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鲁旅游志
11229100000054

第54章 边墩

边墩是筑于长城险要处的亭障建筑,分驻军边墩和火路墩两种。火路墩一般相隔两里许,遇警昼则升烟,夜则举火。驻军边墩明旧制筑边之始,每里一墩,墩上筑楼供巡视敌情,亦称“敌楼”,驻守边兵5名。境内长城共筑边墩151座,林立的墩台随山势错落起伏,森严堡垒,可谓一道雄奇的天堑景观。万历三年(1575年),朔州原管大边墩9座,二边墩27座亦为调度指挥便利,划归井坪、乃河、将军会堡分管。到清圣祖康熙年间,国家中外一统,世际升平,九边武备“汰冗弁、省繁兵”,边墩戍卫裁并过半,留守边兵不过原来的三分之一。因此,根据地理情况,改原来一里一墩为三里或五里一墩,相互呼应,“察边口之冲繁”。

二是境域分布着众多的火路墩,构成了从平鲁卫到井坪所为主要线路的纵横信息传递网。其基本情况是:凤凰城(平鲁卫)——三里庄——大破石——半坡墩——大路庄——西水界——交界——担子山——天门山——店梁——铺上——安太堡——马鞍山——刘家口——朔州,全程70公里。此路墩台保存完好,相互衔接分明,驻军墩和警戒瞭望墩分布合理。在明朝前期,沿墩台一线设军铺驿站,专供调集军队住宿和有关军需物品的流转以及邮驿转递歇宿。同时随守边军队所需储边实物,开辟商业贸易货栈,使这一线成为大同西路军防和商贸的主要通道。沿边墙走势横向防御线路有:蒋军会——南庄——黄土坡——祝马会——东昌峪——口子上——老营,此线为平鲁长城西南端,所有火路墩尚存,如果说边墙为第一防线,此线既负有报警传讯的任务,又兼二线御敌功能。南丈——雄沟梁——白辛庄——九坪梁——上乃河——下乃河为境域西南线第三道防御工事。大同西路平鲁中段的一线火路墩为败虎——迎恩堡——阻堡——双碾——布店——大有坪——红沟——白羊洼——井坪。天门山一线向西过顾家泉子,经大有坪和白羊洼墩台相接。境域北部火路墩沿边次递随山就势展开,形胜完备。从新墩起,经响水营、大河堡、败虎、泉子坡向平鲁卫延伸,遇边警举火可迅急传递信息。

徐氏楼徐氏楼位于平鲁七墩镇长城段上,此段长城东北——西南走向,过七墩镇边口蜿蜒向北接右玉新云石堡长城,迤逦向南连少家堡、大河堡、将军会等边堡,地势冲要,明代蒙古军窥边犯境,此线边警无常,战事不断。徐氏楼建于七墩西南的高山之巅,呈梯形,高18.6米,连同原上建瞭望敌楼总高20.6米,扼边口内瞰塞北百里山川,外瞻蒙疆万壑千山,气势恢宏,居平鲁边墩戍楼之冠。

徐氏楼基座用16层紫砂錾石条砌成,桃花泥砂浆灌缝,每块条石1米长,厚0.2米,其余全部用硕大的城砖垒砌,单边长15米。接近顶部的垛口下边,每面留弓形箭窗3孔,中间1.5米高,0.8米宽,门四围精凿细刻回纹图案,门楣天池高0.6米,长1.1米,行楷双勾“洞门”二字,书法严谨流畅,为平鲁明代石刻遗存上品,观赏价值很高。戍楼北侧底部留门,和疏散道呈“L”形结构相连,置内外门,尝为出击便利而设。

徐氏楼为明代常设驻军堡,在长城东侧以楼为中心筑堡,修营房和马铺,堡南北长130米,东西宽60米。戍楼建于中间倚长城的高台之上,台为正方形,边长25米,高2米,台四角夯土高墩,俨然城中城、堡中堡、台中台,分疆锁钥,固若金汤,洋洋洒洒,一派雄风。

