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家堡位于平鲁区政府驻地西北71公里处,相距长城3公里,堡平面呈方形,东、北城墙基本完整、残高10米,东墙南段部分保存有包砖和基石,外侧有长60米、宽30米的瓮城遗迹。存角台两座,城墙马面3座。堡内西南角立有红石碑刻一通,堡内原为现代民居,现已迁出堡内,古堡静寂而古幽。少家堡原名威虎堡,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筑堡,万历元年(1573年)砖包堡墙,周长1350米,设东门。堡内驻扎把总一员,时为威远卫所辖。
该堡南北两山相夹石湾子河谷,水草丰美,地极冲要,分管长城北起威远堡头墩,南至大水口堡墩界,辖边墩13座,长5.15公里。据《朔平府志》载,明代常设守备1员,守军467名,军马12匹。明嘉靖年蒙古族小王子部将阿尔秃斯,由此破堡南犯,明廷派邵姓的少年将军统兵击败蒙古军,收复失地,夺回财产,使人民安居乐业。为纪念这位邵将军将堡更名为少将堡,后演变为少家堡。
大河堡位于高石庄乡驻地北10公里的长城脚下,美丽的汤溪河自堡前流过,两岸连山,河滩沃畴平阔,菜蔬成畦,莺飞花香。边墙、边堡、边口、边村和淙淙清流相映成趣,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守望在大河堡村东高山之巅的古堡,岿然凝神注目着溪河穿长城出境的边口——大水口。古堡位于长城东侧500米,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70米。四面堡墙保存基本完好,残高8米,墙体夯筑,包砖于建国后被当地居民拆毁,南墙中部设堡门,宽约6米、深10米,现已毁为豁口。该堡筑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平鲁卫指挥郑一元筑堡并砖包。周长一里六十步,高三丈五尺,门上有楼,明代驻扎把总一员,清光绪《山西通志》载:“大水口堡营分管边,自威虎堡界起,至败虎堡十六墩止”,为平鲁地区相距长城最近的边堡。同时也是集长城、古堡、河流为一体的边塞军事文化考察旅游景点。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驻平鲁城警备队长黑木,日伪警察队长张丙南纠集人马,在汉奸密探武祥、安世荣带领下,于1940年农历6月27日大河堡庙会,制造了千古遗恨的惨案。
败虎堡终明之世,边烽告警,殆无虚日。明廷在设九边防卫体系的同时,分段筑堡驻屯兵将守御,极大地强化了戍卫能力。北骑进犯,往往因沿边堡垒森严,策应便捷而却步,边堡因之愈加显示出雄关锁钥的重要军事作用。平鲁地处大同边,扼西路之险,控北骑破关南侵中原之咽喉,为护卫京畿之要地,或倚边借势,或因口隘冲要设防,或为屯兵储粮救援之需,而修筑的边堡日增。从嘉靖到隆庆时期,这种军事设施除适应了当时战争需要外,又客观地为当时封建皇权专制增添了一种威严不可侵犯的氛围,为社会历史的演进抹上了一笔浓重的色彩,同时也为边塞历史军事文化遗存注入了深刻的内涵。
《读史方舆纪要》载:“败虎堡在平鲁西四十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筑,隆庆六年(1572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八里零。内镇川墩、泉儿沟最冲,边外灰河一带及长胜墩迤北,俱为寇境。嘉靖中寇由此犯朔州一带,为冲险之地。”
败虎堡现为自然村,隶属高石庄乡政府,距乡政府驻地泉子坡4公里,紧依109国道,相距长城约3.5公里,平面呈方形,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220米,北墙完整,残高8米,原有东门及翁城,存角台3座,马面2座,堡内为现代民居。败虎堡为明代边塞长城线上位置重要的屯军堡。该堡于隆庆六年砖包后,威严肃立,气象焕然。原堡墙周长1.5公里,高三丈六尺,东门上城楼雄峙,常驻把总等武官。
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隆庆议和”就在这里拉开序幕。时蒙古首领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其自聘的心爱的女子被俺答汗送给了另一部落首领做妻子,把汉那吉嫌恨,于败虎堡向明廷投诚。时为宣大总督的王崇古等接受其投降并速报明廷。以把汉那吉投明为契机,最终俺答汗与明王朝达成了“通贡和议”,俺答汗被封为顺义王,至此蒙汉之间基本结束了长达200年的军事对抗,转入和平共处的局面。
