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地处晋西北边陲,与内蒙古地区有长达40公里的交界带。万里长城(外长城)沿着该交界带从右玉入境,经过平鲁区18个村庄呈东北——西南走向进入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因其“西达黄河、北控沙漠、南屏雁门、东连大同”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自古为兵家用武之地。尤其明代,在明王朝与蒙古诸部落长达200年的军事对峙中,平鲁地区按大同边西路之险设防的古墩野戍,回环盘护,烽火连营,成为大同军事重镇的前沿阵地和三晋的门户。边塞军事抗争几乎伴随了整整一个朝代的明王朝,在其2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给平鲁留下37公里的夯土外长城,时称“大同西路边”,是历史上汉民族政权抗御北方少数民族部落进攻的第一道防线,和五塞尊崇的雁门关内长城大致相距50公里。从地理形势看,外边岗阜连险,群山起伏,进可凭长城而攻,退可依关塞而守,内边则踞雄关拥险塞卧恒岳,天堑奇绝,扼三晋咽喉。内外长城张弛有度,回旋空间开阔,相互形成俨然不可侵犯的屏藩。该段长城虽然全为土墙,但一如苍黄色巨龙,翻山越谷,盘旋逶迤,横亘于蒙晋边界,气势恢宏壮观。备览这一客观历史遗存,可以想见古代民族战争,铁蹄纵横,人民流离之苦。自先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驰骋塞垣,北破林胡楼烦,秦蒙恬筑城御敌,汉击匈奴,李广将军射石饮羽,到辽金北犯南侵,明朝正统间也先鏖兵犯境,俺达屡窥边掳掠,叛人板升之乱,清征葛尔丹回地,平鲁皆为群雄逐鹿,大展武功之地。同时,以长城为辐射,沿边修筑了“平虏卫”、“井坪守御千户所”两座边城;修筑了少家堡、大河堡、败虎堡、迎恩堡、阻虎堡、阻堡(灭胡堡)、将军会堡8座边堡,以及数百个熢堠墩台;并有古道白兰口、大河口、七墩口三个边塞军事冲要隘口,这些规模宏大、历史底蕴厚重的古代军事建筑,构成了以“边墙、边堡、边墩、边城、边村”为主体的边塞军事文化旅游景区。畅游其间,远去了的鼓角争鸣和刀光剑影,过往的青史英雄和传奇故事,透过历史的遗迹,就又重新回到眼前,不得不令你亲切地审视这块古老的黄土地,慨叹历史战争为边塞注入的无限韵味。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因北方诸侯割据,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一段防卫墙,到秦统一中国后,曾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规模逐渐扩大。以后各朝相继加固或增修,累成万里长城。崔豹《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称为紫塞是也”。民间流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皆印证了修筑长城的历史久远。古诗:“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长城哭崩后,寂绝至而今”、“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等。反映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筑城苦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到明朝建立,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北方沿边“筑高墙”以防北归的元人进攻,在旧有基础上扩建和增建,筑成今天所保留下来的面貌。而且从辽东入海口的山海关到大漠深处的嘉峪关,泱泱6700公里划为九边,贯穿一体,戍卫销衅,慎固封守。统治者的这一固边防、壮国威以求长治久安的举措,同历史上的筑城一样,大量征调兵民筑城,苦役不断。一道边墙的高筑就是一片民怨的沸腾,也是一堆白骨的呻吟。“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厚土。苦寒日短工役急,白棒呵责如风雨”,生动地表现了民众为筑长城困顿死难的悲惨情景。“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边墙是修起来了,而且,“群山尽作窥边势,长河能消出塞声”,边防戍卫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但也给历史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平鲁境内长城为明代修筑。据《朔平府志》记载,明兵部尚书余子俊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夏奏请筑长城,东起大同中路,西至偏头关界,共长600里。平鲁境内长城西至阻虎乡亥子峁村西6里处,接内蒙古清水河县界,北至高石庄乡七墩村北10里处,接右玉界,途经20个村庄。境内长城沿线(墙里)有少家堡、大河堡、败虎堡、迎恩堡、阻虎堡、阻堡(灭胡堡)、将军会堡共7座明代军堡。边墙迤东15公里处有明代修筑城池“平虏卫”(现凤凰城)一座,其时驻扎副总兵参将统领各军堡,负责大同西路长城一线的防务。
