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11238700000019

第19章 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中心环节和途径。如果听课质量不高,那么课后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去补课,事倍功半,无形中加重了学习的负担。

好多同学学习效率不高,即使是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的东西也掌握不好,掌握不牢。在学习中就容易留下死角。下课的时候做起练习来,就会出现困难。高效率的听课效果,是一个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在听课的时候,要消除一切干扰你注意力的因素,做到让自己全神贯注,这样,你才能够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

生活实景:

李同是一个五年级学生,平时爱画画儿,也喜欢运动。可就是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家长想尽了各种办法:批评教育,严格管束,看医生,带他去做感觉统合训练。可一段时间下来,他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

班主任张老师特别注意了他,发现他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有时玩手边的东西,一枝笔、一块橡皮都能玩上半节课;有时眼睛盯着一个地方,浮想连篇。

张老师专门找到了他,首相向他强调了上课走神儿的危害:“现在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如果从小没学好知识,提高能力,长大了就无法实现理想,甚至难以生存。上课的时候怎么能走神儿呢?”

“老师,我上课的时候总是没有热情,感觉上课听讲是苦恼的事儿,所以精神也就难以集中!”李同打开了话匣子,向张老师倾诉着自己的烦恼。

张老师想了想说:“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上课时候要调整好情绪。上课前可以想想贫困山区还有不少同龄人因各种原因而不能上学,他们不管风吹雨打都得面朝黄土背朝地干农活。这么一比较是不是很幸福呀?所以上课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嗯,这样好些了,学习的确应该是让人快乐的事儿。可能是没有养成习惯吧,有时候克制自己不走神儿,但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精力又不集中了。”

“对,应该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李同点了点头,觉得从张老师这儿受益颇多。张老师又说:“学习要培养兴趣,既然上课如此难以认真听讲,你就把这当作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旅程,这样就会充满挑战性,上课也就有意思多了。再说,每一堂课都可以学到一个新的本领,本身就很有意思哦!”

从此之后,李同有意识地要求自己,使用了张老师教给的方法。从此以后,他的听课效果好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另外他还总结了一些上课不容易走神儿的小窍门儿,例如:上课尽量举手发言,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一节举5次手等等。

细节感言: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也是同学们学习的最主要环节。这道大门通畅,信息输入就顺利;此门堵塞,信息输入就受阻。因此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羊城晚报》曾经登一则一个农民把两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故事。起初两个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差。父母都是纯正的农民,文化很低,那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教育孩子的呢?爸爸对孩子说:“你们上学我很羡慕你们,你们上学回来,教我,我跟你们学习。”这个农民下了工,孩子回来了,就老老实实地跟着这两个孩子学习。孩子有一个特点,特愿意给父母当老师,他为了当好这个老师,他会好好地学啊!好多东西刚开始讲不明白,坚持了很长时间,这两个孩子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优良并且稳定,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听课中集中精力,就能够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相反,就只能白白地浪费时间,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听课的效果,不仅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能不能接受,而且影响着作业完成、阶段测验、考试等的情况。所以上课喜欢走神儿的学生,应该采取各种方法,避免走神儿。提高上课的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下面是听课时我们要把握五点:

1.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

2.抓住学科特点,努力提高与学科相关的能力。

3.抓住听课的重点,尤其是老师讲课的关键词。重点知识等。

4.注意开头和结尾。

5.做好笔记。

上课的时候集中精力听讲,关系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关系到他日后的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