隆庆议和后,款贡为蒙古族人民和内地汉族人民的通关互市贸易开辟了道路,除沿边定点规定贡市交流外,七墩口、镇川口(白兰口)等小市次第开设,月集一二次,市场空前繁荣。随着商品交换流通,民族关系日趋改善。过去民间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渐为休养生息的和平形势所取代。战争烽烟过后的败虎堡历经修葺增建,四周森严壁垒,坚不可摧。堡内有城隍庙、关帝庙、奶奶庙等12座庙宇。碑碣石刻,铁画银勾,流芳溯源。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败虎堡,惮于堡名于侵略行径不利,又复称明万历时旧名“永宁堡”。然而堡名的更改丝毫不能掩饰侵略军的强盗本性,八年间侵略军将庙宇毁坏殆尽,三天一扫,五日一荡,人民涂炭,百姓遭殃,没有安宁过一日。
现败虎堡墙仍残存,沧桑中仍见旧时规模风韵。东门于“文革”时期拆毁。整个古堡虽昔日风光不在,但堡内民居在堡墙的遮挡保护下,显得恬静怡然。人们依旧深深地眷恋着古堡。堡西北城隍庙遗碑,记载了该堡为大同边西路之险的历史情况。对了解平鲁明代战争史实有重要考据价值。
败虎——“隆庆议和”的桥头堡
1570年明朝隆庆中,萧瑟的寒秋刚过,地处九边之重的大同镇西路要塞平鲁卫败虎堡,在高墙壁垒、戒备森严的锁关守疆氛围中,发生了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北元后裔蒙古部族首领阿拉坦汗(俺答汗)之孙把汗那吉带领其属阿力哥等十人在败虎堡投顺降明,明廷朝野为之震动,整个蒙古鞑靼部落因此人心骚动,局势急骤变化。从此事件始,俺答部由长期以来和明廷的尖锐军事对抗,渐转向和明廷的议和款贡,与汉民族的互市往来、和平共处。二百年来蒙汉对峙、边角连声、狼烟四起的北疆黯淡了刀光剑影,沿边内外因战争离乱荒芜的家园百废待兴,充满生机。旦闻鼓角争鸣、昼夜边警不息的败虎堡,亦由严阵以待的军事前哨而成为见证民族统一、和睦友好的桥头堡。
“隆庆议和”的历史背景1368年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顺天建国,大将军徐达率师北伐,直逼京师,所向披靡。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退出大都北京,北走上都,塞居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附近的开平。次年明军再捣上都,元帝再北逃,栖身内蒙古克什克腾西达米诺尔(应昌),但帝号仍尊,在明军未靖的北部地区还保存着大量军队。1370年洪武帝派大将军徐达和副将李文忠再度出兵以清除元朝残余势力。《明史·徐达列传》记载:“达自潼关出西道捣定西取扩廓,文忠自居庸出东道绝大漠追元嗣主。……大海子殊死战,达副将大破扩廓兵,擒郯王、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以巨万计,扩廓仅挟妻子数人奔和林。副将李文忠亦克应昌,获元嫡孙妃主将相,振旅还京。”大势已定,局不可覆。朱元璋面对胜利,在是否穷追尽剿弃都北逃的元顺帝问题上,认为“元运衰矣,行自澌灭,不烦穷兵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轶可也。”(《明史·徐达列传》)遂留后患,以致从永乐始,残元势力分支鞑靼、瓦剌、兀良哈部时或寇边扰掠,屡谋兴复,战事不断。而且号称小王子的达延汗之孙土默特首领俺答汗,在逐步控制蒙古右翼势力的同时,以牧地渐次南展实现其势力扩张。特别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也先部大举南下攻明,竟至“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明史·兵志》)”。
