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王新解
11183000000036

第36章 显赫家庭让他一路青云

(他是隋朝的开国之君,是开皇之治的奠基人,却为何单单怕老婆?他整顿吏治开一代新风,却为何有人说他滥杀无辜?他的功功过过如何评价?)

他借助祖荫 扶摇直上!

他北抚突厥,南下灭陈,一统天下;

他建立了甲兵强盛、风行万里的隋朝,但却强盛宏大而又短暂;

他卓有成效的治国方略、典章制度,为后来的历代封建帝王所借鉴……

首先让我们翻开杨坚的个人简历:

姓名:杨坚

出生地:弘农华明

生卒年:541年~604年

谥号:文帝

庙号:高祖

在位时间:24年

最不喜欢的事:读书

最害怕的人:老婆

杨坚的家庭背景非常好,他是东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子孙。杨氏家族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名门望族。

杨坚小时候读书,成绩一塌糊涂,要考取功名根本没有希望。不过靠着过硬的家庭背景,他老爸又是功臣,于是他14岁就开始了政治生涯。15岁时,杨坚被授予散骑常待、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的荣誉职衔,封成纪县公。

当时是南北朝晚期,政治环境非常混乱,改朝换代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皇帝向走马灯一样地不断变换,杨坚却平步青云,一点没耽误升官。因为每个皇帝登基,都希望借助杨家的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很快,朝代替换到了北周。

19岁的杨坚升为左小官伯,被任命为随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公元566年,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意识到杨坚前途无量,便把自己14岁的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从此杨坚成为周明帝的连襟,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

杨坚并无突出的功绩,地位却扶摇直上,逐渐引起一些朝臣和贵族的嫉恨。

北周初年,宇文护专权,多次想除掉杨坚,都因大将侯伏侯万寿兄弟求情而没有得逞。公元573年,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亲政,齐王宇文宪劝他尽早把杨坚除掉,内史王轨也认为杨坚有反相,但周武帝都没有予以重视,且又把杨坚的长女杨丽华嫁给皇太子宇文为,进一步巩固了杨坚的地位。

同时,杨坚也积极利用已有的社会影响,广泛拉拢关系,扩大自己势力。他在做随州刺史时已与骠骑将军庞晃结为莫逆之交。后来,杨坚做定州总管,庞晃任常山太守,二人交往更密。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

点评:

杨坚的成功,自然与他的雄才大略很有关系,但家庭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若非出身显贵,也许他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更不用说开国称帝了。但话又说回来了,在当时和他一样有显赫身世的人不在少数,但只有他脱颖而出,名垂青史,足见他的过人之处。可见,上天给的条件,也只有善于利用,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