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11235700000034

第34章 一封迟到的信

1988年年底,果不出那位老师所料,固原秦腔剧团领导在评定职称时考虑到柳萍的突出贡献,破格给她评定了中级职称,又经宁夏文化厅、宁夏科干局及固原地区行署共同批准,晋升为国家三级演员。这个殊荣让柳萍兴奋不已,而来自西安的一封信更令她激动万分。那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李兴老师的来信,信中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正在招收青年演员,希望柳萍见信后前去报考。

李兴老师在信中一再强调去西安发展的重要性,建议柳萍将目光放远些,不要放弃任何机会。

从1984年李兴老师第一次挽留柳萍留在西安,到这次的书信召唤,柳萍心中对李兴老师充满感激。随着柳萍年龄增长,和不断外出学习开阔了视野,她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也有了新的想法。柳萍已经对当年谢绝了李兴老师的挽留懊悔不已,所以,这次收到李兴老师的来信时,立刻表现出异常的兴奋。

可是当柳萍读完信,一看落款日期,傻了眼。这封信投送中不知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造成了延误,到柳萍手中时,已经是几个月后了。

但无论如何,她决定去西安一趟,说不定还能赶上,不至于辜负了李兴老师的一番好意。

柳萍于是向剧团请假,带着演《打神告庙》这出戏时用的水袖赶赴西安。

当时,全国戏曲市场不景气,地方戏曲便呈衰落之势。当柳萍一路风尘到达西安找到李兴老师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演员招收一事早已结束,正在新旧更替,剥离演员实行人员分流。李兴老师告诉她,来晚了,机会已经错过。柳萍不得不怀着遗憾的心情离开西安。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她深深感到人生也如一场戏,冥冥中似乎一切都已被安排妥当,很多机缘仿佛就在眼前,却无法抓住。

从1987年参加“咸阳杯”西北五省(区)秦腔优秀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预选赛,到失去报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机会,一切都像在做梦,颇有戏剧性,又仿佛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