因此,明廷设九边重镇。“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加上固原和山西的偏关,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明史·兵志》)”,是为九边。从宣德九年(1434年)始,明廷沿长城隘口筑墩堠,建望台,置重楼,起高墙,挖堑窖,部重兵控制把守。败虎堡地处晋西北边陲,外连大漠,和内蒙古鞑靼驻牧部落隔墙相望,东接紫塞玉林(右卫)、大同,西连老营、水泉、红山堡、偏关,扼西路长城隘口之险,历为汉蒙边塞要地。《三云筹俎考》记载,明廷吸取蒙古兵屡破水泉、红山堡、平鲁卫败虎一线南侵的教训,于此一直派将帅坐镇,常设操守一员,坐堡一员,把总一员,守军432名,战马46匹。北起大河堡,南至迎恩堡,在扼守白兰口长城5公里范围内,辖边墩51座,火路墩19座,每座边墩派守兵5名,倚墙据堡一溜长蛇布防,以备蒙古兵破此口长驱直入。《明史》记载,嘉靖十一年(1532年)春,控弦十万兵精势强的小王子,因长期与明朝为敌压力重重和连年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有所忏悔,曾向明朝“乞通贡未得命,怒遂拥十万骑入寇。总制唐龙请许之,帝不听”。嘉靖二十年(1541年)秋,“俺答汗及其属阿不孩遣使石天爵款大同塞,巡抚史道以闻诏却之,以尚书樊继祖督宣大兵悬赏格购俺答阿不孩首。遂大举内犯,俺答破石岭关取太原,吉囊由平鲁卫入掠平定、寿阳诸处……”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夏,俺答又派遣石天爵求贡,被大同巡抚龙大有诱缚,上奏诡言用计擒获,蒙蔽朝廷,结果龙大有擢升兵部侍郎,其他边臣也沾光不少,升赏达数十人,来使石天爵被斩杀于市。于是筑怨益深的蒙古兵再次大举进犯,从平鲁卫败虎一线破边,侵朔州、广武、太原,南破沁汾、襄垣、长子诸城,回掠忻崞、代州,兵燹所犯,尸横遍地,哀鸿凄号。之后数扰延绥、进逼京师的狼烟不断。日益强盛的俺答部给明廷造成极大压力,朝廷不得不倾国力加强宣大、延绥长城一线的防备。尤其是大同西线败虎堡所处的白兰口和将军会、七墩口两翼,羽徼驰驱,边备甚严。1546年俺答再次遣使于大同塞求贡,使者被杀。同年秋再次请贡臣服,宣大总督翁万达亦再次奏疏,晓以厉害,以趋大义,嘉靖帝仍不许。俺答部率十万骑再犯,终于酿成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围困北京的“庚戌之役”。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俺答数犯山西,秋复率众数万分三道入井坪、朔州、老营、偏头关诸处,边将不能御,遂长驱攻岢岚及汾州,破石州杀知州,屠其民,大掠孝义、介休、平遥、文水、交城、太谷、隰州间,男女死者数万”。(《明史·鞑靼传》)然而到隆庆四年(1570年)秋,俺答孙把汗那吉因婚姻嬗变愤而投降明朝的事件发生,蒙汉长期战乱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沿边剑拔弩张的战争气息逐渐消融在静穆的边墙烽燧之中。“塞上秋风嘶战马,长城落日泣哀鸿”的荒凉边地由此现出了生机。
“隆庆议和”的款贡与战略防御策略《中国通史》记载,隆庆年间,明朝北部边塞的劲敌俺答,统领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三个万户,控制着以土默川为中心,东到宣化、西到河套,包括大青山南北的广大地区,部落众多,力量强大。“庚戌之役”后明朝以靖边戡乱,多次和俺答交锋,都无奈俺答进退伸缩自如的凌厉攻守,而大同、宣府一带的百姓却深受战乱骚扰之害。隆庆四年,俺答把袄儿都司礼聘下的一女子据为己有,为了消除袄儿都司的怨恨,又将自己孙子把汗那吉的未婚妻赏给袄儿都司。这下触犯了把汗那吉的切身利益和尊严,他在恼怒气愤之下,联络部属亲信阿力哥等10人,在败虎堡向大同巡抚方逢时投降。方逢时接受其降后,立即将把汗那吉归附呈报时任宣大总督王崇古。王崇古和方逢时权衡利弊得失,接受因先前斩杀议和使者,引发蒙古鞑靼部族对国朝极端仇视,从而进攻不断的教训,一面善意挽留款待,一面火速禀报京师兵部并上奏隆庆帝,言:“把汗来归,非拥众内附者,比宜给官爵、丰馆饩、赐舆马,以示俺答(《明史·鞑靼传》)。”如果俺答兴兵讨要孙子,首先必以外逃归附俺答的白莲教起义首领赵全、邱富等9名叛臣为交换条件。