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115

第115章 父母“偏心眼”子女就该“不孝”吗?

——孝亲误区之十

多子女家庭中不乏因为所谓父母“偏心眼”,而导致子女不愿“尽孝”的例子。

综观这类现象,子女们主要计较的问题有:

一、父母在子女受教育上偏心眼。如让一个子女读了书,甚至上了大学;而让另一个在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

二、父母在子女结婚操办上偏心眼。如给一个儿媳置全“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而另一个儿媳结婚却没有。

三、父母在对待孙辈上偏心眼。如喜欢这个孙子,却不愿意带另外一个子女的孩子。

四、父母在对待子女态度上偏心眼。如见了一个子女喜笑颜开,见了另一个子女却不给好脸色看;或者见到当官有钱、在外工作的子女高高兴兴,见到不务正业、贫穷潦倒的子女就脸色难看。

五、父母在经济上对子女偏心眼。如给有的子女经济上慷慨援助,对另外的子女却不拿一个子儿。

如此等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父母偏心眼的印象大都是误解。这主要是由于子女们观察问题时的角度不正确,不能全面地历史地看问题,过分求全责备以及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的。

譬如:原来没有给儿媳买金银首饰,或没供子女读书,原因可能与当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有关;不给子女带小孩可能是父母当时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给某个子女援助,可能是这个子女比较困难,更需要得到帮助。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父母对某个子女有偏心眼的现象。人常说:“一娘生九种,九种分九等”。虽是同胞兄妹,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虽然说“子女都是娘老子心头上的肉”,但是这也不能排除父母可能与某一个子女脾气相合、性格相投、格外喜爱的情况出现,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也是正常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父母对子女的偏心眼,更多的只是一种“扶弱济贫”,父母更记挂的是那些“弱小孩子”。父母都是对小儿子、小女儿,或者生活困难、经济紧张、身有残疾,亟须帮助的子女关照多一些。子女应摒弃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误解和责难、不要一味地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即便是父母在对待子女上真有偏心眼,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不要与父母在这点小事上过不去。

父母把子女抚养成人,子女就有赡养孝敬父母的义务。这也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在法律上的责任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能错误地把所谓的父母“偏心眼”作为子女不赡养孝敬父母的挡箭牌。即便是父母真的“偏心眼”,也不能成为子女不赡养孝敬父母的借口和理由。

死往往不是来的太早,就是来的太晚。

——英国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