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53

第53章 用“激将法”刺激孩子改正缺点和错误

如果读过《三国演义》,你一定知道书中诸葛亮对孙权使用激将法的故事,通过激将,使好胜心强的东吴和刘备合作,共同抵抗曹操的进攻。有经验的父母懂得,在孩子身上也可适当运用激将法。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当孩子有不良的习惯时,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用激将法把孩子的潜能激发出来,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位成功运用激将法促使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母亲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孩子说“我不会”、“我不喜欢做……”等话,实际上不是不会,而是不敢尝试,这些话掩饰了孩子的畏难情结。很多父母会苦口婆心地劝孩子,或者喋喋不休地给孩子讲道理,然而有时候却没什么效果。

其实,这时候父母不妨尝试一下激将法,因为一般孩子都有较强的好胜心,当孩子暂时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使用激将法,激发孩子的勇气,促使孩子战胜困难。这是我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在儿子身上成功使用过激将法,取得了想要的教育效果。

诚诚上幼儿园后,老师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的孩子都表现得不错,诚诚却被老师批评,老师说诚诚懒,不愿意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于是我和丈夫想出了一个办法。

以往我每天早上都会给诚诚穿衣、叠被子、洗脸。这一天,我做好早餐后,故意拿起抹布擦窗户。诚诚爸爸冲诚诚喊:“诚诚,7点多了,快起来啊,不然要迟到了。”诚诚说:“迟到了也不能怪我,谁叫妈妈不给我穿衣服。”爸爸说:“你多大了,还要妈妈帮你穿衣?快!自己穿。”

听到这话,我马上抢过话头说:“不行,他哪会穿衣服啊,还是等我来搞完卫生帮他穿吧!”诚诚马上利落地把衣服套到身上,一会儿就跑到我面前小嘴一撅:“哼!还说我不会穿衣服,看,我不是穿好了吗?”我和丈夫看了看诚诚,会心地笑了。

随后我把洗脸水倒好,对诚诚说:“妈妈知道你不会洗脸,等我打扫完卫生,再帮你洗!”爸爸又说:“都是幼儿园的学生了,让他自己洗。”我却故意大声说:“不行,他自己洗,一定会把衣服弄湿的。”说完我就煞有介事的拿着扫把去了阳台。

等我做完事回来,发现诚诚已经把小脸洗得干干净净,还朝我说:“谁说我洗脸一定会把衣服弄湿?”我故作惊讶的样子去检查,然后大声赞扬诚诚。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诚诚渐渐养成了自己穿衣、洗脸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激将法,就是利用孩子自尊心、好强心、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从相反的角度、以“刺激”的方式对孩子给予良好的期望,以激起孩子“不服气”的情绪,使他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自尊要强是孩子的重要特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适当运用激将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但是,有些家长并不善于运用此法,这样往往会带来不良的结果。因此,提高“激将”的艺术水平,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了解孩子能力,确定适宜的期望目标。

激将法暗含着期望,这一期望应该是孩子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能力,用过高的期望目标来激孩子,会使孩子感到“可望而不可及”,那样不但产生不了刺激的作用,还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甚至会使孩子产生消极退缩或对抗情绪,导致逆向反应。因此,家长运用激将法,必须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和能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激将”的期望目标。

有些家长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想用激将法,却运用不当,结果名为“激将”,实为斥责,结果只能事与愿违。其实同任何教育方法一样,激将法也应以诱导为主,使孩子在父母的激励下实现家长期望的目标。这种成功会促使孩子自信心的提高,起着“自我激励”的作用。经过若干次小的进步的激励,孩子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其次,研究孩子心理的承受度,“刺激”要适当。

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都是有限的。家长要给孩子适当的刺激和压力,才能保证予刺激、压力的强度和“内驱力”成正比,即所谓的“越激越奋发”,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就变成了动力;相反,如果刺激超出了孩子的承受力,就会出现“越激越糟糕”的情况。因此,家长有必要考虑孩子的个性和心理承受力。

对自尊好强的孩子,父母可提出较高的激将要求;对自卑怯弱的孩子,一般不适合采用激将法,最好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即使使用激将法,也应该注意态度;对漫不经心,凡事无所谓的孩子,可以严肃认真地“刺激”一下,以引起他重视;对踏实认真的孩子,一般以诱导为主,不宜采用激将法。

最后,家长要把握教育情境的变化,选择最好的时机来“激将”。

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孩子采用“激将法”,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有时能使孩子激动不已,奋发向上,有时却使孩子“激而不起”或产生“消极反应”。因此,家长要灵活运用激将法。例如,在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是不适合用激将法的,最好要给孩子安慰和鼓励;当孩子得意忘形时,运用激将法可以起到震动、警醒的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要经常和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在使用激将法之前,想一想孩子会受到怎样的刺激,保证“激将”教育的可接受性,发挥“激将法”的最大功效。

教子链接: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男孩易受斥责影响,女孩易受颂扬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适当对男孩使用“刺激”往往会产生好的效应,而对女孩则宜多表扬、少批评。而且由于大多数女孩子害羞胆小,因此家长不宜在公开场合使用激将。即使使用,也应在语言上委婉一点。另外,运用激将法时,尽量不要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如果你跟孩子说,你就比不上隔壁的谁谁谁,本来想激发孩子,结果很可能打击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