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11222500000019

第19章 近因效应

——所有的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最近的事件。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是最好的,中兄相比之下次之,而我则是最差的。”

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是最出名的呢?”

扁鹊答:“那是因为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也就无法传出去,而这却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肉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发生问题的时候再去控制不如在发生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处理,已经发生再去控制又不如在还没有发生的情况下进行制止,可惜大多数的人都体会不到这一点,非要等到羊已经被叼走的时候才去补牢,结果显然已经迟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这就是“近因效应”,意思是很多人往往将结果视为过程的总结,也指在人与人谈话的过程中,往往最后的一句话决定整个谈话的调子。

例如,当家长或老师对我们说:“你随便考个及格的分数,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你并不努力学习。”或者说:“虽然你并没有努力学习,总能考个及格的分数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我们的印象却截然相反。前者给我们留下了消极和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相反,给我们一种乐观向上的引导。这就是说,有时候我们在对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最后一句话是悲观的语调,整个谈话过程就会使他人的心情非常压抑。

因此,我们在和老师或者家长说话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或者在谈话结尾时给他们以保证,尽可能使人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目的,同时也才会给自己的心灵种下积极向上的种子。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辄止,望而却步了。

几天后,班中一个11岁的男孩,却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按要求从头到尾背诵下来,竟然一字不漏,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简直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泰勒牧师比别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那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

这个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16年后,这个男孩成了世界著名的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带有一种需求。我们也一样,我们同样需要尊重,只有充分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提高自己的心智,也才会主动地满足他人的需求。不懂得刺激自己积极的需要,抑制消极需求,或者我们不懂得尊重家长,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和家长作有效的沟通,我们就容易偏离轨道走向一种畸形。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心理发育得不健全,甚至会走向极端。

了解并运用“近因效应”,不但我们的心理状况会或多或少地得到改善,就是我们的身心也会积极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