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德华家族的启示:给女儿创造好环境
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但丁
200年前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位集神学、哲学和道德学于一身的学者,他叫嘉纳塞·爱德华。目前,他的子孙已繁衍了8代。其中: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任大学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或专科学校,80多人成了文学家,1人就任副总统,1人做了大使,20多人任上下两院的议员,18人成了报社、杂志社的负责人或者主编。
但是,同是200年前,美国纽约有一个叫马克思·朱克的酒鬼、赌徒,他的子孙也繁衍了8代,其中: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判处死刑,63人因偷盗、诈骗等被判刑,因喝酒夭亡或成为残废者也甚多。
这两个例子发人深省,它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人生的影响有多么重大。坏环境毁掉人,好环境成就人!
学者后代多数成才,酒鬼赌徒的后代大多沉沦,智商的遗传基因可能会占一部分,但绝不是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两者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天壤之别!书香世家父母的生活态度,乃至思维方式和习惯,会酝酿出一种学习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子女耳濡目染,会有很大程度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酒鬼赌徒心思花在了自己的嗜好上面,样样都会恶性循环,生活散漫,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家里可想而知会弥漫着吵嚷、暴力或者冷漠、绝望的气息,有的甚至家破人亡也不足为怪。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有思想毒素的环境里,怎么能够上进!
那些没有良好家庭教育条件的孩子,如果能在另外的环境中成长,情形就会大不一样,即使是酒鬼赌徒的后代,他们也可能成才。
50年前,在美国纽约成立了一个儿童救护会。该救护会专门收容和抚养弃儿、孤儿和贫儿。它的做法同普通的孤儿院不同,其方针是必须让这些孩子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该救护会把这三类儿童送到可靠的农家寄养。50多年来,救护会共收容、照顾了2.8万名这种孩子。最新的报告指出,有87%的孩子成了出色人物。其中:有的当了州长、总督、高级审判官、市长及州会计检察官,还有24人被选为美国议会议员,有9人被选为州议会议员。此外,在教育、农业、商业等方面卓有成绩者也不胜枚举。更为有趣的是该救护会曾把前面提到的马克思·朱克的第9代子孙收容到儿童救护会,照例把他送到良好的家庭寄养,而他成了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
可见,好环境造就好孩子,并成就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不要怕自己家庭条件不够好,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钱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教育资源,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高素质的父母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高素质的父母也不是说要有多高的文化程度,尽管文化程度会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是很多优秀人才都是出自乡村的,他们的父母有的甚至目不识丁,但有一点很肯定,这些优秀人才的父母一定是重视子女教育的,除了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他们善良坚忍的品性一定深深影响过自己的子女。这样的家庭尽管清贫,地处僻远,但和睦的气氛、淳朴的家人,反而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伦理观念。只要父母有心培养,山窝里也会飞出金凤凰!当然像嘉纳塞·爱德华那样的书香世家,一代代人的教育奠基和人才辈传承,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而孩子天生爱模仿,即使是他开始反对的事,多次接触之后,也会渐渐麻木,并染上恶习。所以,坏环境毁掉一个人往往会比较容易,它比好环境成就一个人容易得多。塑造人需要长期努力,毁掉一个人也许就在瞬间。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一个孩子偏离正道时,他的父母也许没有发现,但当父母有一天突然发现他变坏了,情况已经难以挽回。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无时无刻不在悄悄地对孩子施加影响。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这种影响尤为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和主要优缺点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这一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父母下班回家后只顾吃喝玩乐,生活自由散漫,甚至行为不轨,无疑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一个家庭如果充满各种自私、虚伪、狡诈,各种矛盾、冲突、斗争,各种指责、嘲讽、打骂,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其成长的毒素。
有一位心理学家精辟地概括了孩子与环境的14种关系,其中有7种不良环境和7种健康环境,均显示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能够影响家庭气氛,进而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①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②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③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④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⑤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⑥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⑦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存内疚;
⑧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极富耐心;
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⑩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
[11]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掌握目标;
[12]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慷慨大方;
[13]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14]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有和平的心境。
环境是成长的土壤,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土壤。父母施肥、松土、浇水,孩子就会茁壮成长、身心健康;父母弃置不管,土质低劣,孩子就会病病歪歪、发育不良。
家有小女初长成,哪个父母不希望看到她出落得水灵灵的聪明可爱,长大后成为幸福聪明成功的女人!要培养好女孩儿,父母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2.为您的女儿找到最适合的科学教育方法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康德教育论》
现实中,为什么有的女孩儿出类拔萃,而有的女孩儿却非常平庸?造成差别的原因当然有遗传的因素,但是有没有采用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某些遗传因子是天生的,父母无法改变,但是科学的教育却可以补拙,可以创新,可以挖掘潜能,可以让孩子成才。
每个女孩儿都是天使,这句话不错。女孩儿有善良美好的天性,也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被压抑了,而天性和潜能被压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父母如何培养一个好女儿?第一步,选择好的教育方法!选择最适合她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前提是父母要了解孩子。各位父母您了解您的女儿吗?您制订好培养女儿的计划了吗?
