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45

第45章 父母为什么老疑神疑鬼的?

某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位老年患者由于胃部不适住院,经医生检查诊断是受凉所致。可是这位老人坚信自己是得了阑尾炎,要求医生为其施行手术。任凭医生怎样劝解都无济于事。而且老人经常“痛”得满头大汗,坚持要求医生为其割去阑尾。后来医院出于无奈,只好在患者腹部划了一道小口,缝了几针,给患者做了一个假手术。不料那位老人腹痛竟奇迹般好了,最后高高兴兴痊愈出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位老人患的应该是老年性疑患症。这种病的特点,就是患者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

怀疑是一种自我暗示,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性疑患症患者的表现,主要是对自身疾病或安全疑神疑鬼,有的没事喜欢胡思乱想,对别人的讲话常常是半信半疑。譬如:

一、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些不适,担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精神过敏,焦虑多疑。

二、怀疑医生的诊断,常常认为“我实际上没有病”,或觉得医生对自己病情诊断不准,而固执地、主观地认为自己得了某某病。

三、怀疑别人的低声细语。老年人大都听力减退,由于听不清别人讲话,就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或者认为别人是在说自己的坏话。

四、常常曲解周围人的言行。别人骂小孩或喊宠物,他也认为是旁敲侧击影射自己。

五、相信神鬼,对医疗科学普遍表示怀疑等等。

老年性疑患病在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随着老人整个机体功能的衰退,抵抗力下降,老年人疾病的发生率增多,老年人对疾病和安全产生过多疑虑,关心过度,患病机率随之增加。也有患者本身个性上就有爱猜疑的特点,或文化程度低,对迷信等非科学医术深信不疑。当然这其中也有医务人员工作表现不严谨的原因。有的患者曾经就有过被误诊的经历,或者在患者相识的人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患者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克服老年疑患症和疑患倾向的有效措施。

每一代人是父亲的叛逆,却是祖父的朋友。

——芒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