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11259400000118

第118章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程度不同,本质一样。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战国时,梁惠王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和别的国家打仗。有一天,他问孟轲:“我对于国家大事,已经是做到尽心尽力了。河内(古代总称黄河以北为河内)年成不好,有了灾荒,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同时还把河东的粮食调剂给河内,如果河东的年成不好,遭了灾荒,我也照样办理,在我看来,邻近各国的国君,没有哪一个能够像我这样爱护百姓,然而邻近各国的百姓却不见减少,我国的百姓也不见得增多,这是到底什么原因昵?”

孟轲回答说:“大王,你是喜欢打仗的,就拿打仗做个比方吧。双方军队到了战场上,战鼓一响,兵刃相接,一场厮杀的结果,打败了的免不了要丢盔弃甲飞跑逃命。在那些逃命的士兵当中,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如果一个士兵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看见前边一个士兵跑得快,已经跑了一百步,所以就嘲笑那人‘贪生怕死’,算不得英雄,而说自己胆量大,对敌人追击并不害怕,这样对不对呢?”梁惠王听了说:“当然不对,那兵士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跑的慢而落后五十步罢了。”

孟轲接着说:“对了,大王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你的问题又有什么不明白呢?你虽然在小的方面比别的国家多照顾了一点老百姓,可是你爱好打仗,一打起仗来老百姓成千上万的死亡,这和邻国比起来,不也像‘五十步笑百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