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114

第114章 家富也能出孝子吗?

——孝亲误区之九

我国有句俗语:家贫出孝子,国难逢良才。意思是说,只有在贫寒的家庭里,才有看出子女的孝顺;只有国家遇到灾难,良才才有用武的机会,才能显出其报效国家的忠心。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就说子女吧,在那些富人家庭里,不愁吃、不吃穿,子女的孝行就很难体现出来。而在那些贫寒的家庭里,子女可能常常会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留给父母吃,而宁可自己吃糠咽菜;子女可能常常会把一件破棉袄送给父母穿,而宁可自己挨冻受冷。有些子女甚至宁可让自己的孩子挨饿受冻,也不让父母缺衣少食。

在实际生活中,富人家的孝行大都是锦上添花,而穷人家的孝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

这样说,难道富人反而难行孝道吗?当然不是。问题是看富人们如何认识真正的孝行。现在不少富人的孝行,早已变味变态,有的几乎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有这样一位富人,为了表达孝心,给父母买了一尊高档鱼缸,据说里面的观赏鱼每尾上万元。可是他的来自农村的父母并不喜此道,对观赏鱼没有丝毫兴趣,没过多久,缸中的鱼儿几乎全死了。富人最后只好把鱼缸从父母处搬走。为此糟蹋了不少钱。还有一位富人,竟然为健在的父母购买了一穴价值百万的豪墓。每年春节时,富人除了在家中为父母拜年,还要去阴宅拜墓,真是荒唐。

据说国外的富人,不少人乐善好施,热衷慈善事业。可我们国内的富人,许多人不知报效国家,感恩社会,而成了为富不仁,挥金如土之流,被广大老百姓形象地斥之为“烧钱”。

虽然这些富人的行为,与他的父母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他们的父母还是为此往往要背上“教子无德”的恶名。

人说家贫出孝子,那么家富也能出孝子吗?回答是肯定的。富人的父母与穷人的父母,其实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譬如大多数老人由于年老体弱,已经吃不了多少大鱼大肉,喝不了多少佳酿美酒,也穿不了多少绫罗绸缎。他们可能更喜欢素食布衣,更喜欢安静清闲,好多老人为了健康甚至都在戒烟戒酒。

那么,富人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呢?这是不少富人需要搞清楚的问题。生活中大多数富人原来也是穷出身,好不容易现在有钱了,本想好好孝敬孝敬父母,可为什么到头来又往往事与愿违呢?富人的一片孝心究竟如何实现呢?

富人们感恩父母的这种孝心是可敬的。但是,他们应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孝敬父母并不是单单让他们吃好喝好穿好那点事,这只是孝敬父母的最低要求。作为一个富人,想要孝敬父母首先应该做到遵守国家法纪,规规矩矩经商,清清白白做人,不要偷税漏税,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做到守法经营。否则,轻者要让人们戳脊梁骨,重者要受到国法制裁。那就是对你父母最大的不孝了。

其次,如果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赚了钱,就应该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或帮困济贫,或捐资助学,或关爱老人,或救助孩子,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对社会的贡献会换来人们对你父母的尊重和爱戴。这也是对父母的孝敬。因为这才是一种“大孝”。

子女有钱是好事。但是,要知道孝敬父母有时候仅仅靠金钱是不够的。虽然人们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可是孝敬父母的时间却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有钱的子女,应多抽出点时间来,多陪陪父母。因为花钱请人陪父母聊天和子女陪父母聊天,在父母的心里感觉会是不一样的;叫一份外卖和子女亲自动手为父母做一碗可口的饭菜,在父母那里味道也会是不一样的。

哪怕你有钱能买得起一幢摩天大楼,可是你不一定能付得清母亲十月怀胎的“房租”。

好男不争家当,好女不比嫁妆。

——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