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魅力教师的修炼
11243400000003

第3章 规范个人仪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的穿着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应将“职业美”和“现代美”体现出来。穿着是一门学问,也是美的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不能不修边幅,不能给学生留下太过时、太土、太随便的印象。建议教师们照照镜子再走出家门,对自己的形象包装审视一下。教师整体风范的内容之一就是教师仪表,这主要包括教师的音容笑貌、作风、文明的举止、渊博的知识、高雅的风度,甚至衣着发型。教师仪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师的个体和群体形象,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个性品德乃至综合素质的显露,教师的审美观、价值观甚至是责任感、事业心都由此可窥一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仪表也会折射出一定的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就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教师的仪表礼仪。那么,要彰显教师仪表礼仪的育人功能,什么才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呢?

(一)规范仪表的整体协调

教师的仪表跟他的年龄、体形、职业和所在的场合吻合,就做到了仪表整体协调,仪表整体协调能表现出一种和谐,这种和谐给人以美感,通俗的话说就是“顺眼”。不同年龄的人穿着要求不同,年轻人应穿着鲜艳、活泼、随意,体现出年轻人朝气蓬勃的青春之美。而中、老年人的着装则要庄重、雅致、整洁大方,体现出成熟和稳重。不同体形、不同肤色的人就应考虑到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如身材矮小的人,不要穿上长下短的衣服,皮肤偏黑的人不要穿深色衣服等。要遵循社交礼仪的一般原则来佩戴饰物,最多三件,最好只戴手表和婚戒,而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不能因年龄的大小、体形的胖瘦、肤色的差异而不注重仪表的庄重和高雅,年轻教师决不能因为追赶时髦、追求漂亮而打扮得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在表情上,教师要尽量表现得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给学生一种亲近之感,假如一天天板着脸,摆出一个师道尊严的架子,就会让学生敬而远之。

总之,在仪表方面,教师的整体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既代表着教师的形象,也体现着教师的综合素养,如果服饰零乱、体态歪斜,教师的形象价值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不能正常发挥仪表礼仪的正面教化功能,甚至会适得其反。

(二)规范服饰颜色的合理搭配

红、橙、黄等暖色调使人感到温和、华贵,紫、蓝、绿等冷色调给人以凉爽、恬静、安宁、友好的感觉,白、黑、灰等中和色使人感到平和、稳重、可靠,是最常见的工作服装用色。在选择服饰的颜色时,各种色调本身的协调以及肤色的区别都是应该考虑在内的。一般说,服装的颜色最多三个为宜。教师的服装颜色应该使人感到温和、恬静、稳重,不应太艳、不应太冷,也不应太俗。恰当的颜色搭配会让教师形象朝气蓬勃、光彩照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颜色太多或者太杂会让学生眼花缭乱,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甚至会误导学生的审美。

(三)规范服装款式的合理组合

一般来说,不同的场合,教师就要有不同的着装。应该注意服装款式与自身的搭配。西装、套装、制服、工作服、运动装等是教师常用的服装款式,不适应教师的有家居装、时装、礼服等款式。在工作中,不能混穿不同款式的衣服,例如,穿西装或者套装时,不能与其他款式搭配,只能穿整套。

选择款式时,要注意结合教师本人的特点,要根据教师身材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尤其是女教师更应懂得怎样适宜地去装扮自己,不但要显示教师良好的体态,而且要表现教师高雅的气质。身材较胖的女教师,不宜选择紧绷的款式,应穿得较宽松,如运动装、工作服等;年轻女教师在款式选择上不能太前卫,应以较庄重的款式为主。

(四)不恰当的着装

1.过分时髦型

有些女性近乎盲目地追赶时髦。比如,一些女教师同时将几种鲜艳的指甲油涂在指甲上,在她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指甲油的颜色上,课堂效果因此而受到影响。对于流行的选择,一位女教师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尤其要切记:在办公室和教室,表现出的并非追求时髦的能力,而是工作的能力。

2.过分暴露型

在夏天,有的女教师对自己的身份不够注意,穿着颇为性感的服装。这样这些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在学生的眼里便会被埋没,甚至学生会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一种轻浮。因此,即使天气再热,也应保持自己仪表的整洁、庄重、大方。

3.过分潇洒型

这种类型在男教师身上尤为突出,一件随随便便的T恤或罩衫,配上一条泛白的“破”牛仔裤就是最典型的样子,对教师的着装原则则丝毫不顾及。这样的穿着是非常不合适的。

4.过分可爱型

许多可爱俏丽的款式在服装市场上普遍存在,但并不适合在工作中穿着。这样会使人感到轻浮、不稳重。教师着装应使其更具道德魅力、审美魅力、知识魅力及行为规范的魅力,让服装自然而然地为正确引导和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起到良好的作用。

(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