平鲁境边墙经1996年文物部门实地勘测总长为37075米,墙体高一般为6.6米,底宽约6.5米,上宽约5.5米,四五匹马可并排行进。有的地方墙上筑一米高垛墙,上留垛口方便作战。多为黄土夯筑。每隔50—100米于墙体之间筑有墩台和护墙墩,共有151座边墩。其中亥子峁与内蒙交界处有石砌敌楼一座,高石庄境内有砖砌墩台一座,蒋家坪境内七墩村南有2座砖石敌楼,分别为“徐氏楼”、“箭牌楼”。境内长城线上有要隘“七墩口”、“大水口”、“白兰口”、“寺怀口”,古代皆为蒙古军入侵之地。
近年来因自然和人为等因素虽多有损毁,但整体依然蜿蜒连续,爬山越谷,宛如长龙起伏。长城文化考察,边塞军事文化观光,明海湖集边塞人文神韵,湖光山色和长城交相辉映,为主要旅游景区之一。
民间称作边墙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参与人数之多,延续时间之长,工程难度之大,举世无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世界东方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悠久漫长的历史,记载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公元前7世纪春秋战国时代起,因北方诸侯割据,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一段防卫墙,到秦统一中国后,曾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规模逐渐扩大。在秦汉大规模修筑的基础上,以后各朝相继加固或增修,到明代和北方少数民族完全以墙封疆,累成万里长城。
长城是祈求和平的象征。
长城文化首先是以军事防御内容为核心的,包含着从分疆割据、建筑艺术、边塞防卫、历史战争到民族融合、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和谐统一、国泰民安等多方面的内容。在众多载体当中,没有不是以祈求和平为出发点的。史载秦朝统治时期,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修建长城的。到明代浩大的围城修建,在绵延2200多年的岁月中,可以说古老的中华民族做到了矢志不移,始终不渝。因为中国人民历来憎恶穷兵黩武,强烈反对战争侵略,愿望和平,祈求安宁生活。这正是修长城虽有说不尽的艰辛,甚至有许多人付出生命,但与“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战争相比,不管是统治者还是人民的选择,历史证明了无疑是前者。
长城在戍守中冰释战争,定格和平。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在冷兵器时代,这道巨大的防卫墙对于防御北方马背民族凌厉的进攻,起到了显著效果。秦时期的猃狁,汉代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回纥,宋朝的契丹、女真,明时的鞑靼、瓦剌屡屡南下攻城掠地,所造成的激烈的民族冲突或战争屡见不鲜,可以说由于长城的防御功能越来越强,马背民族的进攻也就变得越来越无可奈何,而边墙内的汉民族相对地得以休养生息,家园得以保护,粮田得以耕耘,人民可以安宁地生活。自古好战非知兵,民心从来向和平。“战之战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用兵上策,雄伟的长城有效地起到了遏制战争、化解民族矛盾的威慑作用。曾几何时,当战争的狼烟在迤逦相望的熢堠逐渐消散,民族间的怨结和仇视也随之雪化冰解。时空从来没有因历史的沉重记忆而改变民族睦邻友好的和平进程。因此长城屏障客观地为民族和平共处、繁荣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长城在分疆隔离中由民族碰撞到融合,演绎了一部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的伟大史诗。
长城从辽东入海口起,西出阳关,到大漠深处的嘉峪关,完整的大边6700公里,将内蒙古、西北部少数民族和内地隔离开来。虽然一墙之隔,长期以来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汉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格局。北方是以畜牧业为主的草原文化,内地则是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创造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生存发展之道创造了汉蒙各自辉煌的历史。墙内相对发达的农业文明需要稳定的生产环境,而草原蒙古族部落单一的不稳定的游牧生活,则对内地农业和丰饶的物产造成一种必不可少的依赖。这样骁勇善战的游牧部落出于生活的需要,常常破关南下,先由抢夺粮食、日用生活品,逐渐到攻城掠地,入主中原推翻汉族皇帝而定鼎天下,并通过融合汉文化来实现其封建统治,从而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兼容并蓄中得以很好的保存和发展。