洪古尔聘娶美貌的参丹格日勒。洪古尔去迎亲时,参丹格日勒已和大力士图赫布斯拜了天地。

洪古尔盛怒之下,杀死了他们,然后跨上铁青马驰去。飞奔3个月后,洪古尔跟宝驹一起昏倒在荒野上,3只黄头天鹅飞来救活了他们。

他们再往前跑3个月,大海挡住了去路,海中的鲟鱼出来把他们送到了对岸。洪古尔继续奔驰,来到了查干兆拉可汗的宫殿近旁。他十分疲惫,就变为一个秃头儿,让铁青马变成一匹秃尾小马。

江格尔见洪古尔娶亲久无音讯,就出外寻找,来到查干兆拉可汗的领土上正巧与洪古尔相遇。原来查干兆拉可汗的女儿哈林吉腊早已爱上洪古尔,正是她变成天鹅、鲟鱼拯救了洪古尔。

江格尔为洪古尔聘娶了哈林吉腊公主,一同返回故乡宝木巴。

在萨里亨·塔布嘎的婚事中,讲了江格尔在高耸入云的宫殿里举行宴会时,阿拉谭策吉提出,应当请镇压四面八方的蟒古斯的英雄洪古尔来共享欢乐,江格尔便派萨里亨·塔布嘎去请洪古尔。

萨里亨·塔布嘎到了洪古尔的家里,他向洪古尔说明来意后,萨里亨·塔布嘎表示还要到太阳落的地方去娶陶尔根·昭劳汗的女儿。出发时,洪古尔和勇士们都为他送行。

萨里亨·塔布嘎跨着骏马踏上陶尔根·昭劳汗的领土后,首先击退了向他进攻的大黑种驼和白鼻梁的红色母驼,接着又战胜了阿尔海和萨尔海两位勇士,后来还打死凶悍的勇士道格森·哈尔。

快到陶尔根·昭劳汗的宫殿时,他变成一个秃头儿,他的骏马变成一匹长癞的小驹。

当他来到可汗的宫殿时,只听见陶尔根·昭劳汗正向各地来求亲的英雄好汉宣布,大家都去参加射箭、赛马、摔跤三种比赛,谁获得全胜我就把公主许配给谁。

秃头儿要求参加比赛,可汗心里虽然很不乐意,也不好不让他参加。开始比赛之前,可汗请卜卦人来算算是谁娶公主。卜卦人占卜后对可汗说,将要娶公主的是个秃头儿。

比赛开始了。射箭时,各地的英雄好汉谁也没射中目标,最后让秃头儿给射中了;赛马时,秃头儿骑着长癞的小驹得了第一名;摔跤时,秃头儿同天上和地下来的各路有名的摔跤手较量,把他们一个个摔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3种比赛都获胜以后,萨里亨·塔布嘎恢复了自己的原貌。于是,陶尔根·昭劳汗把最小的女儿奥特根·哈尔许配给萨里亨·塔布嘎,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从游牧文化中传下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优越感和荣誉感,成了《江格尔》的精神支柱。当时,整个民族的民族情感、精神状态、心理特性为《江格尔》的主题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土壤,使之成为了一部饱含英雄情怀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