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11238100000013

第13章 其他文献

公元16世纪(回历9世纪)的其他资料以及后来的著作中,都没有对明朝初期的忽鲁谟斯增加任何新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此只简单列举一些重要文献的名称如下:

1)高岱撰《皇明鸿猷录》(成书于公元1557年/回历964年)。收入《百部丛书集成》第16种之4《集录汇编》卷六第18页提到“忽鲁谟斯”和“忽鲁母恩”。

2)郑晓撰《皇明四夷考·序》(成书于公元1564年/回历977年),《中华文史丛书》本3之16(台北:1968年版),下卷,第41页,介绍了“忽鲁母恩”和“忽鲁谟斯”。

3)章潢编《图书编》(成书于公元1562~1577年/回历970~985年),收《四库全书珍本》五集子部,24卷(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在其第51页上、第74页下和第83页下至第84页上,都描述了“忽鲁谟斯”和“忽鲁母恩”。

4)严从简撰《殊域周咨录》(成书于公元1574年/回历982年),请参阅32页注。严从简(系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进士)熟谙中国周边邻国情况,但他的书有许多不确之处。他的关于忽鲁谟斯的记述大约900字,其中大半材料引自金幼孜撰写的称赞“驼鸡”的文字。明初的书常把这种迷人的动物与忽鲁谟斯以外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是将驼鸡视为忽鲁谟斯物产的首批文献(见上述),这可以解释严从简为何在自己书的忽鲁谟斯章中援引金幼孜文献的原因。另一些好奇的观察则与忽鲁谟斯人有关,所谓“其人魁伟,俊秀挺拔,崇释教,善歌舞,厌杀戮。”显然,马欢笔下一个理想化的伊斯兰港口城市变成了热爱和平的佛教社会!我们在此勿需再提该文的其他失真之处。《殊域周咨录》在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文献展示了海洋国家的命运和特点,就已足够了。这些书的作者只依靠该书有限的资料,而没有尝试或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实。

5)李东阳等编撰《大明汇典》(成书于公元1503年/回历909年至公元1587年/回历995年),五册(台北:华文书局1963年版)。106卷,第8页下(1600页:忽鲁母斯于1405年/回历808年来朝——给出了一个不同的拼写形式);卷144,第14页上(1675页:依礼赐宴:忽鲁谟斯名列其来华外国贡使之中);卷115,第7页上(1682页:离华贡使赐赠物品:“永乐时,忽鲁谟斯十四位贡使来京。辞还国,每三日赐:羊三只、鹅二只、鸡四只、酒十五瓶、面四十斤、米一石、酥饼八十块、水果四斗,外加蔬菜等。”)。

6)王圻纂《续文献通考》(成书于公元1586年/回历994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236卷,于该书第11页上(14055页)、第13页下(14060页)上描述了“忽鲁谟斯”和“忽鲁母恩”。

7)罗曰炯撰、余思黎校注《咸宾录》(公元1591年/回历999年)(中外交通史集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6卷,第158~159页上描述了“忽鲁谟斯”。

8)《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公元1599/回历1009年罗樊登序),《中国古典小说资料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七十九回。该书是一部类似《西游记》的结构庞大的长篇小说。郑和是小说中描述的从中国出发周游“西洋国家”的四位主要人物之一。他的船队也到了忽鲁谟斯(在第79回中“忽鲁谟斯”的最后被省略)。书中描绘的一些情节和趣事可在马欢和费信的书中见到。

9)徐学聚编撰《国朝典汇》(最早的序言在公元1601年/回历1010年),中国史学丛书第七种,四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店1965年版),168卷,第26页上~下(第1964页):简要地描述了“忽鲁谟斯”。

10)茅元仪编纂《武备志》(序于公元1621年/回历1030年)22册(台北:华实出版社1984年版)。在名为《四夷考》(公元1606年/回历1015年)的书中描述了“忽鲁谟斯”,后来归并到《武备志》中,在卷237第10081~10083页中描述了“忽鲁谟斯”和“忽鲁母恩”。

11)王圻撰《三才图会》(序于公元1607年/回历1016年),凡6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I,地理,卷13,第23页上(452页,右上方),简要介绍了“忽鲁谟斯”。

12)杨一葵编撰《裔乘》(序于公元1615年/回历1024年),“宣兰堂丛书”2~7(上海:宣兰居士,1941年版)凡六卷,卷三,第44页上及卷五第9页上~下b:描述了“忽鲁思恩”和“忽鲁谟斯”。书中错误地写道:郑和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回历808年)被派往“忽鲁思恩”。

13)焦竑编纂《国朝献征录》(公元1616年/回历1025年刊),《中国史学丛书》第8辑,凡六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店1965年版),卷120,第155页上,5353页和第162卷上,5357页上描述了“忽鲁谟斯”和“忽鲁母恩”。