在深圳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颁奖仪式现场,年仅七岁的赖思佳用稚嫩的童声流利地背诵起《老子》,给全场的数百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荣获2004年度深圳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五星级”学习型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光荣称号的家庭是如何培养女儿的呢?
赖思佳一岁半的时候,她父亲赖国全无意中教女儿背起了《新三字经》。没想到,一段时间后,小思佳居然能背诵出绝大部分的内容。但是小思佳和其他孩子一样,对事物的喜爱,就像风一样,一阵一阵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两岁的时候,她对背诗的热情就大幅度减退了。这时,赖国全没有强迫孩子,思佳愿意背诗就背诗,愿意唱歌就唱歌,任其发展……“孩子每一个时期都有她喜欢做的事,她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段日子,小思佳不听诗了。这天,赖国全故意给了个提议:“佳佳,好久没有听诗了,我们一起来听诗吧?”小思佳立即响应,“好的。”并很快找到唐诗的录音带,聚精会神地听起来。
赖国全很高兴,像风一样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在她乐意做的时候,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赖思佳的记忆力特别好,妈妈教她念的儿歌、爸爸给她讲的故事、电视节目里主持人说的话,她都能很快复述出来。为了丰富女儿的精神世界,赖国全给她买回了《儿歌》《唐诗》《三字经》《幼儿英语》《老爷爷讲故事》等许多磁带,平时用录音机放给她听,重复的次数多了,佳佳的小脑子里竟也装进了不少知识。
赖思佳像一株小树,一天天地长大了。赖国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计划地利用好孩子的天性,把她培养成参天大树呢?
他采用了累积式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要求背诵,也不检查,就像做游戏一样,慢慢积累。“这是最合适我女儿的学习方法。”他说。
赖思佳就要上学了,赖国全琢磨着该让女儿认些字。刚开始,小思佳很感兴趣,认了“大、小、多、少”之类的字。但“风”还是有刮过去的时候,很快,佳佳又不认真了。为了激发女儿识字的兴趣,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她给爸爸当“小老师”。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小思佳非常高兴,她拿着一支长铅笔做教鞭,指着小黑板教爸爸识字,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考爸爸。当发现爸爸竟然有“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小思佳会得意地说:“爸爸,你真笨呀。”
从此,赖思佳对识字的兴趣大增,常常主动要求多认字。每天赖国全一下班,她就会缠着教爸爸识字。
这件事令赖国全认识到:学习方法太重要了,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是能找出一套既科学又轻松的学习方法,教给女儿就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赖国全接触到了由台湾学者王财贵首倡的“读经教育”。受到王财贵“跟我读”古文学习方法的启示,赖国全灵机一动:都说知识在于积累,既然赖思佳的记忆力那么好,何不给她制订一套方便实施的教育计划?世间万物都遵循“累积效应”,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记忆和学习也是一样。
深思熟虑之后,赖国全为女儿精心打造的学习计划出炉了:每天让孩子学习十分钟,一段内容连续学习一周,学习内容在400字左右。为了让孩子学习没有压力,赖国全坚持“无为而治”的原则,每天陪孩子一起学习,学完了不背诵、不检查,这个原则让孩子学习没有任何负担,就像做游戏一样。他把这套方法取名叫“累积式”教育法。
赖国全的“累积式”教育法实施的第一天,没有什么效果,第二天,也没什么效果。三天后,小思佳能在提示下基本读完所学的内容了……六天后,佳佳离开书本竟也可以流利背诵出所学的全部内容。
但是,爱玩毕竟是孩子的天性。玩到兴头上,佳佳便把读书之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看来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还得配上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是,赖国全把每天晚饭后的时间固定成了全家人的“经典联播”时段,一家三口挤在沙发上,轮流大声地朗读古文经典,其乐融融。
一天晚饭后,佳佳迫不及待地玩起了新买的积木,显然,她忘记了读书的事。赖国全找来书本,提醒道:“我们来比赛吧?”佳佳头也没抬:“比赛什么呀?”
