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185

第185章 从容地扶起你的对手

在北方某大城市里,诸多电器经销商经过明争暗斗的市场较量,在彼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后,有赵、王两大商家脱颖而出,他们又成了经常掀起波澜的最强劲对手。这一年,赵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采取了极度扩张的经营方式,大量地收购、兼并各类小企业,并在各市县发展连锁店,但由于实际操作中有所失误,造成信贷资金比例过大,经营包袱过重,其市场销售业绩反倒直线下降。这时,许多业内外人士纷纷提醒王:这是主动出击,一举彻底击败对手赵,进而独占该市电器市场的最好商机。

王却一笑置之,始终不曾采纳众人提出的种种妙策。

在赵最危难的时机,王出人意料地主动援助,拆借资金帮助赵涉险过关,最终,让赵的经营状况日趋转好,同时他还一直给赵的经营施加着压力,迫使赵时刻面对这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有很多人曾埋怨王的心慈手软,说他是养虎为患。可王却没有丝毫后悔之意,只是要殚精竭虑,四处招纳人才,并以多种方式调动手下人拼搏进取,一刻不敢懈担就这样,王和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彼此绞尽脑汁地较量,让双方各有损失,但各自的收获却都很大。多年后,王和赵都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商业巨子。

心有主见,而又善于宽容,一个人兼备了这两点,他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子汉。在现实生活中,恩将仇报的人和事是屡见不鲜的;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人和事并不多见。但只有这么宽容和豁达的人,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面对敌人,普通人的情感是恨不得杀之而图后快,这种被我们视为再正常不过的感情,有时恰恰最具毁灭性,它使我们冤冤相报。如果不加控制,最终就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其实,仇恨对于问题的解决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它只会激化已有的矛盾。而任何矛盾要想解决,前提就是忘记仇恨,淡化差异,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在战火纷飞的今天,明白这个道理对人类更加重要。

1944年冬天,苏军已经把德军赶出了国门,成百万的德国兵被俘虏。每天,都有一队队的德国战俘面容憔悴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当德国兵从街道走过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地立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让德国兵杀死了。她们每一个人,都和德国人有着一笔血债。

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当俘虏们出现时,她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走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

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两条腿勉强支撑得住的俘虏的衣袋里。看着她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她开口说话了:“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具有共同外形的共同人性的人。”

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把对手扶起来,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胸怀,它不但需要对对方的欣赏,更需要的是对自己的充分信任。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但反过来看,对手说不定就是我们前进的最好动力,也是我们前进路上最好的伙伴!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挑战l§§从容洒脱助你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意味着你要喜欢所有的人,也不意味着你要和所有相识的人都成为知心朋友。如果你认为某些人是有价值的朋友,那就应当细心呵护这种友情。

我们重视和善于交际,还包括重视和善于重修旧好和化敌为友。做到这些当然需要抓住时机,掌握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自由主动,运用心理策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能掌握时机和技巧。

对于无关紧要的敌意,宽容大度,不予理睬,可以装聋作哑,或是转移话题,让对方无趣而止,绝不可斤斤计较,发生无谓的冲突。

对于有辱人格、有伤大体的讥讽攻击,应当予以还击。但这种还击不是争吵,而要采取婉言、暗示、幽默等等巧妙的方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这种还击仅仅是为了自卫,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出气。发现抓住时机,向对方表示关怀体贴,给予帮助,促成和解,从而加深或重建友情。

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可以说是一个典范。黛玉、宝玉和宝钗构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对于宝钗与宝玉的亲近,孤傲清高的黛玉自然心酸嫉妒,把宝钗视为“情敌”“心腹之患”,因而每有机会,黛玉总要对宝钗贬损一番。然而宝钗总是采用恰当而巧妙的办法予以化解,对于黛玉无关紧要的敌意,她不以理睬;对于某种有辱人格的讽刺挖苦,予以适当的回敬;一旦发现了转机便紧紧抓住,努力争取和解。有一次,贾母等人猜拳行令随意玩乐,黛玉无意中说出了几句《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艳词。黛玉这样的名门闺秀怎么能读禁书,说艳词?这会被人指责为大逆不道。好在许多读书很少的人没有听出来,但此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宝钗,然而宝钗却没有感情用事,图一时痛快,借此机会让黛玉难堪。

事后,到了背地里,宝钗便叫住黛玉,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尚未出阁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她先给黛玉来个下马威,让对方感到问题的严重。黛玉只好求饶说:“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也不说了。”宝钗见她满脸羞红,不再往下追问。这种适可而止、宽容的态度又让黛玉觉得感激,宝钗还设身处地、循循善诱地开导黛玉在这些地方要谨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一席话说得黛玉垂下头来吃茶,心中暗服,只有答应一个“是了”。

此事之后,宝钗守口如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一点黛玉失言之事。她的信守诺言,使黛玉改变了对她的成见。黛玉诚恳地对她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而我又是多心的,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那样教导我……”至此,宝钗和黛玉已达成和解。宝钗的最大优点、可爱之处就是善解人意,珍重友情。她并不以和解为止,而是和解之后对黛玉关怀体贴,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她深知黛玉心中的苦楚,黛玉生病,她来探望,当得知黛玉怕别人说三道四而不愿熬燕窝的时候,立刻将自己家的燕窝送给黛玉吃。当黛玉悲叹自己孤苦伶仃的时候,她便劝慰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便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就替你解一日。”如此劝慰体贴,便使黛玉觉得宝钗到底是个可以相伴谈心的知己,自然更加亲近。宝钗又说:“我虽有个哥哥,但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是同病相怜!”一个同病相怜,一下子使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宝钗如此善解人意,又很会说话,怎能不使原先对她抱有敌意的黛玉视她为可靠的知己呢?看来运用心理策略,化解矛盾,需要调动一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但其根本的因素还是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贯彻双方皆赢的原则。要能够做到这种交际的境界,你就应该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应该真诚待人。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的敷衍,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亵渎。真诚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伪装出来的真诚比真正的欺骗更令人讨厌。记住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之,人恒敬之。”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前提下的。

其次,你应该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值得。也就是说,你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和才能。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将人际关系和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亵渎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其实,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

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物质、感情等各方面“投资”。但在其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不怕吃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

再次,你应知道维护别人的自尊心,你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友谊。简单地说,就是给人家面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奉迎别人。在不危及他人自尊心的情况下,陈述与对方不同的意见,或者委婉地指出对方的不足,是不会影响人际交往的。

最后,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让人感到与你接触轻松愉快,不须戒备,就能够打破人际隔阂,化解矛盾,建立友谊。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奇妙,有些经久不衰,有些缘尽而散。有些友谊的褪色主要由于志趣各异或高山阻隔。但有些关系的逆转则是由于误会、分歧没有处理好,闹了一两次矛盾便彼此不再往来,甚至相互成为怨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