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王新解
11183000000035

第35章 好大一顶绿帽子

拓跋宏并非整日沉迷于温柔乡的昏庸君主,而是胸怀天下之人。从他策划的迁都事件中就能看出来,他很想完成国家的统一,建立自己的霸业。公元497年,他即发兵二十万进攻南齐,并且进展顺利。就在这时候,大后方出事了,确切地说是后宫出事了。

主角是皇后,是冯妙莲。

原来,自从孝文帝亲政以后,经常南征,冷落了后宫中的冯妙莲,冯妙莲寂寞难耐,钩搭上了一个情人,从此夜夜春宵,把拓跋宏忘到了九霄云外。后来,冯妙莲眼看皇帝不在身边,就公然逼迫守寡的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彭城公主冒雨出奔,去向前线的孝文帝告状。孝文帝看着伤痛万分的彭城公主,答应解除她与冯夙的婚姻关系。彭城公主又把冯妙莲与高菩萨之间的事情一一道来,孝文帝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想象不到宠后竞会做出如此对不起自己的事来。

不过,这次他倒是谨慎,派人暗暗察访,说明他仍是半信半疑。

事情很快得到了证实,但孝文帝仍然很镇静,而且事业心也很强,他决定先把仗打完,再回去处理皇后私通野汉子的事情。数月过去后,孝文帝才率领部队回到洛阳,他亲自对皇后宫中的贴身宫女进行秘密审讯,这小宫女在皇帝面前怎敢隐瞒,况且从她个人而言,对皇后的做法很看不惯,只是不敢公开评论而已,现在当着皇帝的面儿,便将皇后与野汉子私通的事儿全盘托出。这下,孝文帝气得几乎晕倒,决定亲自审问冯妙莲。

野汉子的名字叫高菩萨,原来高菩萨本是医生,前文讲到冯妙莲因患病被打发到尼姑庵里,有种说法是两人就是在该时期勾结上的,虽然身为尼古,冯妙莲并不安分,看来可以称得上封建时代女权运动的一面旗帜。且说高菩萨不但治好了她的病情,还教会她很多云雨之术,使得她在这领域的功力大大加强。冯妙莲二次入宫后,就把那位高菩萨带进宫中,私下里继续与其私通,只不过孝文帝在洛阳期间,他们做得比较低调而已,当孝文帝带兵出去打仗的时候,他们就肆无忌惮起来了。

胆子太大了。

孝文帝先将高菩萨那厮抓起来,发誓要用严刑拷打出实情,不动用恨手段是不行的,如果高菩萨承认了,那肯定是死路一条。但在惨无人道的迫害手段面前,高菩萨最终屈服了,死的滋味并不比苟延残喘更难过。他承认,冯妙莲在家养病时,与其勾结相识,进宫后,前者将其引入宫中,等等。

把高菩萨搞定后,孝文帝让人去宣召已经失去人身自由的皇后。

毕竟夫妻一场,孝文帝还是愿意给皇后一个辩白的机会的,当天晚上,他在含温室召见了冯妙莲。他知道冯妙莲对自己起了杀心,就让宦官给冯妙莲搜身,只要发现皇后身上带有凶器,就把她就地处决。冯妙莲很聪明,她没有带凶器,只带了满脸的泪水,她希望可以唤起皇帝的旧情。

但孝文帝并没有被她的泪水融化,他让冯妙莲到东楹坐下,然后叫人把高菩萨一干人押了进来,当面陈述与皇后通奸的情况,皇后面如死灰。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她表现出平生第一次失态,使尽浑身解数为自己开脱,一边还使出哭闹撒娇的伎俩。

孝文帝更酷,一方面是不忍心对曾经宠爱的女人下恨手,二是不忍心听到令自己蒙羞的丑闻。事情几经很清楚了,他没有必要求证什么了,他让人拿来两团棉线堵住耳朵。毕竟,戴绿帽子不是光荣事,此时他们希望在场的人都变成聋子,即使不能让他们成为聋子,自己堵住自己的耳朵还是可行的。

