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76

第76章 生活清贫,夫妻恩爱

叶绍袁虽用心苦读,但在几次的科举考试中却屡屡失利,而此时的叶家也渐渐走向贫落。为了让丈夫安心读书,沈宜修一方面对婆婆尽心尽孝,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家中的拮据困境,她不得不变卖自己的陪嫁首饰帮补家用,长期以往,到最后已是“箧无余饰剩襦”。公元1625年,叶绍袁在科举考试中取为进士。后来,他被授予南京武学教授一职。

叶绍袁上任后,沈宜修曾携家去南京与其团聚。叶绍袁那时的官职虽小,但毕竟也算有了着落。那一段日子,对于叶绍袁与沈宜修来说,都是轻松而快乐的。尤其是沈宜修,不仅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写诗作词,而且,也不用担心作诗谈词会影响丈夫的功名。那一段日子里,她把自己的喜悦,自己的快乐都一一记录在诗词中。后来,为了照顾婆婆,沈宜修不得不与叶绍袁分离,回到了分湖的老家。对于有情人来说,分离总是痛苦的。在愁苦中,沈宜修写下了《别金陵官舍庭柏》三首,在词中,她写了“云波黯黯烟萝冷,总把吴霜吹断肠”的句子。想到别后相思,想到路途遥遥,她于惆怅中说“别后不堪江上月,半林云色任悠悠。”回到分湖的沈宜修,毅然挑起来“上事下育”的担子。而在辛勤的操劳中,她还要忍受着对叶绍袁的思念与担忧。有一次,她看到庭院的梅花,于是想到了宦游在外的叶绍袁,凄清与愁苦中,她写了这首《蝶恋花 · 感怀》: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东风吹起落花,晨鸟惊破好梦,怎能让人不恼!而帘幕重重外,人在天涯,纵有风情万种,脉脉此情却是无处倾诉。

沈宜修不仅要操持全家的生计,还要时刻记挂漂泊在外的丈夫。有一次,她为在京的叶绍袁做衣服,正好那一天风雨交加,沈宜修想到丈夫可能因为天气变化而受寒受冻,竟至睡不安稳。于是第二天早早起床为叶绍袁赶制衣服,愁肠百结中她写了《风雨夜不寐早起适为仲韶制衣漫成》一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风雨萧萧百感生,孤灯明灭照寒更”。

就在沈宜修在家辛苦操劳时,宦游在外的叶绍袁也并不轻松。叶绍袁走入仕途后,初被授予南京武学教授之职,后来又任国子助教,不到二年又改工部主事。身在仕途的叶绍袁并无意为官,再加上他不屑逢迎奉承的个性,一直以来,他虽人在官场,却也是郁郁不得志。叶绍袁在官场奔波劳碌里,也很是惦记家中的母亲与妻儿。后来,在几经辗转后他决定辞官回家。而沈宜修更是知道丈夫的心性,对于丈夫的决定也并未给予阻拦。于是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叶绍袁就以母冯氏年高为由,奉旨归家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