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文化常识
11230200000088

第88章

信言不美①,美言不信②。

善者③不辩④,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⑤,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⑥,既以为人己愈有⑦,既以与⑧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⑨;人之道,为而不争⑩。

【注释】

①信言不美:信言,诚实的话,真话。美,漂亮、华丽。诚实的言谈是不漂亮的。

②美言不信:华丽的言谈是不诚实的。本章一开头,老子便以一系列格言式的话语,阐述自己的辩证思想。诚实的话,由于它的朴质,所以并不华丽、动听;华美的言语,由于它的动听,往往虚饰夸张。老子通过真与美(以及后面涉及的善与辩、知与博)等对立范畴,实际上讨论了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恰恰是相反的。正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重表面现象,看不透或不愿直面表象背后的东西,因此老子才以绝对的方式揭示这个矛盾。

③善者:此“善者”可以理解为善良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善于言说的人。今从后者,则与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思想是同一个意思。

④辩:能说会道,有口才。

⑤知者不博:一说博是显示自己懂得多,卖弄的意思,即真正懂的人并不卖弄。一说博是广博,即真有知识的人不广博。今从后者。知识越专精,相对来说,就越狭窄;博杂的人往往不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这就是“博者不知”。

⑥积:指私自保留、积藏,

⑦既以为人己愈有: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有,富有。

⑧与:给予。

⑨利而不害:利物而不害物”。

⑩为而不争:帮助人而不与人争夺。老子深恶痛绝人类的私欲与争夺,提出“不争”的思想,这个“不争”并非消沉颓废,而是要人们顺任自然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有“道”者即老子的所谓“圣人”,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他本着自然的心境去作为,有所成就却不据为己有,永远帮助别人。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真可谓淡泊自然、了无包袱。

【译文】

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漂亮的话语并不诚实。

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

真正懂的人并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地懂得。

“圣人”不私自保留什么,他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可能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