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52

第52章 借助寓言故事委婉批评孩子

众所周知,借事论理的好处是便于表达思想,便于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便于交流沟通。另外,借事论理也是一种委婉的说服技巧,使他人容易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同样的道理,若能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借助事例,特别是借助那些孩子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就很容易使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和启迪,在认识错误的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一位善于借助寓言故事教育孩子的母亲

对于如何批评教育孩子,一直是很多父母感到伤脑筋的事情,尤其是许多为人处事方面的道理,简单对孩子进行说教,往往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到底该怎样做呢?我发现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办法——借助寓言故事教育孩子,这样既会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印象,还能使孩子从寓言故事中读懂道理,会起到意想不到教育的效果。

儿子上四年级了,有些懒散,却总是找借口,推卸责任。当他早上起床晚了,上学迟到了,丈夫批评他时,他不是说闹钟出问题了,就是说公交车晚点了,再不然就是说路上堵了车。总而言之,他虽然错了,但总会找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

我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儿子会渐渐习惯找借口,甚至还会因为自己找借口逃脱了惩罚洋洋自得。因此,我想出一个办法批评他这种不良的行为,而且不使他反感。

有一天,儿子又迟到了。班主任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我,还向我反映“你儿子迟到了,还满嘴借口,这种现象不是一两次了,你要好好批评教育他”。晚上儿子回家后,我对儿子说:“儿子,过来,妈妈给你讲一个故事。”

儿子向来喜欢听我给他讲故事,于是高兴地手舞足蹈。故事是这样是:

从前,有一匹黄马,擅于辩嘴。

有一次,黄马听说伯乐要到邻村挑选千里马,它决定去报名。可是它喜欢睡懒觉,结果一睡就到中午,于是匆匆赶到邻村。到了那里,挑选活动已经结束了。

伯乐就安慰黄马说:“今天已经挑选好了,你下次再来吧。”

黄马说:“今天我有事,所以来迟了。请你帮我相一下,我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

伯乐帮它相了一下,说:“你还是快点回去吧,你根本就不是一匹好马!”

“你说的不对,我就是一匹千里马,我跑得比任何一匹马都快呢!”黄马不服气地说。

“那你和我刚选中的千里马比一比吧!”伯乐说。

在比赛中,黄马没跑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它还说:“今天我生病了,身体不舒服,所以才输了的。”

伯乐说:“你根本不是一匹好马,你的特长是辩嘴,你的工夫不在腿上,而在嘴上。”

故事讲完了,我问儿子:“黄马喜欢辩嘴的行为好吗?”

儿子说:“不好,它根本不说实话。”

我对儿子说:“你说得很对,黄马不说实话,输了还找借口,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时儿子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马上降低了语调,有点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我说:“黄马如果改掉找借口的毛病,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认真改正,即使它成不了千里马,也是一匹好马。”儿子听懂了我话中的寓意,连连点头。从那以后,儿子找借口的毛病改了很多。

给孩子讲寓言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来教育孩子,不失为家长批评孩子的好办法。一方面,寓言故事往往语言诙谐、情节巧妙、生动形象,用简单的故事,起到针对小孩子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孩子对寓言故事感兴趣,听起来容易接受,而父母讲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孩子年龄尚小,当他犯错时,如果父母直言不讳地批评,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受打击;如果父母给孩子讲大道理,孩子可能不易理解,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甚至容易产生腻烦心理。这时父母不妨旁敲侧击,寓批评于寓言故事之中,引发孩子思考。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的寓言故事,对于批评教育孩子比较适合。比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坐井观天”,“滥竽充数”等等,都可以用于平时教育孩子。让优秀的故事伴随孩子从刚刚懂事起,一直到他们长大,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教子链接:

故事可以说话,可以讲道理,只要运用恰当,完全可以代替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当孩子犯错时,把孩子拉到身边,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一个恰当的故事,然后结合故事稍作点评,就能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父母通过这种委婉的批评,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父母一身轻松,孩子更是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