徐氏楼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战争防御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存,对研究明代建筑艺术,尤其是长城防线富有代表性的经典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为现代长城旅游开发,回望历史,感受边塞军事文化氛围,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徐氏楼和其南1.5公里处的箭牌楼遥相呼应,历500多年风雨雷电,静默在日月斜晖之中峥嵘不减,和其它断壁残垣中尚存的边墩形成鲜明的对照。登临追思往事,慨叹今古,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徐氏楼访古

(一)

戍楼极目云天外,界分晋蒙双开眼。

徐氏报国忠心在,醉卧沙场旧梦回。

旌动兵戈逐狼烟,尸裹马革动地哀。

箭血盟和冰雪后,乾坤日月共徘徊。

(二)

旧筑高垒不记年,徐氏人去星斗斜。

明月岭头今犹照,常见关山朔漠间。

戍楼巍峨烟云里,即事登攀慨万千。

卫公勋业俱湮灭,遗踪丰碑在人寰。

平鲁明长城大部分筑于明太祖洪武初年。当时朱元璋在夺取全国政权后,对失去江山的北方鞑靼民族来说,却是没齿难忘,伤痛之至。因此“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明史·兵制》),在北方边境不断挑起战争。直到正统、景泰年间,上百年来,战事屡屡不断。鞑靼部落凭借强悍的骑兵和伸缩快捷的作战能力,大肆入侵掳掠,有时竟至直逼中原,围困京师,给明朝统治者造成极大威胁。洪武帝为缓解这种军事压力,针锋相对提出沿东起三海关,西到甘肃河西走廊一线“设九边、垒高墙”的战略防御措施。平鲁地处极边之冲,扼大同边西路之险,这样,境域北接右玉云石堡长城,迤逦西至偏关水泉堡Y角台,全长37.07公里的长城诞生了。历经加固,增设戍楼营堡,突现了历史民族战争中长城的威严,有效地防范了鞑靼骑兵的锋利进攻。

徐氏楼位于七墩镇和新墩村之间营盘山之巅的长城上,建筑年代大致推断为明朝正统年间增建,初为四周夯土筑城的军堡。此地山势险要,鞑靼常从山脚下七墩口河谷入寇。统治者一为壮其观瞻,显示关防戍卫之森严,二则实为加强戍楼的警戒作用,增修了巡视楼,和其它敌楼亭障遥相呼应。当地富户,储边输粮、输盐的蒋家坪边商徐氏,出巨资招募本地民夫工匠,就地凿山取石,筑成巍峨的戍楼,为纪念褒奖徐氏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义举,将戍楼命名为“徐氏楼”。

和徐氏楼相距1.5公里,比肩呼应的还有一座箭牌楼,两楼基座全部用当地紫砂岩石条砌成,和其它砖砌戍楼风格迥异,呈梯形状,上修垛口,中间建瞭望台,基座东向修登楼梯门。底部周长48米,高达18米,耸立高山之巅,气势威严,坚不可摧。岁月流逝,历经几百年风吹雨打,现仍保存完好,是晋北长城考古的珍贵实物遗存。近年来,国内外史学工作者以及回乡省亲游人,到徐氏楼、箭牌楼观赏考察的络绎不绝,和平鲁大山旅游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成为一块品尝、回味和感受平鲁历史战争文化积淀的活化石。

长城一线戍伍肃,徐氏雄楼美名多。

关山风云抒胸臆,朔漠沙尘大风歌。

紫塞暑酷征战急,拔剑倚戟飞鸣镝。

而今白骨湮黄草,犹忆吹笳明月夜。

——《徐氏楼怀古》

《清史稿·兵制》载:“沿边墩台初于各省边境扼要处设立墩台营房,有警则守兵点烟为号。寇至百人者挂一席。鸣一炮,至三百人者挂二席鸣二炮,至五百人者挂三席鸣三炮,至千人者挂五席鸣五炮,至万人者挂七席连炮传递。”除传报紧急军机外,兼稽查匪类,护卫商旅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