王崇古的建议首先得到内阁大臣、吏部尚书大学士高拱和内阁大臣、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居正的赞赏,他们力排异议,及时奏疏皇上,力主应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采纳王崇古的建议,以缓减和逐步消除北元对明廷的军事威胁,并通过积极防御的策略和疏浚相互信任的渠道与俺答议和通贡,使连年战争给长城内外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得以休养生息,国力得以恢复。穆宗针对当时沿边遭受北元铁骑践踏蹂躏、生灵涂炭的实际,在“朝议纷然,敌情叵测”,诸御史和兵部尚书皆不能决的情况下,同意了王崇古、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于是下诏授把汗那吉为指挥使,阿力哥为正千户,“蟒衣貂帽,驰马从容”。俺答听说把汗归附后,十分着急,时“方掠西番,闻变急归,调辛爱兵分道入犯,索把汗甚急(《明史·王崇古传》)”。其妻哈屯思孙心切,朝夕哭泣,惟恐明廷杀了把汗,而俺答猜疑把汗已死,彷徨痛惜,不知所措。这时领旨的巡抚方逢时,适时派遣百户鲍崇德到俺答营地直陈俺答,把汗归附,不仅安然无恙,而且朝廷授官封爵,待之甚厚。而大汗则火速兴兵,用武力来解决此事,讨要把汗,只能促其死,实属下策,只有归顺,通过议和来解决才是上策,请大汗晓以利害,抉择而行。于是俺答派使者亲临大同镇察看虚实,把汗绯袍金带见使者,果然事情属实,毫不诓言欺诈。鲍崇德答拜来使,再次申明,为了蒙汉和好的大局,朝廷以诚信抚民为本,只要俺答汗把赵全等叛臣交回,言行信果,旦至而把汗昔归。明廷希望达成议和款贡条约,缔结蒙汉友谊。俺答听使者汇报后大喜过望,说“我不为乱,乱由全等。今吾孙降汉是天遣之合也。天子幸封我为王,永掌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即不幸死我,孙当袭封,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也(《明史·王崇古传》)”。显然俺答看到了明朝从隆庆始防御力量不断加强,从长远的战略需要出发,议和修备蓄养利于驰驱征战奔命,经过深思熟虑欣然同意议和。这一适天意、顺民心的决策,和明廷期望通过议和款贡,以达到对其实现羁縻的战略目的相一致。于是俺答迅速再派使者于隆庆四年十一月上表封贡议和:
1.款塞。沿边设市。要求明廷同意用蒙古马和内地的铁锅、布帛、茶叶等生活用品互市。
2.款贡。要求明廷接受一年一次以马匹为主对朝廷的纳贡。
3.封爵。要求明廷对所统领的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部族大小首领赐官封爵。
4.互守和约。送还把吉,随执赵全、邱富、李自馨等九人以献,保证约束诸部,和睦为邻,不再犯边寇塞。
对俺答的求贡和约,宣大总督王崇古受旨作出积极的回应,上言朝廷,若允许俺答封贡,请廷议诏封:
1.封号、官爵、诸部行辈俺答为尊,赐王号给印信;大枝老把都黄吉台及吉囊、长子吉能授都督;弟侄子孙四十六枝授指挥;诸婿十余枝授千户。
2.一岁一贡,贡期为每年春万寿节。贡马不得超过五百匹。良马三十匹,劣马不入贡。来使按规定贡道准许六十人进京,其他人皆于居庸关外指定地点听候领赏。
3.沿边开市,除大同右卫威远堡、宣府万全右卫张家口、山西偏关水泉营开设大市外,以败虎堡为例其他便利交通贩卖的边堡亦可设小市。大市一月为期,官府派兵五百名驻市场维持秩序,俺答部三百人驻边外保障贸易往来者的安全。守市兵卒按人奖赏,士兵布两匹,官员绸缎各两匹。来使酌其官爵大小量加犒赏。
4.归降通贡后凡降者不分有罪无罪,市期贩卖贸易均免其税赋。
隆庆四年十二月,俺答如约将赵全等九人遣送大同镇,明廷厚赐把汗那吉,从云石堡送其回俺答部。临别“把汗犹恋恋感泣再拜”崇古而去。翌年阳春三月,隆庆帝诏封俺答为顺义王,赐红蟒衣;授河套部吉能都督同知,赐红狮子衣;授里宾兔台吉等十人指挥同知;授那木尔台吉等十九人指挥佥事;授打儿汉台吉等十八人正千户;授阿拜台吉等十二人副千户;授恰台吉等二人百户。俺答贡马告庙受贺,议和自此落下帷幕。俺答践约晓谕诸部和明廷和平共处,北疆偃旗息鼓,“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兼得耕牧”,“边城晏闲,牛马布野”,经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相安无事。