“比赛谁读得快呀。”赖国全仍然笑嘻嘻的。“好!”佳佳一骨碌爬起来,信心十足地拿过书本,立即进入比赛状态。
细心的赖国全总在不断地观察女儿的心理变化,总能在佳佳想松懈的时候,把她的兴趣重新拉回来,让她愉快地学习。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佳佳把《论语》《老子》《大学》《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经典背得滚瓜烂熟。而佳佳的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大人忙的时候,她就会自己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随着认识汉字的增多,佳佳爱上了阅读。她的阅读范围很广,刚满七周岁的她,已经看完了《上下五千年》《福尔摩斯探案集》《茶花女》《安徒生童话集》……用妈妈的话说:“佳佳上卫生间的时候,都是书不离手。”博览群书让佳佳拥有了很宽的知识面,在小学担任班长的她,自己就是一本深受同学信任的“百科全书”。
看完这个事例,很多家长也许觉得读经典是好的学习方法,于是也让孩子尝试。实际上我们是反对跟风似的读经典运动的,我们提倡的是寻找适合自己女儿的教育方法。上面这个例子赖国全教育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适合他女儿的“累积式”教育方法,并且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如果我们只看到他让女儿通过读经典著作获得了成功,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们来看看赖国全自己是怎么说的:“教育孩子,要用最好的精神养料和最科学简单的方法。虽然读经典著作很重要,但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每次十分钟,一天两三次,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增加什么负担,玩还是孩子主要的事儿。其实,让孩子快乐自信地成长,才是教育的本质。”
再说“哈佛女孩儿刘亦婷”吧,她父母对她采用的一整套家庭素质教育训练体系无疑也是成功的。如果您认为刘亦婷具有非同寻常的天赋,那肯定是个误区。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介绍,纵观刘亦婷的成长历程,她和许多普通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别,更没有过人的天赋。孩子能“优秀”到什么程度,决定因素不在于天赋高低,而在于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实施什么样的教育,用什么方法教育,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任何成功的教育方法都只能借鉴,而不能盲目照搬,因为家庭教育从来就是一种私人化和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我们强调教育方法,更强调适合自己女儿的教育方法。
因此,对如何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各种教育方法要吸取积极有益的部分。用心观察和了解您的女儿吧,让您的育女计划更周密,方法更科学。
3.您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
生活方式影响女儿了吗?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第斯多惠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女孩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然而,在我国,人们的心理问题还远未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父母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正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给家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父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对子女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父母:
——当着自己女儿的面说他人的坏话。诸如:某某同学的妈妈像妖精;某某孩子如同小流氓;某某老师压根儿就没多大本事等。
——对女儿泄露别人的隐私。例如:某人的孩子是收养的;某人犯过法、坐过牢;某人有“外遇”,当过“二奶”;某夫妻常打架,正在闹离婚……诸如此类,让孩子对此充满神秘感,对此颇感兴趣,进而四处打听。
——常对女儿讲其无法理解的事。如:宣传毁灭性战争、自杀性爆炸等;妄议国家大事,社会现实,时时处处流露出牢骚不满的情绪。
——宣泄自己夫妻感情的不和,想要离异,一再向女儿诉苦,攻击对方,问一些“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让孩子无从回答的问题。
——大谈孩子无能为力的事。比如:哀叹家庭困难,强调处境险恶,渲染个人失意……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其无心学习,坐卧不宁。
上述一切都是父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不妄议别人的是是非非,不有事无事牢骚满腹,更不随随便便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别人。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而自强,不因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而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其实,像上述种种父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孩子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污染,在这样的“家教”面前,纵然社会有阳光,学校有雨露,其最后的收成也会大打折扣的。