14)沈懋赏编纂《四夷广记》(万历末年刊),收《宣兰堂丛书续集》第87~102种,16卷,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1947年版。“忽鲁谟斯”的名字列入目录,但无正文记述。参见102卷,第934页下。在另一章,卷97,第647页上记载说:“自古里向南,坤位(南225度),顺风十五日可抵忽鲁谟斯,又行十四日可抵天方国,番名秩达。”

15)茅瑞徵编纂《皇明象胥录》(序于公元1629年/回历1038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辑,四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在卷五第22上~下页描述了“忽鲁谟斯”,还提到另一地名“忽鲁姆恩”。据跋文可知,该书系根据《明史》和《殊域周咨录》编纂而成。在有关“忽鲁谟斯”的部分再次提到金幼孜的名字,其描述类似下书。

16)陈仁锡编纂《皇明世法录》(成书于公元1630年/回历1040年),收《中国史学丛书》第4~8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店1965年版)。在卷82第44页上~45页上页中,其对“忽鲁谟斯”的描述同上书。

17)何乔远撰《名山藏》(成于公元1632年/回历1041年后),20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版)。在卷20第27页上~下(6209~6210页)描述了“忽鲁谟斯”。

18)张岱撰、刘耀林校注《夜航船》(成于明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在卷15第582页上,简要提到了“忽鲁谟斯”。

清代记载有“忽鲁谟斯”情况的文献也很多。但这些文献也只是重复明人的著作,勿需重复罗列,在此只例举几种记载稍异的书足矣。

地方编年史

19)印光任和张汝霖编、赵春晨校注《澳门记略校注》(序于公元1751年/回历1164年),《澳门文化丛书》(澳门:澳门文化研究院1992年版),《澳番篇》(Aofan pian)第135~136页描述了“忽鲁谟斯”,援引了尤侗的《外国竹枝词》(请参见下文)。另有《澳门记略》葡萄牙文译本可供参考。

20)《广东通志》(公元1864年/回历1281年)120卷(阮元编重印本)。在第119卷第53页下描述了“忽鲁谟斯”。这是该书广为流通的一个版本,早先的版本也提到了“忽鲁谟斯”。

文学著作

21)尤侗撰《外国竹枝词》,收在《百部丛书集成》第32辑之第1015页下的“龙威秘书”中。乍一看,《竹枝词》在形式上颇类中国的古典诗歌,但其内部结构遵循着不同的格律。尤侗是一位趣味广泛的杰出学者,他在《外国竹枝词》中用词的形式对各国进行了描述,并加上散文格调的注释,其中就包括“忽鲁谟斯”。

综合性的史地文献

22)傅维鳞编(卒于公元1667年/回历1077年)《明书》,收在《丛书集成初编》第3928~3958页,凡30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在卷167第3316页中,介绍了“忽鲁谟斯”和“忽鲁母恩”。

23)查继佐编纂《罪惟录》(成书于公元1672年/回历1083年),凡4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在卷36第2874~2875页中描述了“忽鲁谟斯”,在题解时加上了“此即忽鲁母恩”。

24)张廷玉等纂《明史》(成于公元1739年/回历1152),请见32页注。在前述的明代与忽鲁谟斯往来使节部分,已经摘引过《明史》中一些文献。《明史》对“忽鲁谟斯”的描述部分,综合了马欢和费信两人的记述。该书对“忽鲁谟斯”的记述实际上类似王鸿绪的《明史稿》(成书于公元1697年/回历1109年)(参见《明史稿》卷19,第19页上和卷200,第11页上,第12页下)。《明史》还包括了对忽鲁谟斯当地的气候、土壤、服饰、风俗、礼仪等的注释。至于忽鲁谟斯的“百业”,该书说与中国的相当。同时提到了一些水果和物产,另外还提到忽鲁谟斯人以咸泥烧制盘子,当食物放在盘子里的时候,无需再加盐。最后,《明史》也像《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等书那样,提到了马、麒麟和羚羊。

25)龙文彬编纂《明会要》(公元1887年/回历1304年刊),收入《中国学术名著》第二编,《历代会要》(一)第9、10册,台北:世界书局1963年版。在卷79第1544~1545页上,介绍了“忽鲁谟斯”。

26)陆次云编纂《八纮译史》(成于公元1683年/回历1094年),收入《丛书集成初编》第3263号,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在卷2第28~29页上,忽鲁谟斯被描述的稀奇古怪,在第30~31页上则介绍说:“忽鲁忽思,明时纳贡之一西洋小国”。

百科全书类文献

27)陈梦雷、蒋廷锡等编纂《(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成于公元1725年/回历1137年),凡808卷,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在卷215的《编译典》第卷73第19页下至20页上,援引了《大唐西域记》等各种文献,其中就把“忽鲁谟斯”叫做“忽露摩”。

编年史文献

28)包括《国榷》(大约成于公元1653年/回历1063年)、《明通鉴》(成于公元1870年/回历1287年)、《明记》(成于公元1871年/回历1288年)。此三书都提到郑和下西洋和外国贡使事。书的编排采用《明实录》的风格,但大多语焉不详,也未提到贡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