“隆庆议和”的历史意义通过时间空间和历史实践检验的“隆庆议和”,顺应历史发展,符合汉蒙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发生在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在当时不仅实现了皇权对蒙古鞑靼部的羁縻胜利,而且创造了中国历史民族战争中“议和”非武力征讨兼并而实现和平统一的典型范例,既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意义。拂去历史的尘封,重新审视这一历史现象,从中仍可受到深刻的启发。
1.“隆庆议和”首先是结束了北元势力鞑靼、瓦剌、兀良哈诸部和明朝政府长期为敌延续了长达二百年的战争局面,缓减了民族矛盾,使边塞得以顺利执行睦邻政策。
2.款贡从明朝政府来说,实现了一种封建政治上的统一,是明廷实施对少数民族羁縻策略的胜利;对臣服的俺答部来说,款贡名正言顺带来的利益代替了铁骑践踏寇掠的财富,同样可以饱食暖裘地休养生息,战略上是一个双赢。
3.沿边款塞互市的建立,汉族商人用铁锅、茶叶、绸缎、布帛换取蒙古人的马匹、牛羊、皮毛和马尾,搞活了生活必需品的流通,民生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4.彻底结束了“开中制”以来以各种名目屯田储边的繁重劳役,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为晋商的渐次崛起创造了条件,打通了内地商帮进军漠北草原和挺进西欧的道路。
5.演绎了一部历史战争文化、草原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互相碰撞、互相融合、互相发展的交响曲,为古长城军事文化文明注入了深刻的内涵。
6.“隆庆议和”化解了民族矛盾,缓解了民族冲突,维护了民族团结,是继汉代昭君出塞,胡汉和亲以来,又一象征民族“统一兼容、和睦稳定、共同进步”的美好史诗。之后在俺答汗晚年和其妻三娘子统治的三十年中,蒙汉两族一直友好和睦相处。尤其是俺答汗和三娘子以肇建呼和浩特城(青城、归化)为标志,使畜牧业、农业、园艺业和手工业在这里得到快速发展,创造了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百业俱兴的历史辉煌。为我们构建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优美、团结稳定、和谐富裕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历史借鉴。
败虎堡因“隆庆议和”成为长城名堡,440年风雨过后,如今作为边塞军事文化旅游地,当年固若金汤的城池,虽仅存断垣残墙,然而明代激烈的民族战争风云,透过古老沧桑的城堡、墩台、碑刻,仿佛仍在这块土地上聚散,不得不使来这里旅游或进行长城考察的人们,在寻寻觅觅的岁月回望中,从这一历史事件重新受到启发,浩叹长城的伟大,浩叹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
迎恩堡位于平鲁区阻虎乡驻地北部7.5公里处,相距长城4公里,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40米,南北宽约250米,墙体夯筑保存基本完整,包砖被当地居民拆走,堡墙残高11米,东门有南北长30米的瓮城遗迹。存角台4座、马面4座。
迎恩堡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围长1.5华里,高三丈七尺,占地20垧(100亩左右)。只设东门,置瓮城,留小城门。内门阔绰,上建楼。该堡相距边墙5公里,地极冲要,在明代为难守之地,常驻坐堡、把总两名,旗军400余名,边墙遇警出击截杀,与败虎堡相互声援救应,为平鲁境内长城线上重要边堡。清顺治年间奉裁,雍正十年,因地处边关口隘,又重新设置官兵戍守,驻把总1员统领。直到清末,常驻兵士36人,配有守城火炮。
目前该堡堡内尽管断墙残垣,原建筑格局清晰,衙门院、戏楼、粮仓以及龙王庙、魁星庙、城隍庙、北爷庙、马王庙、孤魂庙、奶奶庙、三圣母庙、纸房庙、黑虎庙、五道庙、土地庙遗址犹存。可见当年边塞雄堡之厚重。