父母自信自强,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可以给家庭创造一个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会感到亲切愉快,乐于完成父母所交给的任务,学习也会更加专注。因此,父母一定要善于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自己的健康情感和高尚人格,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大起大落、喜怒无常。尤其不要将工作上及成人世界里的烦躁情绪和不良信息带回家里,让孩子在父母莫名其妙反复无常的情绪氛围里战战兢兢。女孩儿天生敏感,您的心理情绪是很容易影响女儿的心理是否健康成长。
健康的心理常常伴随着良好的生活方式,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它会直接促使孩子形成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而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抽烟、酗酒、赌博、不节制地搓麻将、玩扑克、不讲规则、大吃大喝、大吹法螺、脏话连篇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个孩子3岁之后就带上了家庭的烙印,孩子就是在渐渐积累从成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
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东西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一位父亲在谈到女儿的不良习惯时,检讨说:“女儿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做作业时,一会儿找削笔刀,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儿又看动画片……再三催促下写完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很多,实在令我们头痛,也不得不令我们反省。我想,坏习惯养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女儿的情况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杂乱的屋子、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她的注意力,是导致她形成上述坏习惯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应该切记,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去影响和塑造女儿!看看下面的家长自我提高卡,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你是女儿的好榜样吗?
②你可曾在女儿的面前骂人或对他人表示出不友善的情绪?
③你在家里是经常读书还是看电视、玩游戏?
④当你找不到垃圾桶时,你是否会在马路上随处乱扔垃圾?
⑤你是不是自己的房间乱七八糟却责备女儿不爱收拾?
……
父母在女儿面前表现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语言,都会成为她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反思一下,你是否给了她一个积极的榜样?不要等到女儿长大以后,再抱怨她没有礼貌、缺乏交往技巧、不爱读书学习……
4.您懂得疼爱和教育女儿的艺术吗
教育的艺术在于:经常给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巧作安排,使得他愿意干,有兴趣,高兴地去完成大人的委托,使他感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A。马尔库沙
苏联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得好:“教育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门科学,而在更大的程度上讲是一门艺术。”什么是家庭教育艺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那些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把握教育情境,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教育活动,被誉为家庭教育的艺术。虽然,每一位父母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图教育自己的女儿,但是,绝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掌握家庭教育的艺术。掌握家庭教育的艺术,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注意学习、体察、总结、积累,有选择地读一些有权威性的家教读物,用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不断补充、丰富、提炼,才能做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只有教育者具备了一定的素养,才能掌握这门艺术。