且说冯妙莲说累了闹累了哭累了,孝文帝也沉默了,这一刻他也产生了动摇。然而,他无法忍受皇后带给自己的耻辱,他要好好教训她。

于是,孝文帝让彭城王、北海王进屋。彭城王、北海王颇为犹豫,孝文帝说道,“过去她是你们的嫂嫂,现在与路人没有什么区别,尽管进去,不用难为情”。二王刚刚坐下,孝文帝就指着冯妙莲怒气冲冲地说,“这女人想把刀插到我的软肋上,现在你们好好拷问她,不要以为我还对她有什么情谊,如果这贱人还有羞耻心,应该马上自己了断。”

彭城王、北海王虽然是孝文帝的亲人,却不便干涉这种事情,两人附和了一会儿,就托辞离开了含温室。二王走后,孝文帝余怒未息,要赐冯妙莲自尽。冯妙莲不住地向他磕头,哭得肝肠寸断,孝文帝的心终于被哭软了。

最终,孝文帝也没有处置冯妙莲,不但没有废掉她的皇后之位,仍然让她留居宫中。他可能认为,知道皇后在后宫淫乱之事的人很少,起码人们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此事,若将名正言顺的皇后置于死地,肯定会在社会上下引起广泛猜测,他宁肯选择暗暗地吞下这枚酸涩的苦果,待到临终前才再收拾她不迟。或许,他已经被此事折磨的很憔悴,没有力量去伤害任何人了。他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女性作为弱者,总是成为牺牲品。或许,他曾把冯妙莲当成红颜知己,即使后者背叛了自己,那份旧情仍在……

冯妙莲虽然失宠了,但在宫中依然飞扬跋扈,当孝文帝命令宦官向她传话时,她大骂道,“我是皇后,有话应该当面说,怎能让你们这些阉人转达”,孝文帝听到之后,气得几乎倒仰,他叫来了冯妙莲的母亲常氏,要她好好管教自己的女儿,常氏在皇帝的威逼之下,用拐杖痛打女儿,一直打了百余下,直打得冯妙莲哭天抢地、鲜血淋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孝文帝头顶上的绿帽子,显得更加沉重和更加刺眼。

公元499年三月,孝文帝再次南征,半路上却突然重病不起。一直走到谷塘原,他自知命在旦夕,就向彭城王元勰托付后事,“我已经不行了,太子幼弱,以后就要仰仗你了,希望你能象霍光那样扶佐太子”。

孝文帝当然不会忘了皇后冯妙莲,他交代说,“皇后自绝于天理人伦,荒淫无耻,我死后立即让她自杀,但还是要保全冯家的颜面,把她以皇后的礼仪安葬”。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四月,孝文帝拓跋宏病逝于谷塘原,年仅三十三岁,当他的遗体到达鲁阳时,彭城王元勰委托北海王元详去向皇后传达孝文帝的遗诏。

元详宣读遗诏之后,命令长秋卿白整给皇后灌下毒药。冯妙莲奔走呼号,就像疯了似地,死活不肯喝药,她哀求白整,“皇帝不会这么做的,这是诸王陷害我,你不要上他们的当”,白整一向只听皇帝的命令,他抓住冯妙莲,迅速把毒药灌了下去,冯皇后挣扎了一会,小命就很快没了。

冯妙莲死后,就陪葬在孝文帝的长陵(今河南临汝)中,谥号幽皇后。当咸阳王元禧听到她的死讯,如释重负,“即使没有皇帝的遗诏,我们兄弟也要杀死这个可恶的女人,岂能让失德妇人宰制天下,谋害我辈?”由此看来,冯妙莲如此遭人痛恨,就算孝文帝不杀她,恐怕以后也没什么好日子过。

点评: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鲜卑族拓跋部曾活动于大兴安岭地区,过着游牧的生活,文化贫乏落后。后来拓跋部走出高山深谷,进行对外扩张战争,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成为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为了便于接受中原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巩固北魏政权,孝文帝坚决执行了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和全盘汉化的计划。

从这点来说,孝文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

在感情方面,孝文帝的婚姻生活谈不上成功,宽宏大量的大冯皇后被废黜了,风流成性的冯妙莲登上大雅之堂,给波澜不惊的后宫平添几分骚动。由于成长经历的独特性,孝文帝拥有宽厚善良的德行,在处理冯妙莲淫乱后宫这件事情上,他选择了低调,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头顶的绿帽子显得越发扎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