迎恩堡石刻匾额保存完好。石匾宽60cm,长120cm。起首右刻:钦差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地方兼理粮饷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崇古,钦差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事御史刘应箕,钦差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刘良弼、孙钦,钦差山西等处承宣布政司分守冀北道兼理兵备屯田右参议李□、赵大亭,大同府南路通叛、朔州知州丁世臣;落款左刻:钦差征西前将军镇守大同等处地方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马芳,钦差协同镇守大同等处地方左副总兵官都指挥使麻锦,钦差分守大同西路地方副总兵管理参将事都指挥佥事袁世械,钦依守备迎恩堡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使上谷周卿;又刻:应支口粮官军并石泥民匠肆百叁拾叁员名,管工委官坐堡把总官吴安、刘迟佩、赵甫、孙秀、蔡大臣,中军官张登云,委官赵虎山,旗军肆百贰拾伍名,开字匠金景花,石泥匠李会、梁景王、高志历、徐相、郑天其、武子鹏、武子莺;隆庆六年仲夏吉旦立。中间刻“迎恩堡”三个大字。
阻虎堡位于平鲁区政府驻地西北部,距井坪镇31公里。相距长城5.5公里,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150米,墙体保存完整。基宽8米,残高5米,存角台1座,堡内为现代民居。阻虎堡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堡墙。周长650米,高12米,只设南门,门上建楼,建堡伊始,驻军300余名,进入清初,属平鲁路参将辖,常驻马兵4名,守兵64名。
阻虎堡在明代为操守武官驻防的重要边堡。虽山高风猛,但川原土丘绵延,易攻难守,“大无险阻可恃,戎马展足,与烽火俱到,非强兵勇将莫能固守”。该堡相距边墙仅5公里,遇警则领军出动阻拒虏骑入侵。堡内建有军营马铺。清朝时撤军堡改为民堡。民国时设编村,现为阻虎乡政府驻地。
风力发电2007年现代能源开发项目——风力发电安家落户平鲁西北高寒山区阻虎乡。电站位于东洼沟流域原生态旅游区,面积1.2万亩,沟壑梯田锦绣。东临著名的古城平鲁卫,北望风光旖旎的塞上江南明海湖,南携佛教名刹乌龙洞,三大景区呈三角形和电站拱连,西线、北线旅游公路交汇于此,交通十分便利。
电站建于阻虎乡东2公里的簸簱湾,海拔1580—1600米,面积约14平方公里,安装27个大型发电风车,每个风车高68米,风叶单片长30米,筒栓直径4.8米。总装机容量33.75兆瓦,工程投资3亿元。2007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08年底风车安装竣工,试运行完全达标。2009年3月电站主控楼、设备安装调试全部竣工,正式投入运行。
高科技、节能、环保的风力发电设备,由上海电器制造厂制造生产,破天荒地耸立于曾经是刀枪染血、长城含悲的古战场,在煤电联营的能源基地平鲁,风力发电取代了火力发电的概念,今古奇观,成为一道靓丽的山地旅游景观。在高山劲风的吹动下,洁白的风叶从容地画着不变的轨迹,每转一个银光闪闪的圆产生电能5度,年发电33.75兆瓦,通过风电变压站整流调压后,输送到马家洼变电站连接国家电网输出,年变电125千瓦,每天每个发电风车获纯利润2千元。
灭胡堡现名阻堡,位于平鲁区井坪镇西北40公里处。该堡筑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万历元年砖包堡墙。堡围长600米,墙高三丈五尺。现堡墙犹存,堡门上的石匾保存完好。堡内原明代把总署门前的石狮子依然威风凛凛地伫立着,守候着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堡。
灭胡堡四周岗阜连险,南连将军会堡,北接迎恩堡,遇战事策应,两翼伸展迅速。在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城线上位置重要的驻军边堡。相距边墙2.5公里,分管长城十三里。边外宁边河、照壁山、黑石崖等处为蒙古兵驻牧之地。“隆庆议和”之后沿边设市,款塞后的灭胡堡成为蒙汉人民进行物品交易的小市,每月二三次,人民日常生活余缺都可通过小市交换得到解决。进入清代后,为缓和明朝时期形成的蒙汉对立,回避原来民族歧视的称谓,将灭胡堡更名为阻堡。
