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大人是这样炼成的
11232500000004

第4章 激发个人潜能,激发求知欲

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自主自发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求知状态,从而导致惊人的学习效率。培养兴趣从好奇心开始。

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同学们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方面。关键是有些同学的家长因忙于事务,对孩子的提问没有耐心回答,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一些行为视作是破坏性行为,或视为顽皮不安分的表现,对孩子的“研究探索行为”持否定态度,从而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盹。陶行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这个事例说明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是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那么如何保护同学们的好奇心呢?除了家长面对在孩子的好奇心驱使下的好问与好动应该耐心、虚心,还要有一颗童心、诚心和慧心。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大人必须有一颗爱心——热爱孩子的好奇心,同学们自己也要注意自己对哪些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于同学们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神秘、新鲜和美妙,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总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家长和老师不是百科全书,同学的提问五花八门,家长和老师也可能不懂,这时千万不要觉得连家长老师都不懂,自己也弄不懂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你们有这方面的兴趣,经常动脑筋,说不定你们就会弄懂了。仅仅有好奇心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意识地诱发自己的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当一个人把求知当做自己的欲望时,他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以获取知识、积极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他所学的知识,他学习时的注意力也会特别集中,总之就会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求知状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诱发自己的求知欲呢?

同学们大都有求异心理,喜欢想象。同学们要利用这个特点,结合情景有意识地诱导去想象。对于自己大胆地凭借科学的原理,进行丰富的联想,要给予肯定,相信自己。进而会想知道自己所想象的事能不能实现,这样就会使自己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设疑问。这样可以给自己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疑难问题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对启发同学的思维很有作用。设问要注意方式,好的设问可点拨孩子的思维,将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常常到大自然去,让大自然给予同学智慧的启迪。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日月星辰、风驰电掣、鸟语花香是丰富多彩,变幻多端,充满了奥秘。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思路开阔,会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发求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