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悟语
11235400000057

第57章 古老亲情

水面平静,无风,当然也不会有浪,整个水底世界是如此的宁静,让人几乎要怀疑这里是否有生物的存在!然而就在几块岩石勾勒成的矩形角落里,正发生着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群小鱼如飞蛾扑火般的游进一条大鱼的嘴里,悲壮得像在进行徒劳的自杀性攻击。这似乎在上演着一场鱼类的血腥大屠杀。

然而我们错了!这种鱼原来叫墨鱼,又被称为孝鱼。母鱼一旦产仔,双目便会失明,此时,要寻找食物几乎不可能,非但不可能,还有被其他更凶猛的大鱼捕获的危险,仔鱼便侍奉在它的左右,争先恐后让它吞食,表达亲情,直到母鱼眼睛复明为止。

这似乎是表达亲情的最高境界了——从哪里来,便回到哪里去。动物中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羚羊从不敢怠慢长者,群羊休息时,只要有一只老羚羊站着,小辈们就不敢躺下。而骆驼,当长途跋涉后休息,老骆驼不必亲自除沙洗尘,自有小骆驼亲昵地为它舔毛,直到梳理到它满意为止。

人类是动物,不管高级还是低级,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动物本能,这是一种深深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心理现象——对长者的本能尊敬!于是,动物的亲情反映到人类中间,便有了发生在中国西部的一个动人故事。在中国的西部,一个偏僻的农村,一栋破败的祠堂,住着一对落魄的父子,他们的不幸情节雷同于很多不幸的人,母亲早死,父亲身患一种极难治愈的慢性病,儿子才刚刚八岁——一个本该撒娇的年龄。每天一大早,小孩便得赶紧起来,服侍父亲洗漱,然后沿街乞讨,讨得少的时候,便只好饿着肚子让父亲先吃饱。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尝试着对另一个人承担完全的责任,其中的困难,甚至可以说是苦难,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范围。最可敬的事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孩乞讨的时候遇见一个有钱的外村人,年过半百却膝下无子。外村人喜欢小孩的机灵可爱,便对孩子说:“你过继给我做儿子吧,我把你父亲送到镇上的养老院去,但是从此以后你们父子得恩断义绝。”

八岁的小孩断然拒绝。

旁人问他:“这不挺好的嘛,你为什么要拒绝呢?”

小孩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重复着一句话:“我不愿离开我爸爸,也不想让我爸爸离开我。”

饱汉难知饿汉饥,看着这个故事,我们或许会有些漠然,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先问一下自己,八岁的时候我们在干吗?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八岁的孩子,如此不为诱惑所动?

亲情!内心中支撑着这位可敬小孩的便是那一颗在他心中坚强跳动的古老亲情,亲情最大的特点是质朴,其间的自然意识最浓,不掺杂一点别的颜色,它是纯洁的象征,是高尚的代名词。正因为亲情的质朴和纯洁,所以,才会亘古不变,永久流传。有很多东西,因为古老,才更弥足珍贵。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孩子,长大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有一点可以确定,这样的人,社会决不会埋没他。

其实,刚才说到的那个孩子,已经开始发表作品了。他的愿望是做一个作家,一个讲亲情的作家。

不讲亲情,我们的孩子无法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