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管理者处事之道
11274000000013

第13章 令出如山,令行禁止

据《左传》记载:

孙武带着自己的著作去见吴王阖闾,与他谈论带兵打仗之事,说得头头是道。吴王认为,纸上谈兵不管什么用。于是便出了个难题考验他,让孙武替他操练姬妃宫女。孙武挑选了一百个宫女,让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

孙武将列队操练的要领讲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女人笑作一堆,乱作一团,谁也不听他的。孙武再次讲解了要领,并要两个队长以身作则。但他一喊口令,宫女们还是满不在乎,两个当队长的宠姬更是笑弯了腰。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操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姬杀了。

场上顿时肃静,宫女们吓得谁也不敢出声,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步调整齐,动作划一,真正成了训练有素的军人。孙武派人请吴王来检阅,吴王正为失去两个宠姬而惋惜,没有心思来看宫女操练,只是派人告诉孙武:“先生的带兵之道我已领教,由你指挥的军队一定纪律严明,能打胜仗。”孙武没有说什么废话,而是从立信出发,换得了军纪森严、令出必行的效果。

一个好将领如果他的军纪不严明的话,就无威信可言,更不可能带出好的士兵;同样,如果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于纪律和承诺,如果只是说说,而不以身作则的去执行的话,那也就没有威信可言了。连威信都没有的领导,又怎么有资本去领导他的下属?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诸葛亮手下大将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纪律就是组织的生命线,任何违反的人都要受到惩罚,而不论他曾经做出过多大的贡献。这是纪律的平等性所要求的,只有这样,纪律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

管理者发出的指令能否得到最有效的施行,是直接关系到领导者权力的影响度和威信的力量。管理者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就一定要严明纪律,令出如山,令行禁止,做到说一不二,言出必行。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自己,并对他恩待有加,常在众人面前称自己得到了诸葛亮犹如鱼得到了水。然而刘备手下的两员大将关羽和张飞却对诸葛亮极为不服,认为诸葛亮年纪太轻,没准是沽名钓誉,没有真才实学。诸葛亮也早已看出来关、张二人不服,但因为他们是取天下不可缺少的得力干将,又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也不好直接对他们惩处。

一天,曹操派夏侯惇率领10万人马直奔刘备的驻地新野杀来。得到消息后,张飞对关羽说:“这10万大军就留着给诸葛亮对付去吧!”当刘备向二人问迎敌之计时,张飞又说:“哥哥怎么不让军师去?”诸葛亮深知自己现在还不能让这两个人心服口服,便向刘备要来了权力的象征——剑和印。

诸葛亮下达命令后,关、张二人果然不服,关羽说:“我们都有任务了,你干什么去?”诸葛亮说:“我留在城中镇守。”张飞大笑:“我们都去拼命打仗,你却只在家里坐看,好自在啊!”诸葛亮拿出了剑印,说:“剑印在我这里,胆敢违抗者,斩!”关、张二人这才心生畏惧,虽然心中不服,但也只得领命而去。

其后,诸葛亮火烧新野,令夏侯惇的10万大军惨败而归,立下了初出茅庐的第一功。关、张二人从此对诸葛亮的态度改变了很多,以后随着胜仗越打越多,他们对诸葛亮的态度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治军讲究为将者一言九鼎,让士兵感到军令如山倒,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才是一个大将所应有的魄力。商场如战场,管理组织也如同治军。在组织中,管理者就是将军,一定要拿出将军的魄力去向员工传达自己的意识,做到下令不随便,令出要如山。

命令是管人最常见的形式, “有令必行”是管理工作的通则;反之,在执行过程中,命令被打了“折扣”,必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折扣法”,在企业管理中时常是有的。

20世纪70年代,伊藤洋货行的董事长伊藤雅俊突然解雇了战功赫赫的岸信一雄,在日本商界引起了一次震动,这连舆论界都用轻蔑尖刻的口吻批评伊藤。人们都为岸信一雄打抱不平,指责伊藤过河拆桥,将三顾茅庐请来的岸信一雄给解雇,是因为他的东西已被全部榨光了,已没有利用价值。

在舆论的猛烈攻击下,伊藤雅俊却理直气壮地反驳道:“纪律和秩序是我的企业的生命,不守纪律的人一定要处以重罚,即使会因此减低战斗力也在所不惜。”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岸信一雄是由“东食公司”跳槽到伊藤洋货行的。伊藤洋货行以从事衣料买卖起家,所以食品部门比较弱,因此才会从“东食公司”挖来岸信一雄。他来到伊藤洋货行后,表现相当好,贡献也很大,10年间将公司的业绩提升数十倍,使得伊藤洋货行的食品部门呈现一片蓬勃的景象。

伊藤洋货行一向是以顾客为先,董事长伊藤雅俊对员工的要求十分严格,要他们彻底发挥他们的能力,以严密的组织,作为经营的基础。

但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岸信一雄却对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律不予遵守,他经常支用交际费,对部下也放任自流,这和伊藤雅俊的管理方式迥然不同。因此,伊藤雅俊要求岸信一雄改善工作态度,按照伊藤洋货行的经营方法去做。但是,岸信一雄根本不加以理会,依然按照自己的做法去做。

尽管岸信一雄是个经营奇才,但他却居功自傲,不守纪律,屡教不改,伊藤雅俊最终只得下决心将其解雇,杀一儆百,维护企业的秩序和纪律。

发布命令不只是张纸而已,是管理者威严的体现。如果管理者要想有权威性,就绝对不要让你的命令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