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超级男孩的98个细节
11179100000005

第5章 男孩的服饰与性格培养

穿着对孩子而言,是了解性别的重要方式。

家长尤其是妈妈,切不可以自己女性的标准,误导孩子挑选那些具有柔关气息的服装。

男字是“力”顶着一个“田”,顶天立地就是男子汉。男子汉应该有阳刚之气,说话落地有声,做事敢作敢当。具有这种气质的男孩肯定会被女孩仰慕和追求。过去把男孩子看成是家庭的“根”,未来家庭的支柱。但时代变了,家庭对男孩子期望值也发生了变化,对男孩子也不再委以重任。现在有些男孩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做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去代理,表面上看去是宠爱,其实爱已被扭曲。

在服饰方面,各家只有一个孩子,便把这唯一的男孩当成“宠物”。家长也更喜欢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更漂亮一些,有时做妈妈的就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男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加区分,随着自己的喜好给男孩子穿女孩儿的服饰,因为孩子小,就会对自己的服饰产生习惯性。可随着男孩子一天天长大,当有了自己的审美观时,在服饰上也会很随意,有时甚至于把自己打扮成另类。许多男孩在成年后所发生的性别心理错位、同性恋等问题,都和他幼年时的装扮、父母的养育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男孩子就应从小有男孩子的样子,在服饰上就更应像个男孩子,家长们要在男孩子的心理上强化他们自己是男孩子的感觉。孩子逐渐知觉到其他人的同时也知觉到他自己。他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实际上就是对他身体的印象。他也以此来定义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穿着对孩子而言,是了解性别的重要方式。一旦孩子对男性、女性的概念熟悉之后,他们也许会开始坚持要穿某种类型的衣服。运动衫、工作鞋、太空装、牛仔裤是男孩的标准偏好,同年龄的女孩常常会选择淑女式的裙装。

父母应该为男孩自我意识的萌发而高兴,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按照同龄伙伴的穿着方式,让男孩自己选择自己的衣服款式,家长尤其是妈妈,切不可以自己女性的标准,误导孩子挑选那些具有柔美气息的服装。

对于10岁左右的男孩,你不妨带孩子去逛街,让他帮忙挑选自己的衣服,他穿上自己所选的衣服要比穿你替他选的衣服高兴得多。家长可以适当给予他们这样的暗示:“这件衣服太鲜艳,只适合女孩子”,“这件衣服你穿起来很帅,运动起来也方便。”以服饰为基点,男孩的性格需要进一步培养。

当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于一个男孩,如果希望他将来对社会负责,那么从小就要培养他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这种需要时,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而这种崇高责任感的产生,需要动力,这动力便是父母的给予。但是父母对淘气的男孩,非打即骂,极少肯定和鼓励。久而久之,胆小无能、没有责任感的男孩就被他人塑造出来了。

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为勇敢的男子汉。人们学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事实上,中国家庭不注重培养男孩子为家人服务的意识,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男孩子被人照顾得太多,长大后在生活上很无能。所以,在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责任心。其实,真正爱孩子的妈妈,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不要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做“鸡妈妈”,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母亲要有意识地把男孩子塑造成“男子汉。”

其次,我们也不能忘记,父母的生活态度,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倘若父母亲经常唉声叹气,疲惫不堪,遇事专挑不如意的地方钻牛角尖,经常用消极的观点评论事物,心情沮丧,时常表现后悔内疚的人,孩子熏染日久,其举止也表现出忧心如焚,多愁善感,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带着无病呻吟的悲切。如果父母常常错把孩子本有的乐观当做肤浅,把自信与活泼看成鲁莽,经常加以指责,时间长久了,孩子也养成了悲观的态度。

父母应该是孩子乐观的榜样,孩子遇有错误或失败,应该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教他惋惜其损失。批评愈多,失望也就会越多。父母自己必须时时充满自信,笑颜常开,要和孩子一起享受一件事情的喜悦。

自信自立对于男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孩子的信心是父母一点一滴培养起来,引导孩子将自信建立在比较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认识到自己男孩的特点、男孩的自信、男孩的责任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男孩。成长建议如果一个男孩子一举一动中充满了自信,富有责任感,服饰得体,乐观开朗,他的非凡气度一定会使人自然对他产生特殊的好感。这样,这个男孩子就会拥有别样的人生。而要做到这一切,父母就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这些优良品行,让孩子轻松自如地驾驭生活,从而能够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