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11222500000018

第18章 吉格勒定理

——才能的养成需要后天的努力,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我们以天分,而勤奋却是将天分变为天才的唯一途径。

150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星星在夜空闪烁,在离建康(今南京)不远的一个小乡村里,一群儿童聚集在场地上,仰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这是牛郎。”

“这是织女。”

“你看,那边有七颗亮的星,像一只舀水的勺子,是北斗星。”

“离它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在这群孩子中间,有一个名叫祖冲之的,后来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祖冲之本来住在建康城里,这几天祖父把他带到农村来了。和这些农村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日子,祖冲之觉得自己增长了不少知识。他勤学好问,有一股子钻劲。看着星星,他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怎么今天没有看到月亮呢?”

“今天是几月初几?”一个孩子听到他说的话后问他。

祖冲之连忙答道:“6月22日啊。”

“我爸爸说,15日团圆,22日半夜见半圆。”

祖冲之听后觉得很有趣。在坐马车回建康的路上,他好奇地问祖父:“爷爷,为什么每月的15月亮一定会圆呢?”

祖父摸摸小冲之的头,笑道:“孩子,我是盖房子的,对天文懂得不多啊,好在我们家里历法书很多,我找几本给你读读吧。”

从此,祖冲之就对天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每天除了读父亲规定的《论语》、《孝经》这些经书以外,还会特别用心阅读天文书。读天文要用到数学知识,于是,他对数学也下了苦功。不仅如此,他还将所有关于天象的记录和文献,全部搜集来研究……

有一天,他读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著作《灵宪》时觉得大有收获,他睁着明亮的眼睛对祖父说:“我懂了,15日傍晚,红日西沉,明月东升,日在西,月在东,太阳正好照着月亮。我们从地上看月亮,看的是有光的半面,所以月亮是圆的……”

爷爷捋着胡须,又惊又喜地对他说:“我的小孙子,你从小这样用功,钻研学问,长大定成大器。”说着,乐呵呵地笑着,眼光里充满了对孙子的无限希望。

事情正如祖父预言的那样,祖冲之终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不仅如此,他对圆周率的研究,更是超越前人,在数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成功和辛勤是成正比的,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被创造出来。很多人认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被称为天才的人,却比实际上成就天才事业的人要多得多。因为“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这是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提出的“吉格勒定理”。

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没有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却要求他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不能眨动,纪昌花了两年,练到即使锥子向眼角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功夫。飞卫又进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标准要达到将体积较小的东西能够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处看到一样。纪昌苦练三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纪昌张开弓,轻而易举地一箭便将虱子射穿。飞卫得知结果后,对这个徒弟极为满意。

勤奋是成功的首要因素,要取得任何形式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青少年要培养勤奋精神,首先就要加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立志做一位未来社会的成功者。一个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天资聪明,就多才多艺。懒惰的人不会有多大的成就,而勤能补拙的人成就却很高。

我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起初,兔子跑在前面,按理能取胜,可惜它见乌龟还与它相差一段距离就停下来睡大觉。结果乌龟获胜,人们后来嘲笑兔子。这个故事足以证明勤能补拙这一道理。

一个人没有过硬的本领便不能为社会做适当的贡献,不勤奋学习就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也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可是有些青少年却将勤奋当作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天努力学习,明天却依然在某些事情上拖延时间。勤奋不能只是一时的冲动,要持之以恒,永不停息。前人的勤奋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许多人之所以会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勤奋的精神,很多事情开局很好就容易满足,结果使很多成功之路被阻断,当然就只能碌碌无为地走完人生了。想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所成就,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机遇,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勤奋的习惯和坚持到底的心态。在正确的途径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人生,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