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75

第75章 双飞比翼,共结连理

沈宜君,字宛君。1590年,她出生于吴江的文苑世家沈家,沈氏从元末起始居于松陵,在沈氏家族史上,令沈氏声名卓著的当属沈宜修的从伯父沈璟,他是明代曲理论家、作家。吴江沈家除沈璟外,沈璟下一代也有文人辈出。沈璟的侄儿沈自晋著有《望湖亭》等传奇作品、沈自征(沈宜修胞弟)著有被时人评为明代以来“北曲第一”的杂剧《渔阳三弄》(含《鞭歌妓》、《簪花髻》、《灞亭秋》),在以后的几代子孙中,沈氏家族有数人以文而名。而沈宜修就生长于这样一个“一门风雅,人才济济”的文学世家中。

沈宜修的父亲沈琉是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官至按察司副使,沈宜修的母亲是沈琉的继室,她生有长女沈宜修及子沈自征。幼时的沈宜修“四五龄即过目成诵”,她虽然没有上过学,但生在在沈氏这样的文苑世家,家中长辈无不通文墨,这也就给了她很好的学习机会。而她本人不仅聪慧,而且勤奋好学,于是,闲暇时常常向家中的长辈问字求学,每当这个时候,她都能“得一知十,遍诵书史”,而这些,又为她以后的作诗添词打下了的基础。

沈宜修八岁那年,母亲亡故,她的父亲沈珫因在外做官,无力照顾膝下的儿女,就将妹妹从其夫家请来沈家,帮忙抚育幼子弱女。沈宜修的姑姑来沈家的时候,还把自己的女儿张倩倩带来了沈家,而张倩倩不仅貌美,且素有文才,她后来嫁给沈自征为妻。

沈宜修十六岁时,嫁与同郡的叶绍袁为妻,那一年,叶绍袁十七岁。

叶绍袁(1589--1648) 明末文学家,字仲韶,别号天寥,吴江(今属江苏)人 。叶家定居于吴江的分湖,也是书香之家。正因为此,沈宜修与叶绍袁的婚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情趣相投。沈宜修与叶绍袁,正值风华年龄,又都喜诗文吟咏,新婚的他们在郎情妾意中、在你侬我侬中享受着爱情的美好与甜蜜。后来,沈宜修的婆婆担心他们夫妻诗文酬唱会影响叶绍袁读书,就对沈宜修颇有微词。自小就孝道明理的沈宜修为了家庭和睦,不得不把更多心思放在操持家务上。而叶绍袁为了应对科举考试,开始发愤努力读书。