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51

第51章 让孩子换位思考,想办法让孩子体谅你

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这是如今不少孩子存在的问题。由于从小受宠惯了,孩子变得娇生惯养,任性刁蛮,当他们犯错时,容不得父母的批评,停不进父母的劝告和建议,反而觉得父母故意找茬。如果你面对此情此景,一定会倍感伤心。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使孩子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和辛苦付出。

—— 一位让孩子懂得体谅自己的母亲

有的家长,也许是自己过去吃了不少苦,所以说什么也不让孩子吃苦。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孩子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懂得体谅父母,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我女儿身上就出现过这个问题,不过,在我的悉心引导下,她懂得了换位思考,懂得了体谅父母的不易。

那是女儿10岁的时候,当时我不幸下岗,全家人的生活只靠妻子600元的月薪维持。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过惯了优越生活的女儿,向我们提出了要买手机的要求。我一问女儿要买什么样的手机,她给出的回答居然是“1000元的滑盖手机”,我当即告诉她:“爸爸绝对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因为这太过分了。”

女儿听到我说她的要求过分,显得愤愤不平,说:“我班的同学都用两千多块钱的手机,我只要你给我买一千块钱的手机,你还说我过分?”不管女儿怎么说,我始终没有答应她。女儿很生气,说着说着,竟然抱怨我和妻子无能,这让我心里凉了一截,也让我意识到女儿的问题。

我生气地拉着女儿的手,来到了妻子工作的地方——一家快餐店。在快餐店的门外,隔着透明的玻璃,我和女儿看到妻子正在弯腰拖地。女儿停住了脚步,说什么也不愿意走近一些。

随后我们回到家里,我坦诚地对女儿说:“看到了吗?妈妈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才挣600块钱,爸爸前几天又不幸失业,还没找到工作,你却提出要买1000元的手机,你的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女儿低着头,沉默不语。我接着说:“你都10岁了,是个大姑娘了,应该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看看我们家里的每日开支,你的学习费用,都是通过辛苦工作换来的,如果你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你就会明白美好的生活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不知什么时候,女儿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她抽泣着说:“爸爸,我错了,我太不懂事了,从今往后,我要努力分担你们的压力,努力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抱了抱女儿,我知道她彻底读懂了父母的心。

我知道,当孩子提出霸道的要求、做出无礼的行为、犯了严重的错误时,他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错了,这时候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而是对孩子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和斥责,孩子很可能既感到委屈,又不能理解,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这样的批评显然是没有什么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先让女儿认清自己的行为,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怎样让孩子认清错误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人世间许多误解的产生,莫过于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一旦有了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行动,误会也就自然而然消除了。孩子不理解父母,不懂得体谅父母,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顺,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才不明白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因此,只要让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之后父母只需对孩子进行简要的点拨和温柔的提醒,孩子就会认真地去改正错误。

我们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如何辛勤工作,以为一切来得那么容易,因此不懂得珍惜。而我们不同,我们小时候亲眼目睹过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和东西的来之不易,亲自实践着节俭和与家人的分享,所以更懂得珍惜。鉴于此,我建议家长朋友:如果孩子不做作业,不节约粮食,请带他和你一起去工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把孩子带到偏远的贫穷山区,让孩子去目睹、去感受,去对比一下,看看自己是多么幸福。这样,孩子就容易懂得珍惜和感恩。

当你加班到深夜回家时,如果孩子还没睡,请不要掩饰脸上的疲累;当你早起为孩子做早餐时,请不要背着孩子偷偷打哈欠;当家中财政出现赤字时,请让孩子也知道家中的境况。这样做不为别的,就是想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使孩子渐渐明白:想问题、提要求、做事情时,都应该考虑父母的不易,学会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一想。如果你这样做了,将会欣喜地发现孩子慢慢变得不再攀比,不再大手大脚,不再任性,不再说出伤你心的话。

教子链接: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站在父母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体验你的感受,这就是“换位”。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以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教育和批评。同时,学会了换位思考的孩子,便于他们正确看待他人想法和行为,这对孩子今后与人交往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