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184

第184章 示弱也是一种从容的智慧

社交中,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的奋斗过程,表明自己其实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多说自己失败的经历,现实的烦恼,给人一种“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一举成名”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例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天上掉馅饼,偶尔的运气好。

示弱不应该只表现在嘴上,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面对某些小利益的时候,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谦让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以再为一点微名小利而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企业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企业家就对想质问他的记者说:“时间还早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

记者对企业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保姆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企业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保姆收拾好后,企业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企业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在商场中趾高气扬的企业家出了一连串的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完全消失了,甚至对对方产生一种同情,这就是企业家想要得到的效果。这整个的过程,其实是企业家一手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发生某种程度的亲切感。

在与人的交往中,要使别人对你放松警惕,造成亲近之感,只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在他人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这样就会使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以你为敌。

在中国古代史,宦官专权的事例屡见不鲜。汉元帝时,宠信宦官石显,封他为中书令,朝政大小事务由他裁决。而石显精于算计,他时刻担心着周围的人向皇帝说自己的坏话,对自己不利,于是想方设法向皇帝表示他的忠诚,说服皇上相信他是无辜的。

一次,石显被派往各宫去办事。他觉得这是一个检验他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的大好时机,于是向皇帝奏请说,他担心事情办完之后时间太晚,未央宫宫门被关闭而进不来,请求皇上下诏给门卫,让他们给自己留门。皇帝当即给各宫门卫下达了口谕。

办完事后,石显故意拖延时间,在各宫尽量逗留,直到半夜才回来,让门卫给他开门而进了后宫。后来,果然有人上书告发石显,说他矫托旁诏擅自开启宫门。

皇帝看后,笑着把那封揭发信给石显看。石显流着泪,做出特别无辜的样子说:“陛下明鉴,您非常信任我,经常让我去各宫里办些事情,于是有许多人不免嫉妒我,总要抓住一些机会陷害我。这样的揭发信不会只有一封,以后可能还会有。对于这种捕风捉影的话,只有靠圣明的皇上您洞察了。微臣出身寒门,确实不能以区区一身让大家都满意,不能经受住天下之怨。我愿意辞去现在的官职,接受后宫洒扫除垢的差遣,以表明我对陛下的忠诚之心,死而无憾。只希望陛下能相信我。”

元帝认为他语出于情,于是被他感动了、蒙蔽了,相信了他,不仅不让他辞官,反而多次慰劳勉励,让他好好干,给他比以往更多的恩赐。从此以后,石显更加荣耀起来了。

在这里,石显就是因为巧妙地扮演了一个弱者,激起了汉元帝的恻隐之心,从而达到了让皇上相信自己的目的。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运用这种方式,博得对方的同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比如,小孩子如果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时,就会以哭泣,或者故意装作痛苦和无助的样子,来博取大人的同情;而乞丐则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样子,让人一看就觉得可怜;甚至,当老板要开除员工时,也会向对方诉诉苦,让对方知道自己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从而减轻对方心里的不满。

再来看下面这个事例。

有一个15岁的山区小姑娘,不幸被拐到别处卖淫。当天晚上,天下着小雨,小姑娘的房门打开了,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小姑娘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不过,她还是很快地镇静下来,机智地叫了声:“伯伯!”中年人一愣,人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似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你的年龄,与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乡下种田,去年栽秧时,他热得中暑……”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中年人的脸涨得通红,短暂的沉默后,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小姑娘。”然后开门走了。面对强壮的中年人,何不让自己显得更弱小,来激发他的同情心呢?聪明的小姑娘正是这样做的。一句“伯伯”,一下子拉开了两人的年龄距离,让中年人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同样处于花季的儿女。同情的种子开始在他心头萌发了,接着小姑娘又不失时机地给他戴上一顶“好人”的帽子,诱导他的心理向“好人”标准看齐。用自己的爸爸与中年人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中年人的同情心理。后来,她被警方成功解救。

示弱是一种高超的智慧,可以减少及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