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与教育艺术是紧密相连的。教育艺术实际上是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家庭教育艺术的真谛在于,在科学的教育原则指导下,父母善于根据女孩儿的个性特点和特定的环境条件,机智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女孩儿实施有效教育。
请看陈道明教女的故事:陈道明、杜宪夫妇的爱女格格小时候长得活泼可爱,一直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尽管格格不常在爸爸、妈妈身边,但爸爸、妈妈对她的教育却丝毫没有放松过。在格格12岁那年春节前的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约了一些朋友出去吃饭。那天下午,陈道明和女儿一直谈笑风生,玩得很开心。陈道明原先是不打算带格格去吃饭的,但朋友们都说,这大过年的,也该带孩子出去玩玩,别整天让孩子闷在家里。陈道明接受了这个建议。临走前,他拿起一本书,问格格:“这个字怎么念?”格格玩得正高兴,调皮地躲开了,不回答爸爸的提问。“格格,过来!”陈道明说。“就不。”格格笑嘻嘻地回答。“靠墙站着去。”陈道明不知为啥,火了起来。
见爸爸火了,格格不敢再调皮了,乖乖地靠墙而立,眼里竟也泪汪汪的。陈道明决定不带格格出去吃饭了,让她待在家里和阿姨一起吃饭。在去饭店的路上,杜宪低声对陈道明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孩子不是跟你玩嘛!干啥当真了。”陈道明说:“我说话,她不听,这不能迁就。”陈道明长年在外拍戏,每一年能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他对女儿的疼爱是很具体的。比如有时间往家里打电话,总要听听格格的声音,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抱他的小宝贝,但同时,他对她从不溺爱,对她的学习,甚至平时的言谈举止都格外注意引导,让孩子在各方面都形成良好的习惯。然而,这一次对格格的“家法处理”,似乎是“执法有误”。在车上,朋友们一致对陈道明此举提出批评,陈道明回过头来一想,也觉着让格格受委屈了。于是,车子调头,又去接格格。格格见到爸爸来接她了,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下就红了,扑进爸爸的怀里。瞬间,这父女俩好不亲热。“爸爸,对不起,我错了!”格格认真地说。陈道明心头一软,“不怪你,格格!”这位银幕上的硬汉子,此时此刻也红了眼圈。那一晚,他们父女俩吃得好开心。晚餐用完后,他们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打了一通电子游戏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日。
这个例子很值得我们深思:对孩子的疼爱和教育往往难以做到两全。很多孩子在溺爱中失去了受教育的好时机;而很多严厉的教育却使亲子关系紧张僵化。父母疼爱女儿是肯定的,可是当父母认为她犯了某些违背我们教育原则的错误时,该怎样实施有效的教育,既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乐于接受不至于觉得委屈?这就需要父母掌握灵活机动的教育艺术。
首先,父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陈道明在女儿玩得正高兴的时候问她那个字该怎么念,而当女儿调皮地拒绝时,他就对女儿发火了,还把原先说好带她去吃饭的事情取消作为惩罚。这里的问题除了让女儿念字没有挑好时机外,更重要的是女儿不接受就发火甚至惩罚完全是根据是否听话为原则来评判对错。对女儿的学习、言谈举止等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没有错,但是,也不能事事都以完全听话为标准来评判孩子的对错,实施惩罚更要特别小心。格格玩得正高兴,也不是要故意不学习,故意不听爸爸的话,她还以为爸爸跟她玩笑呢,可爸爸突然就翻脸了,还说话不算数!说好要一起吃饭,却突然变卦,还让自己站墙角!孩子能不委屈吗?
其次,父母一定要有知错能改的勇气。知道孩子受委屈了,那就毫不犹豫地放下做家长的架子,想法道歉或者弥补。陈道明走到半路认识到错误,立即把车子调头回去接女儿,女儿也激动地认错,父女俩消释一切不快,感情甚至在这样的融合中得到提升。
良好的家庭教育时刻离不开沟通,亲子间的有效沟通是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如果父母连孩子有什么需求、心里想些什么、犯了错误的动机和原因都不清楚,又何以去教育、引导和帮助孩子呢?
只有沟通,父母和女儿之间才会彼此理解;只有沟通,父母和女儿的关系才会融洽和谐;只有沟通,父母的一切教育才会变得有效。
沟通更是一门教育艺术。父母跟女儿的关系是否良好,首要在沟通的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让家庭和谐、生活品质提高,也会使父母在教养女儿上变得轻松许多。
父母要随时注意女儿的面目表情、行为举止,这样才能了解女儿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进而能主动与她交谈,产生沟通的动机,也才能适时地给予辅导与协助。
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吐露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应该让她觉得父母是全神贯注地在听,就算身边有事情也应该放下,眼神的接触是沟通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适时地给予反应或支持,会让彼此的关系更为亲密。
纵使父母本身非常忙,关心的话语与眼神还是不可或缺的;或是偶尔身体动作的接纳(如拥抱、摸摸头),也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父母不能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问题,有时候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思考,会让彼此的感觉更为接近,也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将心比心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就像陈道明教女故事中说的那样,如果仅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孩子是不是听话,那就会慢慢地跟女儿疏远。陈道明最后明白了女儿的心情,并修正了自己的做法,这就是正确的。
