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11277000000110

第110章 短兵相接

“释义”“短兵相接”用以形容敌我逼近,战斗激烈。

“出处”此典出自《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楚汉相争初期,有一次刘邦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从山东回军南下彭城,刘邦大败;项羽部将丁公率军紧追不舍。追到彭城西,两军展开大战,刘邦看情形估计自己很难脱身,便对丁公说:“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苦苦相逼呢?”丁公听了刘邦的这句话,就顺水推舟,引兵退去,刘邦得以脱身。

司马迁在描写两军相遇时,有“丁公逐窘高帝彭城西,短兵相接”之句,意思是说:丁公追逐刘邦到彭城之西时,两军迫近,用刀剑等短兵器相接战。古时打仗的兵器,弓箭称为“长兵”,刀剑称为“短兵”,近身作战,必须用短兵器,故叫做“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