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11295100000058

第58章 听他怎么说看他怎么做

(1)了解他的说话方式

每一个人的说话习惯皆不尽相同,经过统计归纳结果发现,一个人的说话习惯与其行为模式有直接关联,利用这种关联作为识人的基本资料,有时远比透过什么“星相”去了解一个人更为可靠。

在“称谓语”中习惯把“我”挂在嘴边的人,具有幼稚、软弱的性格。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谈话中频频使用“我”的人,自我表现欲强烈,时时不忘强调自己,唯恐别人忽略了自己。而习惯使用“我们”或“大家”来代替“我”的人,具有随声附和或依附团体的性格。喜欢在谈话中引用“名言”的人,大多属于权威主义者。不论场合、不分谈话对象和主题,在与别人的交谈当中,会使用名人的格言来驳斥对方或证明自己论调的人,往往缺乏自信,习惯借助他人之名来壮大自己的声势。说话时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有类似的“狐假虎威”现象。

说话时喜欢夹杂几句外语,令听者感到困惑和别扭,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希望借着语言来掩饰自己的弱点,多半是对于自己的学问、能力缺乏自信所致。

谈话中喜欢引用长辈说过的话,比如常将“我妈说……”挂在嘴边的人,表示其在心理和精神上尚未独立。而有些女性喜欢借用母亲的话来表现自己的意志,如“我妈妈说你很有风度……”等等,表明她们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

如果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在叙述,不加入过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且将自己置于事外,则表明这个人比较客观、理智,情感比较沉着和稳定,不会有过激行为。

相反,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的时候,自我感情非常丰富,特别注意个别细节,则说明这个人感情比较细腻,会一触即发。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习惯于进行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推理,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客观和注重实际,自信心和主观意识比较强,常会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他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的谈话属于概括型的,非常简单,但又准确到位,注重结果而不太关心某个细节过程,平时关心的也是宏观的大问题,则显示出这个人具有一定的管理和领导才能,独立性较强。

如果一个人谈话非常注重过程中的某个具体细节问题,对局部的关心要多于对整体的关注,则表明这个人适合于从事某项比较具体的工作。这一类型的人支配他人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可能会顺从于他人的领导。

有的人出口无赘词,虽然每句出口成章,但是,句句无赘词,交谈中始终掌握总的核心。这种人并不多见,他自己有什么嗜好,绝不到处瞎吹,也绝不会胡乱批评别人。脑筋灵巧,工作能力属上等,前途大好。

出口无废词的人,一般而言,属于那种不说便罢,一说起话来就口若悬河,大有誓不罢休的感觉,这种人善于卖弄三寸不烂之舌。论实力,往往是微不足道,没什么大不了。他们往往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善于掩饰自己的无能。说得多,做得少(有时候,做了也等于没做,效果很差,或是错误百出)。推卸责任是他的看家本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属于出口无赘词的人。他们不善言词,说话木讷,光看外表,还以为是个无能之辈,实则不然。他们善解人意,绝不让人难堪。个性正直,言行一致。少说多做,而且所做的事都有板有眼,绩效彰显。

(2)说话时不停地点头摇头者有一种人在跟别人说话时,会不停地点头,好像很明白、很认同他人的看法。其实,这种人是处事轻率大意之人,他们看似什么事都能承担,而结果是承诺了却往往做不到。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不认真去做,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的被动性很强,有时并不是他们不想做好,而是他们不敢否定或惯性地认同对方,但事后又觉得很不合自己的做事方式,结果便导致一个很差的效果。

有一种人说话时不停摇头,显然是对别人极其不尊重,这种人可以说是心高气傲,自视过高。如遇到这类对手,你不要寄太大希望于他,除非你比他更加骄傲。这类人遇到挫折,很容易一跌不起,消极和悲观的情绪会一直笼罩着他。

(3)说话时腿喜爱抖动的人有点神经质

开会也好,与别人交谈也好,独自坐在那儿工作或是看电影,有些人总喜欢用腿或者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行为举止当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习惯者总是乐此不疲。

这种人最明显的特征是自私,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凡事从利己角度出发。尤其是对妻子的占有欲特别强,: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制造一些“醋海风波”,在这个问题上说他们具有“神经质”一点也不为过。他们对别人很吝啬,据说守财奴欧也妮·葛朗台就有这个“良好”的习惯。

不过,这类人很善于思考问题,他们经常能给周围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

看人心经

要想了解一个人的个性,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由对方的描述中道出自己的个性如何,但可惜的是,一般人有时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由自己描绘出来的自己恐怕都会失真。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个人的说话方式以及他在说话时的一些小动作,正反映了其内心深层的感受,说不定透过说话方式来判断一个人,会更为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