与女儿沟通的过程中,主动鼓励和及时帮助也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事才开口骂她,更应该做的是,主动发现她的优点,多给她鼓励,并及时帮助。比如,女儿凭着兴趣画了一幅画,不管她画得怎样,父母都可以借此鼓励她的热情,并表扬处理得好的部分;如果有什么不足,父母可以说这里的色彩如果再明亮一点就更好了之类的话。就算孩子做错事,也应该赞赏孩子做事的努力,再就事论事,这样比较像是在给孩子意见或建议。
不要老是用责备的口吻说:“不要这样……”“你是怎么做的?”“怎么会……”而应多使用和善、建议的语气说:“你能说说看……”“你的想法是……”这样有助于营造沟通的气氛,也让沟通变得更能令人接受。
有时候,您跟女儿难免会发生冲突,这时候不要拿出父母的权威,一味要求女儿听自己的,而要让女儿说出自己的理由,并且用与女儿商量解决事情的态度,针对问题,与女儿一起思考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和平地解决问题,更可以培养和女儿间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本身有过错,应该向女儿表达自己的歉意,以化解误会,促进家庭和谐。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照搬书本上的教条,一种方法无效,就该立即调整新的方法与策略再试,要追求效果最大化,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5.培养优秀的女孩儿需要良好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在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长大时,他将是一个对自己满意、时时使自己在各方面求进步的孩子。
——简·林斯特龙
(1)爱的气氛
一个有爱的家庭,孩子才会心灵愉悦,精神放松,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去憧憬自己的未来。
拉斯洛·波尔加,一个普通的匈牙利心理学者,他和太太对三个女儿的教育,至今已成为犹太教子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却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他的三个女儿——苏珊、索菲亚和朱蒂,是三位国际象棋史上的世界冠军!由波尔加三姐妹所组成的匈牙利国家队,在1988年的第十三届国际象棋女子团体赛中,夺得了世界冠军,结束了苏联队垄断30年的国际象棋霸主地位!
什么样的家庭,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和神话?拉斯洛·波尔加认为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女儿索菲亚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玩象棋排局。一次,大家都睡了,拉斯洛先生却发现索菲亚还待在浴室里。这孩子在干什么呢?拉斯洛先生走了过去,发现索菲亚在膝盖上摆弄着小棋子儿。拉斯洛先生幽默地对女儿说:“你怎么还不让小棋子儿‘休息’一下呢?”女儿撒娇地说:“亲爱的爸爸,要是它们‘休息’了,我就变得孤独了!”
又有一次,拉斯洛先生正和一位记者谈工作上的事,索菲亚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一下子扑到拉斯洛先生的膝前,坐在了他的腿上,非要他看她的棋局。拉斯洛先生没有生气,他顺着索菲亚的话题,向客人夸奖了她的进步,而且真的让索菲亚展示了她的“作品”,然后,再继续他和记者的工作。
正是在这样一种温馨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下,波尔加三姐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她们幸福地学习并成长为出色的人才,他们的家庭也成为神话!
谁能不相信家庭良好氛围的力量呢?谁能不相信来自亲情的爱的力量呢?无数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只有在爱的沐浴下,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即使我们没有所谓的天赋,即使我们不是博士也不是专家,我们依然可以让我们的女儿出色!秘诀在于营造温馨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可以熏陶女儿的爱心,有爱心就会爱亲人、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女儿一定会生活、懂情趣,能积极进取,把握幸福。
作为父母,一般都会十分疼爱自己的女儿,可是很多父母却忽视了夫妻间的爱。没有甜言蜜语,没有体谅和关怀,甚至很回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亲昵举动。其实这是个误区,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马克思和燕妮夫妻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他们在三个女儿面前不仅是长者,也是朋友,整个家庭充满和谐欢乐的爱的气氛,这就给女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回想一下你的家庭生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你全家平均多久有一次旅行或郊游?
——你是否常常开口大笑?你是否每天都对孩子微笑?
——你是否喜欢让孩子坐在你的膝盖上或抱着你的脖子撒娇?
——你是否每天亲吻你的妻子(丈夫)和孩子?
——你是否“吝啬”与家人拥抱?
