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11259400000119

第119章 物腐虫生

天地间的万物,必先从自己内部起了变化,才会表象于外。这是真理。

此典出自《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蠢,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这段话意思是说:

这句话最初见于“荀子”的“勤学篇”:“肉腐生虫,鱼枯生蠹。蠹:蛀虫也。但后来成为一句能广泛地应用的成语,却是因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范增论》而开始的。

范增是秦朝末年反抗暴秦的许多英雄中之一,他是项梁的谋士,项梁战死后,他侄子项羽继承了抗秦的事业。项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凭着勇武和范增的策划,取得了诸侯的领导权。那时候,范增以为能和项羽相争的只有刘邦,所以主张先将刘邦消灭,在有名的鸿门宴中,范增虽已安排好了杀刘邦之计,可是因为项羽没有决心,最终被刘邦逃脱。从那以后,刘邦便从各方面造谣中伤范增,来离间项羽和范增的感情,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果然中了刘邦的奸计,慢慢疏远范增,范增愤而离开项羽,不久便病死。项羽最后也被刘邦从那以后。

苏轼在《范增论》中谈到这事情时,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人必先也,而后谗人。”意思是说:一件物体(指有机物)一定是先腐烂了,接着才生出虫来;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先有了疑心,才会听信关于他的谣言和毁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