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动物检疫理论与实务
11238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动物检疫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在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检出染疫动物、动物产品,并按规定进行处理,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后续流通环节,从而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保障畜牧业的顺利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的官方兽医制度,规定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的必须是官方兽医,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养殖业生产迅猛发展,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饲养管理方式的转变、动物及其产品流通方式的多样化,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许多老疫病尚在不断发生,一些新的疫病又在不断出现并频繁流行,在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的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动物饲养管理方式、屠宰加工以及动物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也会对动物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并和动物疫病一样,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所有这一切都对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动物检疫是一项以技术为依托的行政执法工作,要求检疫员必须掌握相应的动物检疫理论知识和检疫技术。本书的编写、出版,就是为了给广大的动物检疫工作者提供一种较为系统的学习和参考用书,便于动物检疫人员进一步提高动物检疫理论与技术水平。本书编者对动物检疫基础理论、技术做了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同时也用较为详实的实例,论述了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使动物检疫工作者了解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逻辑性较强,既适用于基层动物检疫工作者,也适用于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动物检疫人员参考使用,对于提高检疫人员的动物检疫理论与技术,增强公共卫生意识以及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书也可作为大中专学生的参考用书。

2008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