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超级男孩的98个细节
11179100000004

第4章 教孩子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讲究卫生需要做到什么样子?怎样才算是干净整洁?慢慢地,他就会理解你的意思,做到你所希望的样子。

个人卫生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却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人们常说活着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塌糊涂,特别不注重个人卫生,他的精神面貌肯定很差,更谈不上什么精神升华。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男孩的个人卫生意识都非常差。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男孩子,人长得很精神,但穿戴却乱七八糟,衣服裤子皱皱巴巴,污迹斑斑。

一个企业家与外商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并很快通过洽谈,已经基本达成意向,准备第二天签约。洽谈休息时,企业家陪同外商到厂区参观,参观时,这个企业家像在家里一样随便在地上吐了一口痰,随地吐痰在企业家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却给外商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外商认为作为企业家不讲文明,如此随便,怎么能做好大事呢?

第二天,外商决定放弃签约。企业家怎么想也想不通自己错在哪里?事实上,正是因为企业家不讲卫生,他才失去了一个大项目,失去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不但注重个人卫生习惯,还努力培养公民的公共卫生意识。这些国家良好的卫生习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讲卫生习惯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体现。是否讲究个人卫生,不仅反映出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出这个国家人民的文明程度。从个人来说,是否讲究个人卫生反映出这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素质的高低。

如果要孩子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习惯,父母必须采取行动,而不是一再地唠叨、督促。父母本身得先做个好模范,注重个人卫生,才能对孩子有所要求。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起好带头作用,也就是说,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做事要有规律和秩序,爱整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习惯都是一天天,一年年养成的,可以说是日积月累,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就变个模样,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需要做到什么样子?怎样才算干净整洁?慢慢地,他就会理解你的意思,做到你所希望的样子,当然,你的要求一定要符合他的实际情况。

当孩子穿着的衣服,尤其是领口和袖口干净、整洁时,站在他人面前更有自信心。所以,要让孩子养成勤换衣服的习惯,尤其是内衣和袜子,不要认为他人看不见就不在意。衣服整洁就好,讲卫生比讲名牌更重要。

像洗脸、刷牙、洗澡是孩子自己的事。妈妈应给机会让孩子养成自理生活的能力,无须事事操心。孩子不愿意洗澡,自然是气味难闻,人人闻了都敬而远之;妈妈可以告诉他,实在无法忍受他的体臭而拒绝与他玩耍或同桌吃饭,如果他的同学或朋友告诉他身上散发出的味道不好就更是见效。此外,不洗澡会使身体发痒,一点也不舒服,父母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结果,他自会作出聪明的抉择。不久之后,不讲卫生的脏孩子必会变成整洁可爱的好孩子。在讲卫生方面,父母为此不能迁就孩子,否则日久天长,就会养成不讲究卫生的习惯,等到想改的时候是很不容易改掉的,有时也可能成为终身的不良习惯,有时也可能在这个不良习惯上吃大亏。

允许孩子把屋子弄乱,但得要求孩子自己把屋子整理好。大多数男孩子都十分顽皮和淘气,常常令家长头疼的是,这类孩子能在转瞬之间将房里弄得乱七八糟,这样就要费去许多的时间和功夫去收拾。这时,许多家长都会呵斥孩子,不要将房里弄得太乱,然后开始收拾东西。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孩子不会认识到这是他们做得不对,应该自己去收拾。父母应该要求孩子把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让孩子知道各种东西都有各自存放的地点,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动手收拾,不要让他觉得无论如何总会有人帮他。最好能让孩子将收拾东西也变成玩耍的一部分,从小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大多数孩子对如何增进身体健康、防病等卫生保健知识欠缺。走着走着,便旁若无人地将痰吐在地上;果皮等废弃物,随手就扔;打喷嚏、咳嗽毫不遮掩……父母要经常观察孩子,及时纠正孩子不讲究卫生的不良习惯。让他们时刻切记,爱护环境是现代人应有的责任。

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洗手吃东西难受,随地吐痰令人恶心,乱倒垃圾难为情的好习惯。做父母的就要不断地给予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得到不断强化,当好习惯成了自然,坏习惯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小时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长大后就更容易选择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