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46

第46章 为什么有的老人被称作“老小孩”?

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变得成熟、沉稳、坚强起来。但是也有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反而一反常态,变得像个小孩似的,行为表现与实际年龄和社会身体明显不相符,老人表现出类似孩子的行为,情感变得任性、幼稚等。这种老人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老小孩”。

“老小孩”的表现有:

一、高度的自我中心。把一切事物和有关的人都看成为他而存在,进食要求首先照顾他,要求适合他的口味,要求别人陪伴他,替他照料一切生活琐事,要求多,易激怒,像小孩子一样,因某些小事不合意而哭泣或生气,突出要求被重视、受尊敬。

二、兴趣狭窄。患者对环境和他人兴趣减弱,只对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感兴趣。

三、依赖别人。像孩子依赖大人一样依赖别人的照顾,即使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愿做,等待别人来服侍他,情绪不稳,有时反复无常。

四、患者总是想着自己的身体情况,对身体功能的轻微变化也特别敏感,对食物、大便以及睡眠非常关心。

五、日常生活行为改变。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穿鲜艳的服装;喜欢别人的表扬;乐于跟小孩一起玩,对成人世界的事情显得毫无兴趣;做事任性,不管别人的感受;想起什么事来,就一定要做到……

“老小孩”的表现在老年病学上被称为“退化”。退化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与患者个性有密切关系。对退化的治疗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手段,正处在探索阶段。主要是心理护理治疗,要注意调节患者的情绪,做到随和乐观。要鼓励患者多和成人交流,多参加社会集体活动及体育健身活动,重新树立“成人”意识,切忌大悲大喜,情绪过度波动。

一个老年人是第二次做婴孩。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