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11235700000053

第53章 秦腔本戏《谢瑶环》

有了人才,就得有好的本子,还得有叫得响的剧目。为了节约成本,柳萍决定先走移植和改编的路子。

《谢瑶环》是柳萍担任团长后排的第一出秦腔本戏。

《谢瑶环》是20世纪60年代的编剧目。编剧以清代陕西剧作家李芳桂(李十三)编剧的碗碗腔传统本戏《万福莲》为本源,创作出了一个在主旨立意、故事情节、戏剧人物等方面与原本有极大差别的新剧目。这个剧目问世,塑造了巾帼才子、女中强人谢瑶环的光辉形象。这个剧目搬演,涌现出了不少的梨园精英,宝鸡市人民剧团旦角演员张望就是其中之一。

《谢瑶环》为小生、小旦唱做工并重戏。尤其谢瑶环一角女扮男装巡按江南,需要小生、小旦两门皆通,既要体现御史谢中举威严、刚正、审慎、干练,又要体现才女谢瑶环多情、腼腆、细腻、委婉。谢瑶环一角既为行内戏曲演员所仰慕,也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秦腔本戏《谢瑶环》是历史剧,讲的是唐朝武则天的亲信和朝廷重臣在江南兼并土地,引发农民在太湖起义。武则天侄儿梁王武三思和御史中丞来俊臣力主征剿,而尚仪院司籍女官谢瑶环从父亲书信中得知事出富豪兼并土地,力主安抚。武则天赏识谢瑶环抑制豪强、招抚义民主张,传旨谢瑶环,改名谢中举,赐尚方宝剑,巡按江南。

武三思之子武宏和来俊臣的异父兄弟蔡少炳带家丁强抢龙象乾聘妻肖慧娘,江湖义士袁行健路见不平,与众奴厮打。谢瑶环微服私访至此,劝双方衙门申诉。大堂之上,谢斩蔡、责武。谢先与袁结拜兄弟,后再蒂结姻缘。袁行健助谢严惩奸佞,退还农田,宣抚民众。

武三思、来俊臣欲报私仇,诬谢通匪谋反。擅改圣谕,矫命南下,将谢拘审。武则天简驾密幸苏州,谢瑶环已被酷刑致死。武则天盛怒,命徐有功代掌巡按,斩来俊臣、武宏,撤武三思天官尚书之职;追封谢瑶环为定国侯,礼葬吴江东岸。

谢瑶环是本出戏的中心,出场与京剧不同,穿的是女官衣,与来俊臣和梁王于金殿就据理力争,巾帼不让须眉。虽然这出秦腔是根据京剧再次改编回来的,大多数词和唱段都移植过来,但是柳萍塑造的谢瑶环还是颇有新意的。

一位戏迷评价此戏说,秦腔版的谢瑶环走的是悲情路线,谢瑶环身死,武后赶到,空悲叹。觉得这样也许比李维康版的结局好,凄美的结局使人有着遗憾也就有着憧憬和向往,给人以再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