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11199800000063

第63章 虾蟹的“蜜月之行”

对虾因它体大肥硕,又叫“大虾”。它在新鲜时,身躯相当透明,又叫“明虾”。对虾不是成对地生活在一起的,只是在出售时常以一对为单位来计算价格,因此得名。

雌雄对虾平时很少往来,各居一方,生性孤僻。每年秋天,幼虾已经长得同母虾那样肥硕健壮了,雌虾的生殖腺也发育成熟了。这时候,一尾雄虾似乎觉察到异性的存在,于是慢慢地游向雌虾,经过几分钟的打转,追逐,射精以后,完成了交配,彼此就马上分手了。

冬天,日照短了,寒冷的冬季风劲吹,渤海的水温急剧下降,生活环境变得对明虾极为不利。它们群集起来,因水温的关系,就向着温暖的南方海域洄游,这叫季节洄游。

第二年春天,海水温度逐渐回升,那些在黄海南部过冬的对虾,就开始产卵繁殖的活动,进行一次重回故乡的新的洄游。这叫生殖洄游。

3月初,对虾来到山东半岛东南石岛附近海域,大量聚集。4月初,对虾成群结队经过威海、烟台、蓬莱附近海面,向渤海进发,部分转向山东半岛南部、江苏沿海游去,一部分向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游去。

4月底,进入渤海湾的对虾主群,先后到达黄河、海河和辽河等出海口以后,就会散开来,各自去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这里的浅海,水温较高,食料充足,有利于对虾的产卵、繁殖和生长。幼虾长大后,秋天又洄游到黄海南部去越冬。

一年中,对虾要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完成2000多公里的蜜月旅行,真是一个壮举。

螃蟹白天栖居在水边洞穴之中,夜间出来在水草、砾石间觅食,螃蟹一生要蜕几次壳,每换一次,蟹就长大一些,体色从黄到墨绿,披上了“婚妆”。

秋天,在淡水里成熟的螃蟹爬到通海的大河聚集起来,靠着江水的流泻,又爬又游,每天前进10公里左右,它们在旅途只顾埋头赶路,到达河口浅海的时候,雄蟹间为争逐雌蟹而发生一场剧烈的“格斗”,夺取“情侣”。雌雄蟹进行交配,雌蟹便进入浅海中,雌蟹“抱”着卵钻进海底泥沙中,等待卵的孵化。到了第二年春天,卵孵化出来的蟹幼体,外貌像水蚕,同双亲一点儿不像。它们离开雌蟹,在海中发育成长,经过几次蜕皮,最后才变成比绿豆稍大的蟹苗。

蟹苗幼小纤弱,既要遭到大风大浪的摧残,又要遭到许多海洋动物的吞食,虽然数量众多,但真正能长成幼蟹活下来的就不多了。

夏季潮汛到来,蟹苗群集海面,随潮涨溯江而上,潮退时,它们匍匐河底,等待下一次涨潮再继续前进。它们日夜兼程,集体“旅行”,然后解散,各自回到双亲生活过的江湖中去发育生长,又开始了洞穴生活。

螃蟹在河湖中长大,换上“婚妆”,然后去度过一生中最精彩的、奇特有趣的“蜜月旅行”。年年如此,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