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1237200000064

第64章 栀子柏皮汤

“治法”

清热利湿,补中健脾。

“组成”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方义分析”

栀子柏皮汤由栀子、甘草、黄柏组成。方中栀子为主药,性味苦寒,能清泄三焦之热,通利水道,并因性滑利而有通腑功能,然剂量较小,且不配大黄,故泻下力不强;黄柏苦寒,善清下焦湿热;甘草甘温和中。三药相配,清热利湿,轻剂去实。本方主治黄疸无表里证,单纯湿热郁滞发黄。临证以身黄发热,心烦懊恼,口渴苔黄,外无头痛恶寒,内无腹满便秘为辨证要点。

“方歌”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

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历代论述”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此瘀热而未实之证,热瘀故身黄,热未实,故发热而腹不满。栀子撤热于上,柏皮清热于下,而中未及实,故须甘草以和之。”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则热不得越。小便不利则热不得降。心液不支,故虽经汗下而心中懊恼也。无汗小便不利是发黄之原,心中懊恼是发黄之兆。然口不渴,腹不满,非茵陈汤所宜,与栀子柏皮汤,黄自解矣。”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阳明合太阳标本之寒热,而为火热发黄之证也。伤寒身黄发热者,身黄乃阳明中土之色,伤寒发热乃太阳标本之气,然无太阳本气之寒,而但有身黄发热之证,是为火热发黄,宜栀子柏皮汤起阴气而清太阳、阳明之火热于内外。”

“现代研究”

陈氏采用栀子柏皮汤治疗急慢性痢疾21例,取得良好效果(只需一剂,最多者两剂),方药组成:黄柏四钱,枙子三钱,甘草二钱,加水150ml,煎取50ml,分两次服。

“病案分析”

李某,男,21岁,患者开始感到脐部周围不适,隐隐作痛,每天稀便3~4次,并未引起注意,第三天自觉症状加重,腹泻带黏液性稀便(未见脓血便),量少,日约20多次,伴有里急后重感,脐周隐隐作痛(其他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体温37.5℃,脉搏80次/分,四肢无力,即投以SG(磺胺脒)按常规服法。第四天大便次数减轻至15次左右,体温正常,其他诸症未见好转,遂改用栀子柏皮汤治疗,仅服1剂,全部症状消失,观察5个多月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为湿热内蕴、热重于湿之候,湿热下注肠道,故见下痢,采用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厚肠止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