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一看就像个贬义词,于是,西方人批判懒惰。《圣经》上说:勤勉的人常在君王左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极端鄙视懒惰,他称懒惰为“撒旦的蒲团”,认为当一个人吃饱喝足,无所事事时,就会想入非非,进而做出不道德之事。因此,智者的任务就在于不让任何人懒惰。而我们中国人与懒惰也好像结了八辈子的仇,儒家和佛家更是对懒惰作出了最猛烈的批判。中国的儒家最痛恨懒惰,孔子代表儒家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斯亦难哉!
而佛家的一段经典对白更是暴露了佛家对懒惰的厌恶。有人曾问寺院里的一位大师:“为什么念佛时要敲木鱼?”
大师说:“名为敲鱼,实为敲人。”
“那为什么不敲鸡呀,羊呀,偏偏敲鱼呢?”
大师笑着说:“鱼儿是世间最勤快的动物,整日睁着眼,四处游动。这么至勤的鱼儿要时时敲打,更何况懒惰的人呢!”
其实大师错了,比如有一种叫做鱼印鱼的家伙,我可以保证它比世界上大多数懒惰的人都懒惰。鱼印鱼在我国种类很少,它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里,体长一般为80厘米。鱼印鱼的样子长得很有趣,它的背鳍由于天长地久已演变成了一个椭圆而扁平的吸盘,这个吸盘就长在头顶上。它这个吸盘的构造也很奇特,在吸盘的中间被一纵条分隔成两块,每块都由22~24对软质骨板有规则地排列,周围是一圈薄而富有弹性的皮膜。当吸盘贴在物体表面时,那些软质骨板和皮膜立即竖起,挤出盘中的水,使整个吸盘变成一个真空小室,这样借外部大气和水的巨大压力,它就可以牢固地吸附在别的物体上,做免费旅游了。因而鱼印鱼又叫“免费旅行家”。它经常吸附在大海龟、大鲨鱼的身上,自己不花一点力气就可以到处游玩。想想我们的旅行吧,一次游玩下来常常累得个半死,你说这种懒惰的鱼幸不幸福?
悠闲是懒惰的第一种幸福,懒惰的悠闲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比如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你会看到浙江省温岭市太平镇神童门村青年农民小陈像往常一样,脚穿皮鞋,身着西装,骑上他心爱的“本田王”摩托车来到田头,拎起几捆秧,走入水田里,右手一甩,不弯腰,不沾水,不到三个小时,一亩水田就披上了绿装,插秧农事大功告成。在温岭市,像小陈这样的“懒惰”农户有10多万户,10.23万亩早稻实施这样的“懒惰”栽培技术。其结果使10余万农户告别了水稻移栽插秧弯腰吃力的历史。
健康是懒惰的第二种幸福,传统观点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健康,而呆着不动对身体不益,然而一位名为皮特·阿克斯特的德国科学家近日给那些不喜欢通过运动来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人带来了福音。这位大学教授指出,在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如果能够在沙发上懒散地躺上一会儿要较之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益健康。阿克斯特教授最近刚刚与他人合作编写了一部名为《懒散给你带来快乐》的新书,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些工作了一天之后以懒散方式休息的人要比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健身目的的人更聪明,另外,每天中午进行小睡的人也比那些利用午休时间去打壁球的人更容易长寿。”
阿克斯特说:“研究显示如果在50多岁以前一直坚持过量长跑,那么这只会使你用于其他方面的精力显得不足。例如,你可能会因此而受到记忆力衰退的困扰,或者过早地显示出老态。”
同时,尽管德国观众普遍认为早睡早起有益健康,但阿克斯特却指出,早晨起得过早将使人一天都缺乏精神。这位教授说,学会缓解工作压力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大法宝,那么他想给那些希望长寿的人们什么忠告呢?阿克斯特说:“每天抽出一半的空闲时间,什么也不做就是四处乱晃或是躺在沙发上小睡。”
法兰克福大学罗兰德·普林钦格教授的研究成果更令人惊愕:每个人都是带着一定的能量储备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当这些能量被消耗完了,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能够使这个速度减慢的,只有节能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懒惰的爬行动物得到长寿回报的原因。
你珍惜你的生命吗?别忘了在有空的时候偷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