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去世后,人们将他埋葬于淮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伏羲,在淮阳给他修建了一座陵墓,称为太昊陵,并将他列为三皇之一。在我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祭祀太昊陵的时代可以追溯的春秋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0年颁诏保护太昊陵,实行“禁民刍牧”。公元954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公元971年又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祀。
此后,陵庙祭祀日见崇隆并有御祭。到了元代,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陵庙建筑已荡然无存。
到了明代,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公元1448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对太昊陵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又作三清观。公元1470年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公元1745年清政府又将太昊陵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渐成格局。
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我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的特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
主体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即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
太昊陵南临碧波荡漾的万亩龙湖。沿湖滨北行70米,是一道宽约25米的蔡河,即太昊陵的南部边界。鸟瞰全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蔡河的11米宽的石桥,名曰“渡善桥”,俗称“面桥”,意思是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和游客,来到这里已和“人祖爷”见面了。应万心归善。桥全长25米,属敞肩式青石桥,桥头四石狮护卫。
过桥30米,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此门建于明代。通高10.3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属帝王规制。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它的东西两侧相距24米左右,有馒头式卷棚顶东天门和西天门。
过了午朝门,是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距离午朝门约30米,有一条小河,叫玉带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桥。分别与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对应。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陵墙,通往蔡河,在陵墙外侧河岸,各有一口井,名叫“玉带扣”。
过玉带桥前行不远,是穿堂式的“道仪门”,旧称通德门,人们称之为“三门”,通高8米,与午朝门相距126米,单檐硬山式,面阔三间,内有券门三,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门。
穿过道仪门约106米,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筑,上悬一石匾,名为“先天门”,通高11.35米,是清代建筑,与道仪门一样,都是为歌颂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飞翠高阁三间,灰筒瓦覆顶,周匝回廊,台正中有一砖砌拱门。此门原无登临阶梯,在两旁建了旋梯,游人可凭阁远眺。
过先天门为太极门广场。广场南北长73米,东西宽66米。中间有玉带路横贯东西,东通内城的“三才门”和外城的“东华门”,西通内城的“五行门”和外城的“西华门”。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又称太极坊或戟门。它是太昊陵东西南北的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
太极门在古建筑中属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通高7.6米,筑于高台之上,台高五级。东有角门名“仰观”,西有角门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创先天八卦,肇始华夏文明。
过太极门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东南角有钟楼,西南角有鼓楼。二楼通高11.2米,东西对峙,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重檐歇山式建筑,下部为直壁式台基,上部为灰色筒瓦覆盖,楼内有木梯可达上层。
钟楼上悬有明代铸造的巨钟一口,撞击之,其声悠扬。鼓楼内挂有大鼓一面,敲击之,其音悦耳。钟鼓二楼,层檐凌空,昭穆对峙。晨钟暮鼓,响彻陵区。
与太极门相对应,迎面为“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重点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装饰考究。中为三节彩釉吉星陶楼,楼下有一龛,龛内书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28宿以代表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殿四周挑角有吻兽。
殿内有“丈八木龛”,雕工精细,造型庄重。龛内塑有伏羲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
殿内墙壁上嵌有高1.2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等伏羲生前事迹。
环统天殿、钟鼓二楼,为东西廊房,共42间,呈曲尺状,前有回廊、棂子门窗、花砖大脊、吻兽装饰、彩绘檐椽、红柱绿窗。东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两仪门”,西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四象门”,两门东西相对。
过了统天殿后门,便是等级仅次于统天殿的“显仁殿”,俗称“二殿”。该殿通高16.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高台走廊,周围廊柱环立,结构朴实、端庄、严谨。
与显仁殿相距不远的是太始门,又称“寝殿”,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通高16.66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灰筒瓦覆顶。该殿下为古城门式券门,券门上方嵌有阴刻楷书“太始门”三字,右悬“继天立极”,左悬“赞神明”铁匾。上筑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因此又称“转厢楼”。整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分三次垒砌而成。
楼内立有御碑一通,故又称“御碑亭”。它是太昊陵古碑中年款最早的碑刻。碑文开头有“洪武四年”字样,故有传说太昊陵格局是明朝洪武四年,即1371年仿照南京皇宫建造的。
民间传说,在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起义初期打了个败仗,只剩他孤身一人,又后有追兵,在走投无路之时,跑到了太昊伏羲庙内,祈祷说:“人祖爷若能保我平安无事,今后一旦得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宫殿,替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说也奇怪,他话音刚落,一只蜘蛛立即在庙门口飞快地结起了蛛网。元兵追到庙前,见蛛网封门,便追向别处。后来,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便于洪武四年派他的大臣徐达重修了太昊陵。
太昊陵内现存古碑有二百余通,碑文大多是为伏羲歌功颂德的,还有一部分是记述对陵内建筑重修或增修的经过,最多的是各地民众来“朝祖进香”的纪念碑刻。而皇帝派大臣来祭祀时的碑刻,则名曰“御祭碑”。
寝殿后面是“先天八卦坛”。该坛青砖垒砌,为直壁式等边八角形,径4.45米,高0.74米,周有青石压条。坛面以青砖砌先天八卦图,卦序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中为一八角形凹槽,上塑一尊“龙马负图”,俗称“四不像”。
据传,这四不像为古代一个精通八卦的道士所立。他看到世人对先天八卦各执一词,争讼不已,没有一个能说到底蕴之处,把先天八卦弄成了“四不像”,便出资铸造了一只四不像立于此坛中,用以警示后来人。
过先天八卦坛之后便是紫禁城,城内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寻”。方座边长182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竖有一块巨型墓碑,高3.46米,宽0.8米,字大径尺,既无题跋又无年款。
陵墓的后面是“蓍草园”。《淮阳县志》记载:
太昊陵后有蓍草园,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
此为淮阳的八景之一“蓍草春荣”。传说伏羲就是根据白龟龟背图案,采来蓍草“揲蓍画卦”,创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称为“神蓍”。据说全国只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为此草稀有,历代帝王每当春秋二季派大员前往朝拜人祖,返京复命时都必须带回一束蓍草作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
太昊陵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外,在统天殿和显仁殿之间的外侧,东有三观,即岳飞观、老君观、元都观。另有火神台。西有四观,即女娲观、玉皇观、天仙观、三清观。在太昊陵,传说中的各神不说,就连玉皇大帝也只能配享香火。
另外,三才门外有更衣亭五间,外城东有东华门,西华门。午门西侧的东天门前有石牌坊,曰开物成务,西天门前有石牌坊,曰继天立极。
太昊陵以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叹为观止。清人雷方晓在一首诗里写道:“宛上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