相辅相成汉民族文化也在吸收草原文化、战争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元蒙皇室政权土崩瓦解后,明廷大规模的修筑边墙以防范北归元人的伺机侵犯,在长期的对峙中,边墙确实起了阻隔作用,造成了大墙内外人民友好贸易往来的极大障碍。但客观现实是抽刀断水,双方人民没有因封建政治人为阻隔而断绝友好往来,相反,民间贸易由边市逐渐深入草原腹地。沿边众多的隘口因此并非单一注入战争的因素,而更多的因素则是民间友好贸易往来的频繁使边口益显不同一般。因此,隔离奠定了民族交往的基础,隔离创造了民族文化交融和共同发展的条件。伟大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在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的客观环境中铸成的。
长城精神标志着中华民族团结、坚韧不拔、继往开来的优秀传统,是鼓舞中国人民克服困难、不畏强暴、勇于胜利的精神旗帜。
长城作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屏障,事实上经过秦朝举国力轰轰烈烈的修建,到汉代再次增筑,就已有数万公里,但当时没有完全连接起来,在重要的边界地段筑墙围城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秦始皇兼并诸侯六国统一天下后,强征暴敛,在全国征丁修长城,人们抛家别妻,背井离乡,被驱赶到遥远的北方修边,所承担的责任、经受的苦难和异常的辛酸是不言而喻的。秦汉长城现在虽已看不到了,然而历代流传下来的鞭挞封建统治者的词赋不少,甚至还演绎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其思想内容都是直指统治者的无道和对广大劳动人民毫不体恤怜悯的暴行,而没有诅咒和贬低修筑长城这一客观事物的,相反颂扬长城的伟大,是人民意志、智慧的结晶和期盼和平成为主流。成语“众志成城”就是很好的注解。我们学习借鉴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战胜困难,克服险阻,开拓前进,长城精神是号角、是旗帜。长城精神所凝结的生生不息、民族团结、坚忍不拔、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正气,是值得发扬光大的。同时,长城历经千百年来血火风雨淬砺,所形成的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标志。
长城是一首伟大的史诗,长城是一首雄浑的颂歌,长城是一幅壮美的画卷。
长城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宝贵实物佐证,它所蕴涵的中国古代战争史、民族发展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平鲁的边墙遗存考证看,史载作为边塞西路屏藩之险,汉代的李牧、卫青、霍去病率军北击匈奴,李广射虎,昭君出塞;唐太宗长城窟饮马;明朝的隆庆议和等重大事件,都和这道边墙有关。及至近代在反对外辱内患的人民革命战争中,长城在烽火中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不朽贡献,可歌可泣。正是历史战争和岁月洗礼为其注入了丰富的内容,以致古老愈显其价值,沧桑更使其美丽,不朽越增其魅力。我们赞美长城,就是因为这首伟大的史诗充满了正义,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号角力量。
长城犹如一首美妙的五线谱,其上构思奇特、设计巧妙的城堡、敌楼、墩台、熢堠犹如一个个闪光的音符,随伏脉万里、蜿蜒曲折的旋律流动,节奏明快,跌宕起伏,气韵流畅生动,身临其境不由人豪迈自信地吼一嗓子,那才叫痛快。当漫步长城,就如坠入波涛汹涌的音乐海洋。大墙内外,高天流云;戍楼侧畔,牛羊撒欢;四时景致,春花雪月,造化天成的乐章,让人陶醉。遥想当年,沿边营堡墩台,旌旗猎猎,烽烟滚滚,刀光剑影,人喊马嘶,边声连角,沙场鏊兵,你会体验到战争交响曲原来如此悲壮雄浑,如此激越动人;你又会感到音乐与自然、与历史的结合,才会奏出十面埋伏、围魏救赵的神韵,才会铸成叫人荡气回肠的永恒心声。
长城由于建在军事要冲的崇山峻岭之上或丘陵沟壑之间,如巨龙盘桓飞翔,无论边外天高地阔,风吹草低,骏马奔腾,雄鹰展翅的草原,或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还是边内千里粮田连畴,村舍传语,袅袅炊烟,春耕夏锄,秋收冬藏,人间景色把长城烘托的如神似仙,灵动神奇。这种壮观的美、自然的美、和谐的美、愉悦的美是常留天地的浩瀚画卷,比彩虹还要绚丽斑斓。你看春的晴明温暖,夏的深沉浓烈,秋的丰盈成熟,冬的晶莹圣洁,任微风吹绽笑颜,哪怕狂飙骤雨卷起惊涛骇澜,淡妆浓抹,无与伦比。沧桑的画面不仅记忆着曾经的辉煌,更凝结着岁月经天纬地的风光无限。
赞美长城,就是赞美伟大的祖国;长城祈愿,就是祝福亲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