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11235700000052

第52章 一夜白头寻良才

身为一团之长,柳萍不仅要为剧团的生存盘算、奔波,还要为剧团的发展谋划、权衡。

2003年柳萍刚当上团长,当时团里经费很紧张,职工除了工资收入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几十号人要吃饭,怎么办?柳萍每天想这些事情,晚上睡不着还得借助安定药片。

有一天晚上吃过饭,柳萍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儿子走过来对她说:“妈,你头上有一根白头发啊。”柳萍一听赶紧对儿子说:“快替妈把这根白头发拔掉。”柳萍忍着痛让儿子拔掉了,可儿子又道:“妈,好像还有一根。”柳萍咬紧了牙关说:“拔!”儿子又帮她拔掉了。柳萍对儿子说:“再帮妈看看,还有没有?”儿子又仔细地看了看说:“还有啊。”柳萍忍住疼得快要掉下来的眼泪对儿子说:“没说的,继续拔啊。”儿子道:“遵命。”

柳萍上任三个月,头发白了许多。

经常到外地演出,柳萍感触很深,越来越觉得,银川市秦腔剧团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找来钱的路子。可是剧团没有品牌,市场不认可,老百姓不认可,怎么找?要想拥有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得投资,可是钱从哪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了柳萍的眼前。

柳萍决定先从演员素质抓起,她亲自奔赴陕西挑选秦腔苗子。秦腔在陕西,秦腔在民间。贾平凹在小说《秦腔》这样描述:在三秦大地这样的土地,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时,面对着这样的观众,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有力气而获得的。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秦腔在陕西是如何深入人心、如何扎根于三秦大地的。

为了选拔出优秀的秦腔后备军,柳萍行走穿梭于乡野山间,赶庙会,串乡佬,甚至她还去了西安的正规秦腔学校“撞才运”。有一次,在朋友的带领下,柳萍径直走进了一家曾经异常火暴、如今却无人问津的秦腔学校的排练场。几个娃娃正在练功,劈叉、倒立、翻跟头,练得已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实在不忍心打断娃娃们练功,柳萍便环顾起了排练场。墙壁落满了灰尘,五个渐渐褪去色彩的脸谱静静地挂在墙上,仿佛述说着那段戏曲流行岁月里的精彩往事;三十多个装满服装道具的木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一起,近千个座位好似哑巴一般被人遗忘在了这个空旷简陋、甚至有些阴森的场地;天花板上的黑窟窿、几个停止了“呼吸”的吊扇……这就是娃娃们的练功场所?

怀着无限感慨,柳萍将目光落在了几个正在练习劈叉的男娃身上。显然,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对他们而言,无异于被人强行掰开了双腿,他们将头埋得很深,好像怕被人看到自己的窘相。其中一个男娃引起了柳萍的注意,只见他嘴唇紧闭,双手朝上,眼神迷离,双腿有些抖动。后来才知道,男娃刚来团里不久,是团里最小的学员,只有十一岁。

作为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人,柳萍看到眼前的情景,为之动容。是啊,秦腔人流血流汗不流泪。这正是一代又一代秦腔事业者真实的写照。当即,柳萍与这家学校以及其他几个专业学校协商,先后招收了二十余名学员引进银川秦剧团,进行专门重点培养,使他们的整体演技水平很快得以提高,在区内外舞台上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柳萍不惜一切代价,从西宁请来了“大腕”李小雄。为了将这匹“千里马”引进来,银川市秦腔剧团“三顾茅庐”。

1996年,银川秦腔剧团原团长罗晓英在西北五省巡回演出时发现了李小雄,当时李小雄刚被青海省西宁市秦腔剧团录取,李小雄难舍西宁市秦腔剧团的知遇之恩。

2003年,在一次演出中,柳萍再次向李小雄发出邀请,但机缘未到。

2006年,银川市秦腔剧团先借李小雄到隆德演出,柳萍找银川市文广局负责人亲自出马,再次相邀,终于在2007年5月,将李小雄邀请到银川。李小雄的到来,促进了秦剧团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