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16

第16章 给孩子辩解的机会

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没搞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随意批评孩子。因为也许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他们只是没有想到会出现不好的效果;也许他们做错事是想要引起你的关注或重视,等等。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辩解的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后再进行评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位曾经老让孩子住口的父亲

作为一位父亲,我曾经多次犯过这样的错误——当我发现孩子做的不对时,会生气地斥责他,然后厉声指出应该怎样做。有时候我看到孩子欲言又止的样子,总会毫不留情地呵斥道“住口”。可是在我批评他的时候,他却表现得既委屈又不服,这让我感到更加生气,心想:已经做错了事情,还不虚心改正!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才让我彻底领悟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去批评孩子。

我的儿子性格比较活泼,自从他的姥姥从乡下来到城里后,他整天围着姥姥转。每天饭后都陪姥姥出去散步,还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姥姥买鲜花,把姥姥高兴坏了,姥姥笑呵呵地说:“我活了60多岁了,头一次收到别人送的鲜花。”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进门的时候听到客厅里有“嘎嘎嘎”的叫声,一看,原来是几只活蹦乱跳的小鸭子,儿子正赶的鸭子四处乱窜。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加上上了一天的班,觉得很累,所以忍不住发作起来:“搞什么啊?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还玩这些,看你把家弄成什么样子了!”

儿子正要张嘴解释什么,我却不由分说地呵斥道:“闭嘴,什么也不用说,马上把这些东西扔出去。”说完就要去抓那几只小鸭子。这时,儿子倔强地忍着眼泪委屈地看了我几眼,然后就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重重地关上了门。

看见儿子这种态度,我更加生气了,刚想追进去再教训他一顿,孩子的姥姥拦住了我,“你就别骂孩子了,这是他给我买的,他说怕我一个人在家寂寞,就买了几只小鸭子来陪我。刚才我们想把鸭子放出来换一个干净的箱子,结果一不小心让鸭子给跑出来了,孩子刚才正准备把鸭子放到箱子里,说是怕把家里弄脏让你回来看不到不高兴,结果还没抓到几只你就回来了……”

听了这番话,我内心感到惭愧极了,但是我对孩子的伤害已经造成了。于是我轻轻地推开孩子的房门,伏在孩子的耳边,对他说:“对不起,孩子,爸爸错怪你了,我爱你。”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这样一句话:“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可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我却将这句话远远地抛在了脑后。在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时,我甚至认为,辩解就是强词夺理,是找借口,是为自己开脱罪名,所以,以前我从来没给过孩子辩解的机会。

但是,那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彻底醒悟过来。从那以后,我开始阅读家教书籍,有时我靠在床头静静思考,细细领悟,逐渐懂得了一些批评的艺术:如果我经常呵斥孩子“住口”,孩子会渐渐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力,同时他背负的委屈会越来越多,内心会倍感压抑。孩子可能不敢去尝试,因为害怕遭到更强烈的批评呵斥,他们可能会渐渐变得沉默、孤僻,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能力及与他人交往的勇气,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

当我意识到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有如此大的危害后,特意跟妻子进行了沟通,我对她说:“以后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在没有了解事实之前,我们一定要努力克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给孩子辩解的机会。一方面这是尊重孩子的表现,尊重事实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搞清事实,避免误解孩子,给孩子造成伤害。”

妻子对我的话表示赞同,她说:“我想,如果在公司里,上司总是要求我们‘住口’,试图堵住我们的嘴巴,我们一定会感到很不舒服、很不服气。同样的道理,在家里,如果我们总是呵斥孩子闭嘴,试图封住孩子的嘴巴,孩子心里也会感到委屈。”

这次交流我们夫妻二人达成了共识,最后我们认为:做父母的没有理由堵住孩子的嘴巴,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既然孩子有辩解的权力,有说话的自由,那么我们就应该给孩子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即使孩子澄清的不是真相,我们也能获知孩子的想法,这是对孩子增加了解的重要途径,也能有效增进亲子感情、避免与孩子产生隔阂。

的确,孩子的淘气或异想天开的“创举”时常会遭到我们的训斥或责怪。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弄清事情的原委,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时,就会发现,有时候孩子的想法是那么单纯可爱,即使他们会犯下一些错误,也是情有可原。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与孩子耐心的交流,要给孩子辩解的机会,这样,才能恰当地、正确地处理好各种问题,才能使孩子的心灵永远保持干净透明。

教子链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发现孩子犯错时,没有经过调查就妄加批评,完全是因为家长主义思想在作怪,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主观臆断,把自己想象成高明的、一眼可以洞穿事实真相的人。

其实我们做家长的没有那么高明,在没有了解事实真相之前,不对孩子轻易下结论,尤其是消极的结论。想要了解事实真相,就必须充分了解当事者——孩子的意见,这就需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