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11238100000014

第14章 航海日志与航海图

《海洋的亚洲》一书按照元朝地理学家朱思本的传统方式绘制了多幅航海地图。朱氏的原著不幸已佚,但后来的文献表明,他们运用的是他及其他人士的制图知识。现存的朝鲜人于1402年(回历805年)绘制的著名的各种世界地图,就是其中的一例。该图标明了欧洲、非洲、中东和波斯湾地区。通常而言,明代中期的地图在好多方面彼此类似,但也有些显而易见的变化:波斯湾地区不再以其形状来区分,中东的某些地名已不复存在,另一些地方则位于海洋中,与其实际位置大相径庭。忽鲁谟斯就是其中之一,它通常出现在表示“东南蛮夷”的地图中。这些地图的样本在《皇舆考》(公元1557年/回历964年)和《图书编》中都有。

类地图在明末时还很盛行,但当时人们也能见到体现基督教影响的地图,这些地图出现在利玛窦(Matteo Ricci)按照传统制图法制作的《坤域万国全图》(公元1602年/回历1011年)和艾儒略(Guilio Aleni)编制的《职方外纪》(公元1623年/回历1033年)中。这些地图比较接近实际。其中的一些地图上偶尔也标有“忽鲁谟斯”,只是位置出现在了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阿曼地区。

我们无心在此谈论欧洲人影响下制图学的进一步发展。相反,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郑和下西洋时代的海图情况。所谓的《茅坤海图》,收藏在茅元仪的《武备志》中,它展示了当时中国人的航海知识。尽管该海图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但我们至今仍未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和制作者。它可能是根据明初的航海家们使用的类似的海图复制而成。这幅《海图》标明了从中国到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海上航线,特别是穿过阿拉伯海的几条航线。这些航线从印度西南部芒格洛尔(Mangalore)港口和果阿(Goa)地区通往拉斯哈德(Ra’s al-Hadd)附近的哲朗岛(Qalahat),从那里行抵忽鲁谟斯。虽然该图的最后一段航线没能正确标明航程和航向,但忽鲁谟斯在海图上被清楚地标注在一个岛上。在它的附近还可看到“剌儿可束”(La’erkshu/Larak)、“假忽鲁谟斯”和“萨拉摩”(Salamo)等岛屿。有一个名叫“苦碌麻剌”(Kulumala,即米纳布湾Khaur-i Minab)的地方标明在伊朗大陆上,另外有些小岛位于海对面的马斯喀特(Masqat)附近。关于该海图上“忽鲁谟斯”和“假忽鲁谟斯”,米勒斯认为“忽鲁谟斯”相当于今霍尔木兹或加隆岛,“假忽鲁谟斯”相当于格什姆岛。其他一些资料则颠倒了这种顺序,认为“假忽鲁谟斯”相当于伊朗大陆的“旧忽鲁谟斯”,而“忽鲁谟斯”相当于忽鲁谟斯岛。“假忽鲁谟斯”被画得比这两个地方还要小,因此可能指的是加隆岛。但所有的相关地点都被标在地图上,为我们的思索留下了空间,当然可以接受几种方案。

《茅坤海图》是一幅独特的海图。迄今为止,我们找不到任何与此相似的标明了中国在印度洋的贸易航线网的地图。因此,我们现在可以转而对各类型航海著作,即航海书上所谓的“航路”进行讨论。这些书中有多处提到忽鲁谟斯,并指导水手们如何前往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绝大多数的相关的航海文献很可能都是在15世纪初,甚至是在元代收集到的。在15世纪末期或之后,文献中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私家商贾从远东前往波斯湾的记载。因此,在明末清初书籍中提到的中东港口资料,反映的都是早期的航海知识。

最早记载从印度前往忽鲁谟斯的文献资料,均出自汪大渊、马欢、巩珍的著作。汪氏说从小咀喃到甘埋里航行要两个月,马欢和巩珍则说从古里到忽鲁谟斯要25日。《前闻记》说走该航线到忽鲁谟斯需要34天,而《集录汇编》本的《星槎胜览》一书中则说需要10天。如前所述,最后一种推测值得怀疑。关于汪、马、巩三氏的说法,我们不知道他们根据的是文献资料还是个人经验。接下来的参考文献可以在《西洋朝贡典录》一书中找到(如前述)。据该书的推测,古里到忽鲁谟斯的距离是5000里,古里到阿丹国(亚丁)的距离是6000里。这些里数都是正确的,可能根据已佚失的《缄位编》一书。

在明代初中期还有另外几部航海路线的专书,但均已佚失。其中一部是刊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回历944年)的《渡海方程》。据见过该书的一位叫董谷的人说,书中介绍了两条航线,一条从长江下游的刘家港到忽鲁谟斯,另一条连接刘家港到中—朝边界地区。有关这两条航线的资料大概都采自更早但现已佚失的书籍。我们可以认为《茅坤海图》与《渡海方程》彼此有一定联系,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这种推测。其他一些可能提及忽鲁谟斯的文献有:《海岛针经》(或《海岛经书》)、《西海指南》、《海航密诀》和《航海全书》。据当时一位观察人士说,所有这些航海书籍都与《渡海方程》类似。

由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撰写的另一部名著《顺风相送》同《渡海方程》文本之间的确切关系,依然令人迷惑不解。田汝康认为,《顺风相送》以《渡海方程》为基础,但也存在着在此期间还有其他书籍问世的可能,或者是《顺风相送》包含了各时期的资料,最早的资料可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时代。这些资料中含有一个简短的部分,提到自古里至忽鲁谟斯,以及从忽鲁谟斯到古里的航线。其中的一些地名与《茅坤海图》上见到的相似或一致。米勒斯等学者已对此航路作过研究,在此无需赘述。

在上一章“其他文献”下我们引用的好多书中,也简单地提到从印度到忽鲁谟斯的航行,但总的来说没有提供更新的内容。其中一例就是我们在前面已引用过的《四夷广记》一书。该书中曾多处提到其他各种海上航线,它反映的可能是此前的书上记载的有关知识。对清代书中的某些记载也可以这么认为。总的来说,后来的这类著作全都集中在东南亚航线上,对前往印度洋的航线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本书的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