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1237200000063

第63章 茵陈蒿汤

“治法”

清热利湿,推陈致新。

“组成”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方义分析”

本方中茵陈蒿为主药,苦寒清热利湿,并有疏利肝胆、退黄的作用;栀子苦寒,清泄三焦而利小便;大黄苦寒,泻热行瘀,通腑利胆退黄。三药合用,使二便通利,湿热尽去,取效甚捷。

“方歌”

二两大黄十四栀,茵陈六两早煎宜;

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历代论述”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王冰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也,非大寒之剂,则不能彻其热。茵陈蒿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酸以涌之,苦以泻之,泄甚热者,必以苦为主,故以茵陈蒿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热,栀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胜热,大热之气,必以苦寒之物胜之,故以栀子为臣。大黄味苦寒。宜补必酸,宜下必以苦,荡涤邪热,必假将军攻之,故以大黄为使。苦寒相近,虽热甚,大毒必祛除。分泻前后,复得利而解矣。”

许宏《金鉴内台方议》:“阳明者,为胃之土,其色黄,若发热汗出者,为热气得越,不能发黄也;但头上汗出,齐颈而还者,乃热气不能越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乃热甚于胃,津液内瘀,结为黄也。故用茵陈为君,能治黄;栀子为臣,栀能治黄,寒以治热也;以大黄为佐、使,以下泄瘀热,而除其黄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病在肌表。热气发越于外,不涉中土,故不能发黄。若其汗但上出于头,不周于身,齐颈相而还,此热邪内留于中土。土气不能输津于下,是以小便不利;土气不能散津于上,是以渴饮水浆。此阳明合太阳之热留于中土,津液不行则湿热相罯,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经》云:春三月,之谓发陈。茵陈感春生发育之气,因旧本而生,盖能启冬令水阴之气以上行,栀子导君火之气以下降,大黄推荡中土之邪热,此太阳内逆之邪,当从小便而出,气化水行则中土之湿热除矣。”

“现代研究”

1.对消化道作用:茵陈水煎液能使胃底和胃体纵行平滑肌条张力增强,且使胃体收缩波平均振幅增大,但频率无明显变化,显示出对胃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2.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确立了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DME。口服后,能改善家兔的胃肠电活动,对胃电活动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均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对肠电活动的频率无影响,但能提高收缩幅度。

“病案分析”

车某,男,47岁,农民,两年前吞咽沸汤引起胃痛。曾在某医院做上消化道钡透,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服甲氰咪胍及胃舒平等西药,痛减,停药后复发。患者形容消瘦,面色萎黄,恶心吐酸,二便不畅,伴有黑便,不欲饮食,舌苔黄而厚腻,脉沉数。证属脾虚湿热内阻。治以健脾利湿为主。药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党参、茯苓各15g,栀子、生大黄、白芨粉(冲服)、枳壳、白术、瓦楞子、乌贼骨、焦三仙各10g,三七粉6g(冲服)。3剂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胃脘痛明显减轻,二便畅通。去大黄加山药15g,服10剂病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吞咽沸汤引起胃脘痛,久而湿热瘀阻,导致气虚形衰,二便不畅,故投以茵陈蒿汤,通二便去湿热,以党参、白术、茯苓扶正固本,以乌贼骨、瓦楞子制酸和胃,以三七粉、白芨止血生肌,诸药配伍共奏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