灭胡堡从明嘉靖始建起,先后建关帝、龙王、观音等庙宇12座。由于堡内驻军人数密集,遂在堡外扩修筑营,和城堡连在一体,互为支撑,防御巩固。因该堡“地形漫衍,土性浮脆”,所有建筑和围墙全部用石头砌成,古朴坚实,纯粹一座边塞石头城。现堡外街中心二层古乐楼虽不见当年焕然巍峨的壮观景象,但倾秃的乐楼,二层正壁镶嵌的“灭胡”石匾,还在诉说着这里曾作为民族战争的前沿地带,狼烟四起,烽火连天,汉家儿男严阵以待,拒敌卫国,抗御外侮的英雄气概;同时又透着一种远离战争,化干戈为玉帛,民族和睦,和衷共济的融融气息。古堡、庙宇、乐楼、夯实的却残破的堡墙,让人深刻地追忆、浩叹的“灭胡”石刻等诸多承载的本身,丰厚了平鲁边塞军事文化旅游的内涵。探寻明朝的战争,研究古代战争史,感受历史战争文化对特定地域的滋养,乃至民俗风情。灭胡堡旅游访古会给你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使你的研究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将军会堡位于平鲁区阻虎乡驻地西南15公里处,“地极边塞,环山峻厉”,与内蒙古清水河北堡乡毗邻。在平鲁边堡大观中是保存较好的古堡之一。《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将军会堡在井坪所西北五十里(90里),旧名白草坪,寇往往由此偷掠。万历九年(1581年)始建土城,二十四年(1596年)改筑,周一里有奇。分边十七里零。内曹家洼、白羊林、响石沟、俱极冲。边外黑青山一带即部长驻牧。堡据三城之中,边为两镇之要地。”古堡地处平鲁边最南端的大山之中,黑青山、长梁山相夹,和清水河北堡、偏关山泉营堡南北相望。战略防御位置突出。明代为防范北狄偷袭和从此堡进扰平朔南犯,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砖包堡墙。堡周长1.6里,高三丈七尺,建有西门,门外置瓮城。过瓮城外堡门朝南洞开,穹窿高大,加门楼雉堞高达13米。堡门经三次整修加固,内穹依次缩小。堡门上石匾书有“安攘门”,匾额长1.86米,宽1米,厚0.12米。明代驻把总坐守,清朝奉裁成为民堡。
将军会堡门保存较好,堡墙外壁、墩台、堞口门檐全部用手工凿出的细面条石和青砖砌就,和境域长城上的宏伟建筑徐氏楼、箭牌楼的建筑艺术相一致,手工匠技巧卓越精湛。关门上砖雕精美,烧制的浮雕形状的花卉图案逼真,为平鲁地区目前最精美完好的关门建筑,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遗存。通过堡门和被拆毁的石包堡墙,其原来建筑规模之盛和“将军会”赋予这座古堡特有的祥和内含,能够使我们想见当年该堡雄踞关山之重的辉煌。夕阳西下,余晖满天,笼罩在烟霞中的古堡,虽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高墙台墩,而关山依旧,极边险塞雄关锁钥,铜墙铁壁城垣之坚的形势,极其鲜明地印证了明朝历史上这里由于地处民族纷争,矛盾冲突的边城疆界,金戈铁马,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的惨烈场面,演绎了北攘元人,战事平息,兵民安居,将帅欢聚,祥和欢宴的历史故事,给人以怀古之情。
从将军会西堡门向东,街中心北侧明代曾设将军署,院落为二进院,当年建筑遗留的石榫眼犹存。将军署对面是大戏台,其它建筑当初皆为戍卒营宿。此堡史载“极临虏巢,系冲险紧要边也……”常驻守兵三百多名。
乃河堡位于平鲁区井坪镇西北25公里处。该堡筑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万历元年(1573年)增修砖包,堡周长700米,高三丈五尺。设南门,门上有楼。明时驻扎把总一员统领军士300余名。现堡墙保存比较完整,但只剩土墙,砖券南门尚存。
乃河堡在明朝时虽不承担分管长城防御任务,但因其位置居于大同与山西两镇之交界地,西距老营堡40里,此连接段老营之兵负责西界防务,乃河堡之兵专管东界防御。明嘉隆年间蒙古军多次由此南犯,掠石州、崞县进扰山西全境。因此《读史方舆纪要》载,乃河堡为“两镇之利害所关也”。从乃河堡北进20里,过顾家店与平鲁卫接界,往来策应,援兵输粮,驰驱应警,形成西路边防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