如果你的答案多是否定的,那么从现在开始,请你尝试进行一些改变吧!让你的女儿从小就明白互相关爱才是幸福,而不是彼此冷漠,或者麻木地接受别人的关爱。父母之间没有爱,也会慢慢地影响女儿的心理,影响她将来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2)和谐气氛
心理学家对家庭的和谐是这样概括的:所谓和谐的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配合得非常适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儿才会没有心理压迫感,各方面都能得到正常地、自然地发展。
家庭和谐,自己的女儿就会处于一种愉快的心理环境中。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女孩儿,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相反,一个充满压抑的家庭氛围,女孩儿往往是带着忧心与精神负担迈入家门,久而久之她就会表现为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逆反心理等,并慢慢形成与父母之间思想上的代沟或情感上的隔阂。
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经对某校一、二年级的50名不爱学习、行动懒散的女孩儿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12个家庭的父母经常吵架、说脏话;有7个家庭的爸爸或妈妈只顾自己挣钱,对女儿基本不闻不问;有35个家庭的爸爸或妈妈爱打麻将、玩扑克,对女儿的教育敷衍了事;有9个家庭的女孩儿在父母面前没有申诉的权利。
这些都是家庭不和谐的表现,可想而知,如果您的女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她将来会有好的发展吗?整天被吵吵嚷嚷或鄙俗的谩骂声所包围,小小的年纪就要学会看父母的脸色做事,稍有不备就可能换来一顿莫名的拳脚。惊恐和无助在她的脑海中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病毒”在侵蚀着她幼小的身心,就像给幼苗喷洒不该用的农药一样,那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在缺乏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学校里要么荒废学业,要么情绪低落、孤僻忧郁,很少有朋友,缺乏友谊。
怎样营造和谐的家庭?关键是父母心胸要豁达,处事要有分寸。不要成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唠唠叨叨,或者吵吵闹闹,尤其要尽量避免家庭矛盾的激化,要求大同、存小异。父母不能因为女儿的一些小错误就训斥甚至打骂。一定要耐心引导孩子,切勿急躁,尽量对女儿多一丝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分赞美。父母之间要有事商量着做,有困难共同面对,有快乐一起分享。否则,一切不和谐因素都会给女孩儿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而一点点和谐美好的气氛都会成为她心灵愉悦的酵母,并且慢慢滋养她的灵魂!
(3)学习气氛
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的主要标志是:家庭主要成员在家庭这个群体中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现在,探索女孩儿培养之道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家教”热的悄然兴起就是一个证明。唱歌、绘画、外语、琴棋等,凡能拓宽孩子知识面、开发孩子智力、陶冶孩子情操的各类科目均十分热门。不少家长直言不讳:宁愿少买几件高档家用电器,也要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有修养、有出息、有魅力的人。而家长自己呢,似乎花钱为女儿请来家庭教师,就尽到了责任。家庭教师在给孩子授业解惑,而家长却心安理得地在一旁喝酒、搓麻将。这样的家庭无一丝一毫文化气氛,却希望孩子成为大有出息的文化人。你能设想成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写字,沉迷于麻将的家长能培养出高贵典雅的女孩儿来吗?
现代家庭应有书卷气。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对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培养孩子早日成才无疑大有裨益。如果您盼望女儿日后能知书达理,有所作为,自己就应当率先充当勤奋学习的榜样。知识分子家庭为什么培养出知书达理的淑女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家庭,书卷气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如果父母经常读书、看报、写文章、研讨问题,孩子自然而然地不需要父母多加督促就知道学习有乐趣,他会主动去寻找学习中的乐趣!
家庭学习环境需要的硬件有:安静的住所、明亮的书房、舒适的桌椅、合适的灯光、必备的学习用品等。
如果家庭的住房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也要为女儿安排一个固定的墙角,放一张书桌。这张书桌不能用做他用,是专门供她学习的!书桌要美观舒适,抽屉里要备有做各门功课所需的工具:剪刀、裁纸刀、胶水、胶带、颜料、水彩笔、白纸等,这样当她需要时,立刻就能找到,不会因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断作业,心生烦躁。书桌要整洁,在学习前把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这样既免得其他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铺开了写。
给女儿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非常重要。孩子在学校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她也应有个固定的学习地方,它的作用主要是形成一种学习地点的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就像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刻来了精神一样,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地点动力定型。许多调研证实,好多学业不良的儿童不写家庭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里没有地方写!
这一切,对孩子是一种净化,它会使您的女儿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