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13

第13章 宜就事论事,忌上纲上线

以前,我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喜欢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延伸和扩张,似乎是有意夸大错误的严重性,觉得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深深反思。但是后来我明白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反感。即使你说的有道理,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孩子犯的一般性错误,要就事论事,不可上纲上线。

——一位爱夸大孩子错误严重性的母亲

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儿子做了不我希望他做的事情,我就会粗暴地干涉,好像孩子犯了不可救药的错误一样。我会对孩子的“错误”进行联想,喜欢把孩子行为背后的后果一一列出来,好似孩子犯了不可原谅的原则性问题一样。这样做虽然帮孩子改正了坏习惯,但是却使孩子变得畏首畏尾,不太自信,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放不开,甚至有些孤僻。

儿子上初一,有一天早上,儿子把一个没吃完的馒头扔到了垃圾桶,被我看到了。当时我非常生气,心想自己一大早起来为孩子煮稀饭、买馒头,他却吃了几口就扔掉,是没有节俭精神的表现,也是不尊重父母劳动成果、不珍惜父母心血的表现。于是针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进行了深刻了思想教育。

我对儿子说:“你知道,你这是什么行为吗?爸爸妈妈经常告诉你,不能随便浪费粮食,因为那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挣钱买回来的,你这随手一扔,别人就要多流很多汗水,值知不知道啊?”

儿子似乎知错了,低头不语,频频点头。我继续发挥身为教师的特长——说教,对他说:“知道吗?你浪费粮食这一行为有多严重吗?在爸爸妈妈和你这么大的时候,经常吃不饱饭,一年到头都吃不上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好了,喝的好了,你却不去珍惜,真让人感到失望。”

说到这里时,我发现儿子流泪了,于是奇怪地问:“你哭什么呢?妈妈又没有打你骂你。”儿子告诉我:“妈妈,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这时我才知道,我把孩子的小错严重化了,导致他太过惭愧,所以才会哭泣。

这件事就到此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却在继续,在随后的几天里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轻易夸大孩子错误的严重性,这叫上纲上线,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变得不敢大胆尝试,生怕犯错。至此,我才明白了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所谓上纲上线,就是经常把一般问题、非原则性的问题,当作原则问题看待、处理,使其显得特别严重,比如孩子丢了一个馒头,就说他不珍惜美好生活,孩子迟到几分钟,就说孩子浪费生命,孩子理了一个个性十足的发型,就说他学坏了,孩子穿了高跟鞋,就说他不学好。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

孩子年幼,好奇心强,他们犯错很正常,喜欢尝试新奇的事物,如果父母只以孩子一时一地的行为失当就轻易对孩子下定论,将其视为品质上、道德上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孩子正确的是非观的形成。

父母夸大孩子身上的个别问题,无限制地从个别跳跃到一般,超越概念的固有外延,随意地联想,无根据地到处虚设假想敌,用僵化的家教框框去处理孩子身上复杂的问题,容易导致曲解和武断,会把使孩子不敢轻易发表意见,不敢尝试新事物,从而变得沉闷甚至是孤僻,对培养孩字自信乐观的性格是极为不利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对孩子唠唠叨叨。孩子没叠被子时,我只会提醒他:不叠被子影响房间的美观。孩子没有把学习用品归位时,我会告诉他:“用过的东西不放回原地,下次可能找不到的。”孩子很晚还在看电视时,我会对他说:“把电视声音放小一点,不要影响爸爸休息。”

这些简单不能再简单的话语,看似不是批评而是提醒,却产生了我从没有预料到的效果。儿子似乎变了一个人,变得温柔了许多,每次我提醒他时,他都会礼貌地“嗯”一声,随后他就按照我的提醒去做,做出我期望的行为。

渐渐地,我发现儿子不再刻意避开我,他和我说话的时候脸上绽放着微笑,我吩咐他做事的时候,他变得积极许多。儿子的变化让我感到吃惊,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变得那么听话,他被我突如其来的问题挡住了,一时间居然笑着不知如何回答。随后他跑到房间,在一张纸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因为妈妈不再和从前那样唠唠叨叨,然后递给我。看着这几个字,我良久无语,但很快我就笑了。因为我比以前更进步一些,更让孩子喜欢一些。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曾经你是否也喜欢唠唠叨叨呢?改变一下吧,批评孩子时,我们一定要就事论事,孩子哪个地方做得不对,我们就谈哪个地方,不要节外生枝,不要举一反三,不要借题发挥。这样才能让批评来得更轻松一点,孩子才会更容易接受。

教子链接:

在和孩子讨论问题或教育批评孩子时,最忌讳的是从一个问题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这样没完没了地延伸、联想,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复杂,也会让孩子越来越逆反。生活中,本来有很多小事,稍加点拨,孩子就会想明白,但却被父母“上纲上线”,弄得非常复杂,原因就在于父母没有就事论事,因此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联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